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板结构、刮板链、刮板输送机和工程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78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并提供了一种刮板结构、刮板链、刮板输送机和工程机械,其中刮板结构包括:刮板基体;至少一个耐磨组件,设于刮板基体沿第一方向的端部,耐磨组件包括:第一耐磨块,与端部连接;第二耐磨块,与端部连接,第二耐磨块与第一耐磨块沿第二方向布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二耐磨块与第一耐磨块相对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耐磨块和第二耐磨块具有高耐磨性、低摩擦系数、耐冲击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两个耐磨块能够对刮板基体中最易受到磨损的端部进行覆盖和保护,从而刮板结构为组合式耐磨刮板,有利于改善刮板结构两端的抗冲击性和耐磨性,提高刮板链以及刮板输送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刮板链以及刮板输送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刮板链以及刮板输送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刮板结构、刮板链、刮板输送机和工程机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刮板结构、一种刮板链、一种刮板输送机和一种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刮板由合金钢材质锻压制造而成,为对抗刮板运行过程中所承受的剧烈冲击及磨损,要求刮板芯部的高韧性及两端部的高耐磨性。受材料本身及热处理工艺的限制,刮板的高韧性及高耐磨性往往不可兼得,长时间运行会造成刮板疲劳断裂或磨损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或改善刮板长时间运行会造成疲劳断裂或磨损失效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刮板结构。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刮板结构的刮板链。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刮板链的刮板输送机。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刮板输送机的工程机械。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刮板结构,包括:刮板基体;至少一个耐磨组件,设于刮板基体沿第一方向的端部,耐磨组件包括:第一耐磨块,与端部连接;第二耐磨块,与端部连接,第二耐磨块与第一耐磨块沿第二方向布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二耐磨块与第一耐磨块相对固定。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刮板结构的实施例,第一耐磨块和第二耐磨块具有高耐磨性、低摩擦系数、耐冲击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两个耐磨块能够对刮板基体中最易受到磨损的端部进行覆盖和保护,从而刮板结构为组合式耐磨刮板,有利于改善刮板结构两端的抗冲击性和耐磨性,提高刮板链以及刮板输送机的使用寿命。
[0009]具体而言,刮板结构包括刮板基体和耐磨组件。其中,耐磨组件设于刮板基体沿第一方向的端部。换言之,端部为刮板基体的一部分,且端部位于刮板基体中沿第一方向的一端。端部的数量为两个,即刮板基体的一端为其中一个端部,刮板基体的另一端为另外一个端部。耐磨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即耐磨组件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多个,考虑到占用空间大小、耐磨性能、成本以及其它因素,根据实际需求对耐磨组件进行灵活设置。当耐磨组件为一个时,耐磨组件设于其中一个端部上;当耐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时,每个端部均设有一个耐磨组件;当耐磨组件为多个时,每个端部均设有至少一个耐磨组件。
[0010]进一步地,耐磨组件包括第一耐磨块和第二耐磨块。具体地,第一耐磨块与刮板基体的端部连接,且第二耐磨块与刮板基体的端部连接。第二耐磨块与第一耐磨块沿第二方向布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二耐磨块与第一耐磨块相对固定。
[0011]值得说明的是,刮板基体的第一方向为长度方向,刮板基体的第二方向为高度方向。当然,刮板基体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还可以是其它任意方向。
[0012]刮板输送机是井下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作为煤和物料运输载体及采煤机运行轨道,对井下采煤作业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刮板链作为刮板输送机主要组成部分及关键部件之一,直接影响其效率及可靠性。刮板输送机的工作原理为:敞开的槽体作为煤炭、矸石或物料等的承载件,刮板与链条组成的刮板链作为牵引构件。刮板输送机的动力机构带动链轮旋转,使刮板链循环运行,带动物料沿着槽体移动,直至机头部卸载。刮板链绕链轮作闭合循环运行,完成物料的输送。在煤炭综采过程中,煤矸石经常滑入中部槽的槽帮及刮板之间,刮板磨损严重,尤其在机头、机尾过渡段,由于刮板运行角度变化及链条张力加大的影响,加快了刮板的磨损;另外,采煤工作面的煤和空气中含有硫、磷等腐蚀性气体,这也导致刮板磨损的加剧。相关技术中,刮板由合金钢材质锻压制造而成,为对抗刮板运行过程中所承受的剧烈冲击及磨损,要求刮板芯部的高韧性及两端部的高耐磨性。受材料本身及热处理工艺的限制,刮板的高韧性及高耐磨性往往不可兼得,长时间运行会造成刮板疲劳断裂或磨损失效。
