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沥青道路调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473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6
本申请涉及沥青道路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沥青道路调温系统,包括沥青道路,沥青道路包括基础层以及铺设于基础层顶面的沥青层,沥青层内部预埋有多个沿沥青道路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换热管道,换热管道两端分别与预埋于沥青层两侧且沿沥青道路长度方向延伸的进水管以及出水管相连通;基础层内部预埋有调温装置,调温装置用于将水调节至一定的温度并在调温装置、进水管、换热管道以及出水管之间循环流动。本申请能够提高沥青道路结构的稳定性。路结构的稳定性。路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沥青道路调温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沥青道路维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沥青道路调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沥青道路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道路是城市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
[0003]沥青道路的破坏形式主要在于因高温使沥青变软从而形成车辙以及因低温使沥青变脆而开裂等,现有的解决方法通常是使用改性沥青来解决沥青的高温变软或低温变脆问题。
[0004]但是,由于改性沥青使用的改性剂与沥青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改性沥青很难形成稳定的胶体体系,在遇到极端的高温或者低温条件下,依旧容易变软或者变脆;因此,可作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沥青道路结构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沥青道路调温系统。
[0006]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沥青道路调温系统,包括沥青道路,沥青道路包括基础层以及铺设于基础层顶面的沥青层,所述沥青层内部预埋有多个沿沥青道路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两端分别与预埋于沥青层两侧且沿沥青道路长度方向延伸的进水管以及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基础层内部预埋有调温装置,所述调温装置用于将水调节至一定的温度并在调温装置、进水管、换热管道以及出水管之间循环流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极端高温天气下,调温装置将水调节至较低的温度,使得水流经换热管道时与沥青层产生热交换,使得沥青层的温度降低,不易于因高温变软而形成车辙;在极端低温天气下,调温装置将水调节至较高的温度,使得水流经换热管道时与沥青层产生热交换,使得沥青层的温度升高,不易于因低温变脆而产生开裂。
[0009]可选的,所述调温装置包括并列设置于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的散热水箱以及保温水箱,所述保温水箱内部设有加热器,所述保温水箱与进水管之间串联有第一电磁阀,所述保温水箱与出水管之间串联有第一循环泵,所述散热水箱与进水管之间串联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散热水箱与出水管之间串联有第二循环泵。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水箱能够与基础层产生热交换,使得水流经散热水箱时能够降温;加热器能够对流经保温水箱的水进行加热升温,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一循环泵、第二电磁阀、第二循环泵进行相对应的动作,即可使得一定温度的水在调温装置、进水管、换热管道以及出水管之间循环流动。
[0011]可选的,所述沥青道路一侧设有温度检测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温度检测单元与控制单元之间、控制单元与第一电磁阀之间、控制单元与第二电磁阀之间、控制单元与第一循环泵之间、控制单元与第二循环泵之间以及控制单元与加热器之间均为电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检测单元能够检测出沥青道路所在环境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反馈至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一循环泵、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二循环泵进行动作,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
[0013]可选的,所述保温水箱外侧设有保温层。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能够降低水的热量散失,使得调温装置的能耗降低。
[0015]可选的,所述散热水箱上连通有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远离散热水箱一端与外界的水源相连通,所述第二导管远离散热水箱一端设有阀门开关。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散热水箱与基础层之间的热交换速度不足时,通过打开阀门开关以及外界的水源,以将外界的水源注入散热水箱内,以降低散热水箱内的水温,从而保证沥青层不易于因高温变软而形成车辙。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管内设有多层相互堆叠的过滤网。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能够对外界的水源中含有的杂质进行拦截,防止杂质进入散热水箱而造成难以清理。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导管与散热水箱底部相连通。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导管能够将沉淀在散热水箱底部的沉淀物排走,降低清理难度。
[0021]可选的,所述基础层顶面设有防脱落纹路。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脱落纹路能够增强基础层与沥青层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基础层与沥青层之间不易于产生分离。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在极端高温天气下,调温装置将水调节至较低的温度,使得水流经换热管道时与沥青层产生热交换,使得沥青层的温度降低,不易于因高温变软而形成车辙,在极端低温天气下,调温装置将水调节至较高的温度,使得水流经换热管道时与沥青层产生热交换,使得沥青层的温度升高,不易于因低温变脆而产生开裂;
[0025]度检测单元能够检测出沥青道路所在环境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反馈至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一循环泵、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二循环泵进行动作,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沥青道路;11、基础层;12、沥青层;21、换热管道;22、进水管;23、出水管;3、调温装置;31、散热水箱;32、保温水箱;33、加热器;34、第一电磁阀;35、第一循环泵;36、第二电磁阀;37、第二循环泵;41、温度检测单元;42、控制单元;5、保温层;61、第一导管;62、第二导管;63、水源;64、阀门开关;7、过滤网;8、防脱落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沥青道路调温系统。
[0030]参照图1,用于海绵城市的沥青道路调温系统包括沥青道路1,沥青道路1由基础层11以及沥青层12组成,施工时,通过在基础层11顶面铺设沥青层12,即可形成沥青道路1。
[0031]在本实施例中,基础层11顶面通过开凿方式设有防脱落纹路8,以增强基础层11与沥青层12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基础层11与沥青层12之间不易于产生分离。
[0032]在本实施例中,沥青层12两侧分别预埋有进水管22以及出水管23,进水管22与出水管23均沿沥青道路1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进水管22与出水管23均为前端呈导通状态、尾段呈封闭状态,本实施例中的进水管22与出水管23均为铜管,并且进水管22与出水管23均在沥青层12铺设之前先固设于基础层11顶面。
[0033]沥青层12内部预埋有多个换热管道21,换热管道21沿沥青道路1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多个换热管道21沿沥青道路1长度方向等距间隔布置,本实施例中的换热管道21为铜管,换热管道21在沥青层12铺设之前先固设于基础层11顶面,并且每个换热管道21两端均分别与进水管22以及出水管23相连通。
[0034]在本实施例中,基础层11内部预埋有调温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沥青道路调温系统,包括沥青道路(1),沥青道路(1)包括基础层(11)以及铺设于基础层(11)顶面的沥青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层(12)内部预埋有多个沿沥青道路(1)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换热管道(21),所述换热管道(21)两端分别与预埋于沥青层(12)两侧且沿沥青道路(1)长度方向延伸的进水管(22)以及出水管(23)相连通;所述基础层(11)内部预埋有调温装置(3),所述调温装置(3)用于将水调节至一定的温度并在调温装置(3)、进水管(22)、换热管道(21)以及出水管(23)之间循环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沥青道路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装置(3)包括并列设置于进水管(22)与出水管(23)之间的散热水箱(31)以及保温水箱(32),所述保温水箱(32)内部设有加热器(33),所述保温水箱(32)与进水管(22)之间串联有第一电磁阀(34),所述保温水箱(32)与出水管(23)之间串联有第一循环泵(35),所述散热水箱(31)与进水管(22)之间串联有第二电磁阀(36),所述散热水箱(31)与出水管(23)之间串联有第二循环泵(3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沥青道路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萍胡彩和张汝康陈善东胡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