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治害过程中的接触网立柱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20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铁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治害过程中的接触网立柱加固结构;包括沿接触网立柱的安装路径设置的地层注浆加固体,在接触网立柱与轨道之间沿铁路线布置的钢轨桩,在接触网立柱线路外侧坡脚反压护道上设置的桩式地锚,桩式地锚一一对应接触网立柱,桩式地锚植入在拉绳基础内,桩式地锚上拉结有拉线一和拉线二,接触网立柱上设置有固定卡具,拉线一的另一端拉结固定卡具,拉线二的另一端拉结接触网立柱根部,拉线一、部分接触网立柱、拉线二围合成三角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简单、结构牢靠,能够增加接触网立柱的向线间和线外的倾覆稳定性,防止由于开挖过程接触网基础承载力不足造成立柱倾覆变形,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治害过程中的接触网立柱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铁路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治害过程中的接触网立柱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高铁及客专运行的越来越多,一些铁路病害也相继出现,治理过程中,很多情况下需要对运行过程中的既有铁路地段进行暗挖施工,如何防止因开挖扰动立柱影响铁路正常行车,以及如何更好的保证暗挖期间接触网立柱的稳定性,防止由于开挖导致接触网基础承载力不足造成立柱倾覆变形等成为广泛的施工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防止开挖导致接触网基础承载力不足造成立柱倾覆变形,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治害过程中的接触网立柱加固结构,包括沿接触网立柱的安装路径设置的地层注浆加固体,在接触网立柱与轨道之间沿铁路线布置的钢轨桩,在接触网立柱线路外侧坡脚反压护道上设置的桩式地锚,桩式地锚一一对应接触网立柱,桩式地锚植入在拉绳基础内,桩式地锚上拉结有拉线一和拉线二,接触网立柱上设置有固定卡具,拉线一的另一端拉结固定卡具,拉线二的另一端拉结接触网立柱根部,拉线一、部分接触网立柱、拉线二围合成三角形。
[0005]进一步地,在所述接触网立柱根部围绕其本体用镀锌铁丝绑扎有方木。
[0006]进一步地,所述钢轨桩距离接触网立柱的地下基础30cm,钢轨桩的间距为50cm、成孔深度为8.0m,钢轨桩包括下层5.0m长的钢轨和上层注浆加固段。
[0007]进一步地,形成所述地层注浆加固体的注浆孔间距为50cm,注浆管径为Ф42。
[0008]进一步地,所述拉绳基础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埋深2.0m。
[0009]进一步地,所述拉线一、拉线二采用钢绞丝1x7、公称直径1.27mm、截面积9.87mm2的钢缆。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卡具包括设置在接触网立柱前、后的夹板,在接触网立柱左右两侧穿过前、后的夹板的对拉螺杆;位于桩式地锚一侧的夹板上焊接有拉环,拉线一与拉环拉结。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在于: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铁路治害过程中的接触网立柱加固结构,设计简单、结构牢靠,施工方便,能够增加接触网立柱的向线间和线外的倾覆稳定性,防止由于开挖过程接触网基础承载力不足造成立柱倾覆变形,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16]图中:1

