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式杆塔拉线张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4719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拼装式杆塔拉线张拉装置包括:锁紧螺母、传感器、挡圈、千斤顶、第一上支架、第一下支架、拉杆、第二上支架、第二下支架、泵站和工控计算机及显示器,第一上支架和第一下支架通过螺栓和螺母夹在花篮螺母一侧的丝杆上,每个拉杆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上支架、第一下支架、千斤顶、挡圈和传感器,通过锁紧螺母将传感器和千斤顶固定在拉杆一端上,泵站与两个千斤顶相连,工控计算机及显示器与两个传感器相连;第二上支架和第二下支架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花篮螺母另一侧的钢丝绳上,每个拉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上支架、第二下支架和挡圈,通过锁紧螺母将挡圈固定在拉杆的另一端上,斜拉杆和两侧的拉杆彼此平行。杆和两侧的拉杆彼此平行。杆和两侧的拉杆彼此平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拼装式杆塔拉线张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杆塔拉线张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拼装式杆塔拉线张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斜拉线是平衡通讯杆塔、电力塔架横向载荷和导向张力的必要设施。斜拉线提供永久性张力,可以减轻外部载荷对杆塔的影响,增强塔杆、塔架的稳定性。通常斜拉线上端通过抱箍与杆塔身相连,下端与预埋入地下的拉线棒相连。中间部分根据用途不同可配置不同,为了预紧,可装设花篮螺母,钢丝绳;为了防触电,可装设耐张杆绝缘子等。杆塔拉线检修、更换、运维时,传统作业是采用紧线器或手拉葫芦,上部挂接在杆塔上,下部连接在拉线棒上,将拉线段处于松弛状态,进行检修、更换、运维。操作周期长,费力,张拉力完全靠人的主观判断,安全隐患大,操作效率低。为了解决以上缺陷,专利技术一种拼装式杆塔拉线张拉装置。对于通讯杆塔、电力塔架,上支架与钢丝绳浇铸接头或耐张杆绝缘子接头相连,下支架抱紧花篮螺母一端螺杆,该端螺杆再与预埋入地下的拉线棒相连;启动车载泵站,通过张拉装置两平行千斤顶同步伸长,顶推下支架,将中间拉线处于松弛状态,且车载显示仪显示拉线张拉力值,负载操作更加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式杆塔拉线张拉装置,它包括:锁紧螺母(1)、传感器(2)、挡圈(3)、千斤顶(4)、第一上支架(6)、第一下支架(16)、拉杆(7)、第二上支架(12)、第二下支架(18)、泵站(14)和工控计算机及显示器(15),拼装式杆塔拉线张拉装置夹在斜拉杆(9)的丝杆(8)和钢丝绳(13)上,以便更换丝杆(8)上的花篮螺母(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支架(6)和第一下支架(16)通过螺栓和螺母夹在花篮螺母(10)一侧的丝杆(8)上,丝杆(8)被夹在第一上支架(6)和第一下支架(16)的中央,在第一上支架(6)和第一下支架(16)两侧分别夹在拉杆(7)的一端,每个拉杆(7)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上支架(6)、第一下支架(16)、千斤顶(4)、挡圈(3)和传感器(2),通过锁紧螺母(1)将传感器(2)和千斤顶(4)固定在拉杆(7)的一端上,泵站(14)与两个千斤顶(4)相连,工控计算机及显示器(15)与两个传感器(2)相连;第二上支架(12)和第二下支架(18)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花篮螺母(10)另一侧的钢丝绳(13)上,钢丝绳(13)被夹在第二上支架(12)和第二下支架(18)的中央,在第二上支架(12)和第二下支架(18)两侧分别夹在拉杆(7)的另一端,每个拉杆(7)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上支架(12)、第二下支架(18)和挡圈(3),通过锁紧螺母(1)将挡圈(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国臧福占陈玉玺赵春江常砚淇贾佳张志开李建行
申请(专利权)人: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