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光盘的记录再生装置及记录再生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5482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减低在姿势控制板上载置的、可进行光记录再生的软盘中发生的、主要由静电引起的局部的面摆动,在光记录再生中执行稳定的聚焦。将隔片装入具有流入空气用的贯通孔的姿势控制板,安装可进行光记录再生的软盘使其一起旋转,使在和姿势控制板之间确保的间隙中发生稳定的空气流,使由于空气流产生的力和软盘的重力、离心力、静电反作用力平衡,维持软盘的稳定平衡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在保持薄型光盘的姿势的同时进行用于记录再生的光学修正的机构的薄型光盘的记录再生装置,更详细说,是涉及具有通过沿薄型光盘配置姿势保持用和/或光学修正用的板状构件,来抑制在薄型光盘的记录再生时发生面摆动的机构的。
技术介绍
历来,在处理重要而且庞大数量的数据的企业等中,是采用仅依靠磁带或硬盘的数据管理系统。但是,磁带需要进行为防止磁带之间的粘着的定期的维护,此种维护花费很高的费用。另外,对于硬盘,因为驱动器和磁记录介质为一对,所以若驱动器发生故障的话,就不能再生在与该驱动器成对的磁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因此,必须进行为防备驱动器的故障而预先要对数据进行镜像等的对策,但是,即使采取这样的对策,在被镜像的盘和原来的盘同时发生了故障的场合,或在故障发生时数据的恢复结束前被镜像的盘又发生了故障的场合,数据的恢复变得不可能了。因此,近来,部分利用维护容易而且可靠性高的光记录介质(光盘)的数据管理系统,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部分利用光盘的管理系统中,人们在想方设法实现关于频繁进行数据的重写的数据,使用硬盘,关于访问少而要求信息长期保存的的数据,使用光盘的方法。对于光盘,如能防止由于尘埃引起的特性恶化则基本上无需维护,和硬盘的场合不同,即使假定记录再生用的驱动器发生故障,如果把光盘移动到别的驱动器上也无任何问题。即通过使用光盘,能够极大地缩短故障排查所需要的时间,同时能够大幅减低丢失重要数据的危险性。这样,光盘作为维护容易而且可靠性高的记录介质已经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最近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热切期望更加提高使用的容易性和增大存储容量。这里,为增大存储容量,需要缩小轨道间隔(轨道间距)而且缩小记录标记的间隔。但是,如果轨道间隔或记录标记的间隔比激光的点径λ/NA(λ激光波长,NA光圈透镜的数值孔径)小的话,因为在一个光点内进入多个记录标记,变得不能进行每个记录标记的识别。亦即,光盘的记录容量由激光的波长和数值孔径决定其界限,如不采取特别的方法,要超过该界限来实现大容量化是不可能的。作为超过这样的上限、大容量化光盘的方法,进行过光学超解像、磁超解像方式或超透镜、全息摄影等各种各样的尝试,但是,作为最有效的方法,可以举出使光盘基板的厚度变薄,增加单位体积的记录容量的方法。例如,如专利文献1~3中所记载的那样,通过构成组合了薄型光盘、和为不使薄型光盘面摆动而稳定旋转的稳定器的记录再生装置,可以实现与历来的光盘相比单位体积的记录容量数倍大的薄型光盘的记录再生装置。下面,把由在这里使用的厚度100μm左右的薄基板组成的光盘称为“软盘”。作为使用软盘的其他方法,除上述那样使用稳定器以外,还可以举出使用平面的尺寸形状和软盘几乎相同的圆盘状玻璃板支持软盘的方法。上述玻璃板用光学玻璃制作,使记录再生用的激光通过该玻璃板照射软盘的话,与历来的光盘同样能进行记录再生(确保和历来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的光学系统的互换性)。例如,本专利技术者们确认如果使用市售DVD驱动器再生在复制了DVD凹坑模式的100μm厚的软盘上使中心几乎重叠地载放了500μm厚的圆盘状光学玻璃板的盘的话,就能够进行在上述软盘上作为凹坑模式刻写的信息的再生。这里使用的原盘状光学玻璃板,在支持软盘的同时,还对于记录再生用的激光进行光学修正,所以在下面称为“姿势控制兼光学修正板”。在使用软盘的记录再生装置中,因为使用后者的姿势控制兼光学修正板的方法能够更简便地构建系统,所以有压倒性的优势。专利文献1特开昭62-212935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3-331561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3-91970号公报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人们的验证,因为软盘刚性低且容易具有静电,所以判明了表示出与历来的光盘基板不同的行为。这里,考虑软盘或者姿势控制兼光学修正板的任何一方或者双方具有静电的场合。在这样的状态下在姿势控制兼光学修正板上设置软盘时,软盘全体不会完全平整,到处在软盘和姿势控制兼光学修正板之间会产生封闭空气的区域(该现象称为产生气侵)。这样的气侵,大体可以考虑是如下述那样生成的。(I)由于静电引起软盘的某一部分与姿势控制兼光学修正板粘接。(II)因为在该粘接部分比其他区域有更大的静电力作用,其周围部分也相继粘接,粘接区域逐渐扩展。(III)随着粘接区域的扩展,软盘发生变形,产生由于该变形产生的力大于由于静电力产生的力的部分。(IV)在大的变形的部分的周围不产生粘接部分,在稍微离开的位置又产生粘接区域。下面说明在产生以上那样的气侵的场合,在信息的记录再生中产生的问题。在通常的厚基板旋转的状态下,在基板上一点的z轴方向(和基板平面垂直的方向)的位移量y(t),被表示为y(t)=δsinωt(δ最大位移量,ω角速度,t时间)。此时的z轴方向的加速度a一般被称为面摆动加速度,被表示为a=y(t)”=-δω2sinωt(取位移量y(t)对时间t的二次微分)。这里如用分贝表示最大位移量δ,被表示为δ=20log(a/ω2)=-40log(f)--40log(2π)+20log(a)(f频率)。关于通常的厚板基板,图11的图线表示频率和面摆动量的关系(图中用实线表示)。在记录再生装置的驱动器中,由聚焦伺服机构,通过致动器以及物镜追随上述基板的面摆动(面摆动加速度),控制为激光正确地聚焦在信息面上。