桩式地锚;2

拉绳基础;3

拉线一;4

拉线二;5

固定卡具;5
‑1‑
夹板;5
‑2‑
对拉螺杆;5
‑3‑
拉环;6

镀锌铁丝;7

方木;8

地层注浆加固体;9

钢轨桩;9
‑1‑
钢轨;9
‑2‑
注浆加固段;10

接触网立柱的地下基础;11

铁轨;12

接触网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理解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不代表产品的实际比例和真实形状,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功能相同但结构相似的部分。
[0018]在本文中,“平行”、“垂直”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它也可以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该产品时允许的误差。另外,“垂直”不仅包括在空间中两物体直接相接的互相垂直,还包括在空间中两物体不相接时的互相垂直。
[0019]如图1、图3所示;一种铁路治害过程中的接触网立柱加固结构,包括沿接触网立柱的安装路径设置的地层注浆加固体8,在接触网立柱根部围绕其本体用镀锌铁丝6绑扎有方木7,在接触网立柱与轨道之间沿铁路线布置的钢轨桩9,在接触网立柱线路外侧坡脚反压护道上设置的桩式地锚1,桩式地锚1一一对应接触网立柱,桩式地锚1植入在拉绳基础2内。拉绳基础2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埋深2.0m。桩式地锚1上拉结有拉线一3和拉线二4,接触网立柱上设置有固定卡具5,拉线一3的另一端拉结固定卡具5,拉线二4的另一端拉结接触网立柱根部,拉线一3、部分接触网立柱、拉线二4围合成三角形。拉线一3和拉线二4分别在接触网立柱的上下两点拖拽,解决了拖拽点位过低,拉扯力不足,拖拽点位过高,接触网立柱自身刚性不足,容易折断的问题。接触网立柱上设置固定卡具5是为了防止拉线一3下滑,而位于低处的拉线二4有地面支撑,可直接绕过接触网立柱进行绑扎。
[0020]其中,拉线一3、拉线二4采用钢绞丝1x7、公称直径1.27mm、截面积9.87mm2的钢缆。
[0021]其中,钢轨桩9距离接触网立柱的地下基础30cm,钢轨桩9的间距为50cm、成孔深度为8.0m,钢轨桩9包括下层5.0m长的钢轨9

1和上层注浆加固段9

2。
[0022]其中,地层注浆加固体8的加固范围是通过控制注浆间距和注浆管径实现的,注浆孔间距为50cm,注浆管径为Ф42。
[0023]如图2所示;固定卡具5包括设置在接触网立柱前、后的夹板5

1,在接触网立柱左右两侧穿过前、后的夹板5

1的对拉螺杆5

2;位于桩式地锚1一侧的夹板5

1上焊接有拉环5

3,拉线一3与拉环5

3拉结。
[0024]本技术加固方式首先在接触网立柱周边范围内对地面进行注浆加固,地层注浆加固采用Ф42注浆管,注浆孔间距0.5m,注浆压力根据施工情况控制;并在立柱底部用方木7和镀锌铁丝6绑扎牢靠增加立柱稳定性;并在立柱靠线路侧设置钢轨桩9;在接触网立柱线路外侧坡脚反压护道上设桩式地锚1,采用拉线一3、拉线二4进行拉结。拉线一3另一端固定在接触网立柱上的固定卡具5上;固定卡具5设置在接触网立柱地面上2m的位置。钢轨桩9设置在接触网支柱靠线路侧,先下入5.0m长钢轨,后注浆加固。
[0025]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
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26]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治害过程中的接触网立柱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接触网立柱的安装路径设置的地层注浆加固体(8),在接触网立柱与轨道之间沿铁路线布置的钢轨桩(9),在接触网立柱线路外侧坡脚反压护道上设置的桩式地锚(1),桩式地锚(1)一一对应接触网立柱,桩式地锚(1)植入在拉绳基础(2)内,桩式地锚(1)上拉结有拉线一(3)和拉线二(4),接触网立柱上设置有固定卡具(5),拉线一(3)的另一端拉结固定卡具(5),拉线二(4)的另一端拉结接触网立柱根部,拉线一(3)、部分接触网立柱、拉线二(4)围合成三角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治害过程中的接触网立柱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触网立柱根部围绕其本体用镀锌铁丝(6)绑扎有方木(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治害过程中的接触网立柱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桩(9)距离接触网立柱的地下基础30cm,钢轨桩(9)的间距为50cm、成孔深度为8.0m,钢轨桩(9)包括下层5.0m长的钢轨(9

1)和上层注浆加固段(9

2)。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军田国锐王涛檀一平李育兴白海贞张卫霞付高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