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中间体三氟甲基取代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471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6
一种药物中间体三氟甲基取代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装置,包括反应釜(1)、外固定组(2)、漏斗部(3);反应釜(1)包括主口(11)、主盖(111)、加料口(12)、密封套(121)、副加料口(13)、氮气入口(14)、氮气出口(15);外固定组(2)包括法兰(22)、钢环(23)、左杆(241)、右杆(242)、左竖杆(251)、左固定件(252)、左底座(253)、右竖杆(254)、右固定件(255)、右底座(256);漏斗部(3)包括下料管(31)、平坦部(32)、透明盖(33)、手套洞(34)等。还有一种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物中间体三氟甲基取代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装置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中间体制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药物中间体三氟甲基取代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1‑
(4

(1 1

二氟乙基)苯基

2.2.2

三氟乙基
‑1‑
酮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可应用于医药领域,但是本申请提及方法鲜少有作为医药中间体的应用出现,或者有文献或者资料公开出来。由于该分子的特性,独特的合成路线,独有的较高的收率问题,该方法不能推广到其他类似结构的合成中。
[0003]由于该分子的特性,该方法不能推广到其他类似结构的合成中。这是由无数次试验得到的该制备方法的独创性、较高产率和较短反应时间的不可复制性决定的,其他路线基本无法有较高产率或者能够接受的反应时间。尤其是没有注意到本申请的氮气保护的实际问题,更没有采取与本申请同样或类似的方法去进行装置上的改进。
[0004]此外,现有技术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外固定组(2)、漏斗部(3);反应釜(1)包括主口(11)、主盖(111)、加料口(12)、密封套(121)、副加料口(13)、氮气入口(14)、氮气出口(15);主口位于反应釜上面中心处,主盖封闭主口,加料口和副加料口分别位于主口的右侧和左侧,加料口敞开时,下料管(31)插入其中,且下料管和加料口内侧之间由环形的密封套(121)贴紧密封,副加料口左侧的反应釜侧边处具有氮气入口,加料口右侧的反应釜侧边处具有氮气出口;外固定组(2)包括法兰(22)、钢环(23)、左杆(241)、右杆(242)、左竖杆(251)、左固定件(252)、左底座(253)、右竖杆(254)、右固定件(255)、右底座(256),漏斗部的中部外侧有圆环形向外平伸的法兰(22),法兰是固定在漏斗部外侧的不锈钢板制成,法兰(22)由水平的钢环(23)支撑,钢环的左右侧分别和左杆(241)及右杆(242)一体成型,左杆和右杆分别水平地穿入固定在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上,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分别套在左竖杆和右竖杆上并固定,左竖杆和右竖杆分别竖直固定在圆盘形的左底座和右底座上;漏斗部(3)包括下料管(31)、平坦部(32)、透明盖(33)、手套洞(34)、洞法兰(341)、手套(342)、POM垫圈(343)、扎带(344)、中孔(35)、凹部(36)、烧杯(361)、固定座(362),下料管是上大下小的空心管,形状呈倒圆台形,下料管上部接中孔,中孔四周是水平的平坦部,漏斗部上面覆盖有透明盖,漏斗部后侧中部有一个掏空的圆形的手套洞,手套洞向外具有凸起的一圈洞法兰,手套末端套在洞法兰外侧,再套上POM垫圈,再由扎带固定,平坦部位于中孔的四周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凹部,凹部上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内径与烧杯适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套是聚氨酯或者聚四氟材质,加料口和副加料口配有密封盖,氮气入口和氮气出口配有带有氮气管的密封塞;法兰、钢环、左杆、右杆、左竖杆、左固定件、左底座、右竖杆、右固定件、右底座都是不锈钢材质,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孔内有橡胶垫圈,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是方块形的双孔夹座,双孔相互垂直,左杆、右杆、左竖杆、右竖杆都是外表光滑的圆杆;法兰与漏斗部之间是焊接连接或者用若干个铆钉固定;透明盖是耐腐蚀的玻璃或者是透明树脂制成,手套是耐腐蚀材质的橡胶手套,扎带是螺旋固定式扎带并由改锥固定,烧杯是耐腐蚀玻璃或聚四氟乙烯材质,凹部大小是固定的,烧杯和固定座是大小不等的两个系列,且烧杯和固定座成对适配;所述反应釜具有从下部配置的搅拌设备。3.一种1

(4

(1 1

二氟乙基)苯基

2 2 2

三氟乙基
‑1‑
酮的制备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合成装置以进行,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70

71g的1



4(1,1

二氟乙基)苯和其1.5倍物质的量的氰化锌悬浮在1L的DMF中,放入前述反应釜中,将反应釜主口,副加料口封闭,加料口插上漏斗部并固定,盖好透明盖,将手套固定在手套洞外侧,从氮气入口以1

3L/min的速度通入氮气并从氮气出口以同样的速度引出,保持5min以上,将1



4(1,1

二氟乙基)苯的1/10物质的量的四三苯基膦钯用一个烧杯承装,配好加药勺,打开透明盖,将烧杯在适配以合适的固定座的情况下放置在某一个凹部上,盖好透明盖,抽充氮气若干次后,保持前述速度持续通入氮气,人工从外侧戴好手套伸入手,将四三苯基膦钯从下料管全部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100摄氏度反应3
小时以上,直至薄层板检测反应完全,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常温,用1.0L乙酸乙酯稀释反应液,经硅藻土过滤,母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三次,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柱层析得到无色油状物4

(1,1

二氟乙基)苯腈;(2)将34

36g的4

(1,1

二氟乙基)苯腈加入300mL乙醇中,常温下加入2N的290

310mlKOH水溶液,以不小于10min的时间匀速加入,加毕,升温回流直至反应完全,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0摄氏度,以小于0.5滴/s的速度加入浓盐酸,调节pH值到3~4之间,析出固体,过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4

(1,1

二氟乙基)苯甲酸;(3)将33

35g的4

(1,1

二氟乙基)苯甲酸溶解在1.0L的无水甲醇中,常温以小于0.5滴/s的速度加入9

11ml浓硫酸,加毕,升温回流过夜,冷却至室温,浓缩绝大部分甲醇,残留物用乙酸乙酯稀释,适量水洗一次,适量饱和氯化钠洗涤三次,适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洗涤一次,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经浓缩后,静置得到白色固体4

(1,1

二氟乙基)苯甲酸甲酯;(4)将14

16g的4

(1,1

二氟乙基)苯甲酸甲酯和其1/10物质的量的氟化铯溶解在100ml的无水四氢呋喃中,冷却至

5摄氏度,以小于0.5滴/s的速度滴加150mmol的(三氟甲基)三甲基硅烷,加毕,0摄氏度反应至少1小时,加水淬灭,100%PE下进行柱层析,得到无色油状物(1

(4

(1,1

二氟乙基)苯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焱民苏德泳蔡艳张虎林智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六合宁远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