上述的聚焦伺服机构,为了使致动器以及物镜具有余量地追随面摆动,被设计成具有对应频率的充分的伺服特性(图中用点划线表示)。另一方面,在使用基板厚度为100μm左右的软盘(薄型基板)和姿势控制兼光学修正板的场合,由于“气侵”发生局部的面偏差。再有,该气侵,即使盘旋转也不消失而残留在软盘和姿势控制兼光学修正板之间。此时的软盘上的一点的z轴方向上的位移量y(t),被表示为y(t)=δsinωt+(由于局部的面摆动引起的高次位移量)。因为在此时的z轴方向的面摆动加速度a上新加上把上式中的第二项(由于局部的面摆动引起的高次位移量)二次微分后的要素,所以软盘的面摆动量,就表示出和使用上述通常的厚板基板的场合不同的频率特性(例如用图11中的图线中的点线表示)。因此,在使用软盘的场合,比之使用通常的厚板基板的场合,使用聚焦伺服机构进行的聚焦追随变得困难。如上所述,在使用软盘和姿势控制兼光学修正板的记录再生装置中,为进行稳定的聚焦,进行以静电为原因的气侵的应对成为重要的课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是要提供在使用了软盘和姿势控制兼光学修正板的记录再生装置中减低软盘的局部的面摆动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要解决的问题而悉心研究的结果,本专利技术者着眼于通过在盘旋转时在软盘和姿势控制兼光学修正板之间产生一定的空气流能够抑制气侵的发生的事实,形成了本专利技术。亦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记录再生装置,它具有薄型光盘和中心被配置在薄型光盘的旋转轴的同轴上的姿势控制板,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姿势控制板面对薄型光盘的面上设置隔片,确保在盘旋转时在所述姿势控制板和薄型光盘间一定的间隔,所述姿势控制板,在所述隔片的设置位置的外圆周附近的位置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贯通的通气口。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记录再生装置,具有薄型光盘和在面对薄型光盘的面的任何一方上中心被配置在所述薄型光盘的旋转轴的同轴上的姿势控制板,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姿势控制板面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记录再生装置,具有薄型光盘和中心被配置在所述薄型光盘的旋转轴的同轴上的姿势控制板,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姿势控制板面对所述薄型光盘的面上设置隔片,确保在盘旋转时在所述姿势控制板和所述薄型光盘间一定的间隔,所述姿势控制板,在所述隔 片的设置位置的外圆周附近的位置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贯通的通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6-8 2005-168730;JP 2005-7-1 2005-1942781.一种记录再生装置,具有薄型光盘和中心被配置在所述薄型光盘的旋转轴的同轴上的姿势控制板,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姿势控制板面对所述薄型光盘的面上设置隔片,确保在盘旋转时在所述姿势控制板和所述薄型光盘间一定的间隔,所述姿势控制板,在所述隔片的设置位置的外圆周附近的位置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贯通的通气口。2.一种记录再生装置,具有薄型光盘和在面对薄型光盘的面的任何一方上中心被配置在所述薄型光盘的旋转轴的同轴上的姿势控制板,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姿势控制板面对所述薄型光盘的面上设置隔片,确保在盘旋转时在所述姿势控制板和所述薄型光盘间一定的间隔,所述姿势控制板在所述隔片的设置位置的外圆周附近的位置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贯通的通气口。3.一种记录再生装置,具有薄型光盘和中心被配置在所述薄型光盘的旋转轴的同轴上的一对姿势控制板,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各姿势控制板面对所述薄型光盘的面上设置隔片,确保在盘旋转时在所述姿势控制板和所述薄型光盘间一定的间隔,所述姿势控制板在所述隔片的设置位置的外圆周附近的位置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贯通的通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姿势控制板中的至少一个,是对于照射所述薄型光盘的记录再生用激光进行光学修正,所述记录再生装置,通过进行光学修正的所述姿势控制板向所述薄型光盘照射记录再生用激光来进行记录再生。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为在盘旋转轴上固定所述姿势控制板和所述薄型光盘的夹子,而所述夹子具有在盘旋转轴方向上贯通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通气口,所述隔片,在所述姿势控制板和所述薄型光盘之间的空间内,具有在所述姿势控制板和所述薄型光盘的半径方向上贯通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通气口。6.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在所述姿势控制板和所述薄型光盘之间的空间内,具有在所述姿势控制板和薄型光盘的旋转轴方向上贯通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通气口。7.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姿势控制板的流入空气用的贯通孔,在所述隔片的设置位置的外圆周附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户宽谷学山中英明稻村嘉明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