一株蜡样芽胞杆菌噬菌体DLn1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280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蜡样芽胞杆菌噬菌体DLn1及其应用。噬菌体DLn1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63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蜡样芽胞杆菌噬菌体DLn1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株蜡样芽胞杆菌噬菌体DLn1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细菌是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且抗生素的过度使用进一步加剧了这个情况。我国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包括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致泻大肠埃希菌等。其中,蜡样芽胞杆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统计,从2003到2019年在我国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源性暴发事件有504起,死亡人数为6人,在食源性致病菌中排名第四。当人体摄入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食物后,可引起呕吐或腹泻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芽胞的产生是蜡样芽胞杆菌容易污染食品的一个重要原因。具有耐受性的芽胞能够抵抗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并且在适宜的条件下重新转变成营养细胞,进一步生长繁殖。已有研究表明,蜡样芽胞杆菌对β

内酰胺、红霉素、四环素和碳青霉烯等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因此,利用抗生素防控蜡样芽胞杆菌不容乐观,开发新的防控手段势在必行。
[0003]噬菌体是一类侵染细菌的病毒,会干扰宿主菌正常的代谢过程,甚至导致宿主菌裂解死亡。因此,噬菌体及其衍生物在病原体生物控制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在二十世纪,由于抗生素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噬菌体疗法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被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多种噬菌体制剂也已被批准应用在食品生产中,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6年批准List Shield
TM
制剂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防控肉制品、水产品、乳制品中李斯特杆菌的污染。EcoShield
TM
制剂及SalmoFresh
TM
制剂也被批准用于防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污染。为了增强治疗效果、扩大噬菌体制剂的裂解范围并预防耐受菌的出现,通常商品化的噬菌体制剂不是单一的噬菌体,而是由多种噬菌体组合而成。因此对新型噬菌体的分离和表征尤为重要。
[0004]虽然很多噬菌体制剂已被用于防控微生物的污染,但是目前用于防控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噬菌体仍十分有限,因此亟需分离出能够感染蜡样芽胞杆菌并可应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的噬菌体及其组合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株蜡样芽胞杆菌的新型烈性噬菌体DLn1,可将其应用于食品中抑制蜡样芽胞杆菌的生长。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烈性噬菌体DLn1(Bacillus cereus phage DLn1)是以蜡样芽胞杆菌为宿主分离纯化所得。所述噬菌体DLn1于2021年5月1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邮编:510070,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638

B1。
[0008]本专利技术的噬菌体DLn1属于有尾噬菌体目Salasmaviridae科,通过全基因组测序与
比对,表明该噬菌体与已有噬菌体相似性低,属于一株新型噬菌体。
[0009]本专利技术的噬菌体DLn1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0010]本专利技术的噬菌体DLn1潜伏期短、裂解量大。潜伏期为15min,裂解量为634PFU/cell。
[0011]本专利技术的噬菌体DLn1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在温度为4

55℃及pH为4

10之间可保持稳定效价。
[0012]本专利技术的噬菌体DLn1有相对较宽的宿主范围,可以裂解宿主克隆复合体ST

205的多个蜡样芽胞杆菌菌株。
[0013]本专利技术的噬菌体DLn1在牛奶中对蜡样芽胞杆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噬菌体DLn1在制备抑制蜡样芽胞杆菌制剂中的应用。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蜡样芽胞杆菌的噬菌体制剂,其含有噬菌体DLn1作为活性成分。
[0016]优选,噬菌体DLn1在制备抑制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制剂中的应用。
[0017]进一步优选是噬菌体DLn1在制备抑制牛奶中蜡样芽胞杆菌制剂中的应用。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烈性噬菌体DLn1能特异性裂解蜡样芽胞杆菌,且噬菌体DLn1裂解量较大。裂解量大的噬菌体能在较短时间增殖,更好的用于抵抗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同时,噬菌体DLn1对高温和酸碱具有耐受性,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不易在应用过程中失活,且在牛奶中对目标菌有良好抑制效果。综上所述,噬菌体DLn1有望成为一种抑菌制剂用于防控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
[0020]Bacillus cereus phage DLn1于2021年5月1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邮编:510070,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638

B1。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噬菌体DLn1裂解宿主的平板示意图。
[0022]图2为噬菌体DLn1的透射电镜图。
[0023]图3为噬菌体DLn1的一步生长曲线示意图。
[0024]图4为噬菌体DLn1的热稳定性示意图。
[0025]图5为噬菌体DLn1的酸碱稳定性示意图。
[0026]图6为噬菌体DLn1抑制牛奶中蜡样芽胞杆菌生长效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具体阐明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手段及实施效果,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实施例1、噬菌体DLn1的分离、纯化与增殖
[0029]1、样品的来源及处理
[0030]用于分离噬菌体的样本来自于广东省广州市污水,采集水样后进行10000
×
g离心
20min使大部分杂质沉于底部,取上清液用0.45μm的滤膜过滤去除大部分环境细菌。加入50mM硫酸镁至上清液,静置30min后用0.22μm滤膜过滤,使噬菌体吸附至滤膜。随后用洗脱液(1%牛肉膏、3%Tween 80)浸泡滤膜并超声5min后,将洗脱液用0.22μm滤膜过滤除去细菌,滤液保存以备用。
[0031]2、噬菌体的分离、纯化
[0032]在3mLTSB培养基(含1mM CaCl2)中添加30μL培养至对数期的蜡样芽胞杆菌2177和100μL滤液,在温度为37℃、转速为200rpm的摇床过夜培养。随后用0.22μm滤膜过滤,将未纯化的噬菌体滤液于4℃保存。
[0033]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分离纯化噬菌体。将培养至对数期的蜡样芽胞杆菌2177与100μL噬菌体滤液加至TSB上层琼脂(含0.4%琼脂、1mM CaCl2)中,混匀后倒入TSB固体平板(含1.5%琼脂、1mM CaCl2)。待上层琼脂凝固后,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烈性噬菌体DLn1,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638

B1。2.权利要求1所述的噬菌体DLn1在制备抑制蜡样芽胞杆菌制剂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噬菌体DLn1在制备抑制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制剂中的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噬菌体DLn1在制备抑制牛奶中蜡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郁李娜吴清平王涓朱振军李淳袁晓鸣张菊梅曾海燕杨美艳陈博陈谋通薛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