[0013]本专利技术限定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耐磨块和第二耐磨块具有高耐磨性、低摩擦系数、耐冲击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两个耐磨块能够对刮板基体中最易受到磨损的端部进行覆盖和保护,从而刮板结构为组合式耐磨刮板,有利于改善刮板结构两端的抗冲击性和耐磨性,提高刮板链以及刮板输送机的使用寿命。
[0014]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刮板基体包括:连接部;两个端部,一个端部设于连接部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另一个端部设于连接部沿第一方向的另一端,刮板基体具有沿第二方向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耐磨块设于端部的第一侧,第二耐磨块设于端部的第二侧。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刮板基体包括连接部和两个端部。具体地,其中一个端部设于连接部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另外一个端部设于连接部沿第一方向的另一端,即两个端部分别位于连接部的两端。刮板基体分体式结构,连接部的材质与端部的材质可以不同,连接部具有高韧性,端部具有高耐磨性,从而刮板结构在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耐磨性,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0017]进一步地,刮板基体具有沿第二方向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耐磨块设于端部的第一侧,第二耐磨块设于端部的第二侧,可以理解为,耐磨组件中的两个耐磨块能够对刮板基体的端部进行覆盖及保护,进一步提高刮板结构的耐磨性能以及抗冲击性能。另外,由于耐磨组件仅对端部进行保护,耐磨组件不覆盖连接部,有利于对刮板结构的生产成本进行控制。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耐磨块为渗纳米金刚石金属耐磨块;和/或第二耐磨块为渗纳米金刚石金属耐磨块。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耐磨块设置为渗纳米金刚石金属耐磨块,第一耐磨块采用渗纳米金刚石固态热扩散技术,即将第一耐磨块的基体钢板作渗纳米金刚石颗粒增强处理。基体钢板的厚度范围为8mm至20mm,单边渗透深度为5mm至10mm,经过处理后的第一耐磨块的硬度为60HRC至70HRC,且第一耐磨块具有超低的摩擦系数。
[0020]进一步地,第二耐磨块为渗纳米金刚石金属耐磨块。第二耐磨块采用渗纳米金刚石固态热扩散技术,即将第二耐磨块的基体钢板作渗纳米金刚石颗粒增强处理。基体钢板
的厚度范围为8mm至20mm,单边渗透深度为5mm至10mm,经过处理后的第二耐磨块的硬度为60HRC至70HRC,且第二耐磨块具有超低的摩擦系数。
[0021]值得说明的是,第一耐磨块与第二耐磨块中,可以仅有一个是渗纳米金刚石金属耐磨块。换言之,第一耐磨块为渗纳米金刚石金属耐磨块;或第二耐磨块为渗纳米金刚石金属耐磨块。刮板基体可采用40Mn2、42CrMo等合金锻压钢材,热处理硬度为280HBW至325HBW。
[00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端部的第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面,端部的第二侧设有第二连接面,第一耐磨块设有第三连接面,第二耐磨块设有第四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与第三连接面相抵,第二连接面与第四连接面相抵。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端部的第一侧设置第一连接面,第一耐磨块上设置第三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与第三连接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刮板基体(110);至少一个耐磨组件(120),设于所述刮板基体(110)沿第一方向的端部(112),所述耐磨组件(120)包括:第一耐磨块(121),与所述端部(112)连接;第二耐磨块(122),与所述端部(112)连接,所述第二耐磨块(122)与所述第一耐磨块(121)沿第二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耐磨块(122)与所述第一耐磨块(121)相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基体(110)包括:连接部(111);两个端部(112),一个所述端部(112)设于所述连接部(11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另一个所述端部(112)设于所述连接部(11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端,其中,所述刮板基体(110)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13)和第二侧(114),所述第一耐磨块(121)设于所述端部(112)的所述第一侧(113),所述第二耐磨块(122)设于所述端部(112)的所述第二侧(1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块(121)为渗纳米金刚石金属耐磨块;和/或所述第二耐磨块(122)为渗纳米金刚石金属耐磨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112)的所述第一侧(113)设有第一连接面(1121),所述端部(112)的所述第二侧(114)设有第二连接面(1122),所述第一耐磨块(121)设有第三连接面(1211),所述第二耐磨块(122)设有第四连接面(1221),所述第一连接面(1121)与所述第三连接面(1211)相抵,所述第二连接面(1122)与所述第四连接面(1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小秋段保晖王兆嘉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