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411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盘装置,由基座本体(10)和盖体构成机箱外壳,在机箱外壳的前面形成直接插入光盘的光盘插入口(11),在盖体的中央部形成大于光盘的中心孔的开口部,通过设置在基座本体(10)上的横臂(30)保持主轴电动机(31A)、拾波器(32)以及使拾波器(32)移动的驱动机构(33),在盖体的内面上设置凸形引导件,该凸形引导件位于将光盘装载在主轴电动机(31A)上的状态下的该光盘的外周端的外方,同时,位于光盘插入口(11)侧,通过凸形引导件引导从光盘插入口(11)插入的光盘,其特征在于,在凸形引导件与光盘的接触面上进行混合有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泡的氟类涂敷。(*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CD或DVD等的光盘状的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或读取的光盘装置,尤其是涉及可从外部直接插入或直接排出光盘的所谓的吸入式的光盘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光盘装置多采用将光盘放置在托盘或转盘上、将该托盘或转盘安装在装置本体内的装载方式。但是,在这样的装载方式中,托盘或转盘所需要的空间限制了光盘装置本体的薄型化。另一方面,对吸入式的光盘装置提出有以下方案,即,使输送辊与光盘面抵接、引入光盘的方式(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特开平7-220353号公报但是,在例如专利文献1所提出的吸入式中,由于使用比光盘直径长的输送辊,因此必须加大装置宽度,而且由于该输送辊导致装置的厚度也要增加。因此,这样的吸入式的光盘装置很难实现光盘装置本体的薄型化和小型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薄型化和小型化的光盘装置。特别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光盘与盖体的内面侧、横臂面接触的光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由基座本体和盖体构成机箱外壳,在机箱外壳的前面形成直接插入光盘的光盘插入口,在盖体的中央部形成大于光盘的中心孔的开口部,通过设置在基座本体上的横臂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盘装置,由基座本体和盖体构成机箱外壳,在所述机箱外壳的前面形成直接插入光盘的光盘插入口,在所述盖体的中央部形成大于所述光盘的中心孔的开口部,通过设置在所述基座本体上的横臂保持主轴电动机、拾波器以及使所述拾波器移动的驱动机构,在盖体的内面设置凸形引导件,该凸形引导件位于将光盘安装在所述主轴电动机上的状态下的该光盘的外周端的外方,同时,位于所述光盘插入口侧,通过所述凸形引导件引导从所述光盘插入口插入的光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形引导件与所述光盘的接触面上进行混合有氨 基甲酸乙酯树脂泡的氟类涂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4-14 118848/20041.一种光盘装置,由基座本体和盖体构成机箱外壳,在所述机箱外壳的前面形成直接插入光盘的光盘插入口,在所述盖体的中央部形成大于所述光盘的中心孔的开口部,通过设置在所述基座本体上的横臂保持主轴电动机、拾波器以及使所述拾波器移动的驱动机构,在盖体的内面设置凸形引导件,该凸形引导件位于将光盘安装在所述主轴电动机上的状态下的该光盘的外周端的外方,同时,位于所述光盘插入口侧,通过所述凸形引导件引导从所述光盘插入口插入的光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形引导件与所述光盘的接触面上进行混合有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泡的氟类涂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深冲形成所述凸形引导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多个深冲形成所述凸形引导件。4.一种光盘装置,由基座本体和盖体构成机箱外壳,在所述机箱外壳的前面形成直接插入光盘的光盘插入口,在所述盖体的中央部形成大于所述光盘的中心孔的开口部,在所述开口部的外周部形成向所述基座本体侧突出的深冲部,通过设置在所述基座本体上的横臂保持主轴电动机、拾波器以及使所述拾波器移动的驱动机构,通过使所述横臂动作、使所述主轴电动机接近所述盖体侧,通过使所述光盘与所述深冲部抵接、将所述光盘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田慎一正冈健吾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