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CTI耐高温覆铜板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374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CTI耐高温覆铜板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材液压:将高CTI耐高温的基材进行压合成形;铜箔覆盖:使用覆压机对压合成形的基材两面进行铜箔覆盖;裁剪:将成形的整块覆铜板根据需要进行大小裁切;毛刺处理:将裁切后的覆铜板四边进行毛刺处理;边部包装:将毛刺去除完毕的覆铜板放入包装机内进行四边包装,包装完毕后送入包装盒内;可以解决现有覆铜板制备过程中包装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CTI耐高温覆铜板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覆铜板
,具体涉及一种高CTI耐高温覆铜板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覆铜箔层压板是将电子玻纤布或其它增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双面覆以铜箔并经热压而制成的一种板状材料,简称为覆铜板。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功能的印制电路板,都是在覆铜板上有选择地进行加工、蚀刻、钻孔及镀铜等工序,制成不同的印制电路。
[0003]专利技术人在具体的实施例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以下缺陷:高CTI(Comparative Tacking Inedx,漏电起痕指数)耐高温覆铜板在制作之后会进行毛刺打磨,打磨后为了避免覆铜板侧壁的二次破坏和方便运输,会使用包装材料对覆铜板侧面进行包装,目前都是通过人过工将四个边进行包装,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了一种高CTI耐高温覆铜板制备方法,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现有覆铜板包装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5]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CTI耐高温覆铜板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材液压:将高CTI耐高温的基材进行压合成形;铜箔覆盖:使用覆压机对压合成形的基材两面进行铜箔覆盖;裁剪:将成形的整块覆铜板根据需要进行大小裁切;毛刺处理:将裁切后的覆铜板四边进行毛刺处理;边部包装:将毛刺去除完毕的覆铜板放入包装机内进行四边包装,包装完毕后送入包装盒内;入库:将包装盒送入仓库进行编号与信息采集。/>[0006]进一步的,所述包装机包括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顶部四侧对称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顶部连接包膜机,四个所述包膜机中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侧面可拆卸连接凸形板,所述凸形板底部一侧连接所述作业平台,所述凸形板上开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匹配连接往返运输带,所述往返运输带一侧设于所述凸形板外侧,所述往返运输带另一侧底部设有包装盒。
[0007]进一步的,所述包膜机包括粘性包装卷,所述粘性包装卷中部设有转动棒,所述转动棒两侧连接凹形块,所述凹形块两侧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匹配连接第一结合块,所述第一结合块设于转动圆盘上,所述转动圆盘外侧设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底部可拆卸连接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一侧插接驱动竖向板,所述插接板另一侧设有第一竖向板,所述第一竖向板上部开有通卷槽,所述第一竖向板下部一侧设有切断装置,所述驱动竖
向板底部一侧可拆卸连接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底部连接所述滑动装置,所述驱动竖向板中部对称设有两条竖向孔,所述竖向孔内设有驱动丝杆,两个所述驱动丝杆中部开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与所述驱动丝杆匹配连接夹持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后侧对称连接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中部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匹配连接所述驱动丝杆,两个所述升降块中间可拆卸连接T形滑轨一侧,所述T形滑轨另一侧滑动连接所述T形滑槽,所述升降板顶面设有伸缩部,所述伸缩部顶部连接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所述第一夹板一侧设有第二夹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上升柱与下降柱,所述上升柱与所述下降柱端部设有吸附盘,所述下降柱顶部设有横向支撑板,所述横向支撑板侧面连接所述凸形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往返运输带包括对称设立的竖直板,所述竖直板顶部设有方形框,所述方形框两侧开有方形滑槽,所述方形滑槽匹配连接移动框,所述移动框内部滑动连接开合板,所述移动框外侧连接滑动盒,所述滑动盒中部开设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底部设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连接所述开合板,所述方形槽匹配连接所述开合板,所述滑动盒底部可拆卸连接结合块,所述结合块中部连接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一侧连接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丝杆另一侧匹配连接竖直板。
[0011]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利用包装机实现对覆铜板的自动包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设置包装盒,可以实现直接将包装好的覆铜板进行运输,减少了人工分拣包装的步骤。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往返运输带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包膜机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1、作业平台;2、滑动槽;3、包膜机;301、粘性包装卷;302、转动棒;303、转动圆盘;304、第一驱动装置;305、插接板;306、驱动竖向板;307、第一竖向板;308、切断装置;309、移动块;310、竖向孔;311、T形滑槽;312、夹持部;3121、升降板;3122、升降块;3123、T形滑轨;3124、伸缩部;3125、第一夹板;4、升降装置;401、上升柱;402、下降柱;403、吸附盘;404、横向支撑板;5、凸形板;6、输送槽;7、往返运输带;701、竖直板;702、方形框;703、方形滑槽;704、移动框;705、开合板;706、滑动盒;707、方形槽;708、第二结合块;709、第一丝杆;710、第二驱动装置;8、包装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1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
[0018]参照附图1

3,一种高CTI耐高温覆铜板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材液压:将高CTI耐高温的基材进行压合成形;铜箔覆盖:使用覆压机对压合成形的基材两面进行铜箔覆盖;裁剪:将成形的整块覆铜板根据需要进行大小裁切;毛刺处理:将裁切后的覆铜板四边进行毛刺处理;边部包装:将毛刺去除完毕的覆铜板放入包装机内进行四边包装,包装完毕后送入包装盒内;入库:将包装盒送入仓库进行编号与信息采集。
[0019]所述包装机包括作业平台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CTI耐高温覆铜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基材液压:将高CTI耐高温的基材进行压合成形;铜箔覆盖:使用覆压机对压合成形的基材两面进行铜箔覆盖;裁剪:将成形的整块覆铜板根据需要进行大小裁切;毛刺处理:将裁切后的覆铜板四边进行毛刺处理;边部包装:将毛刺去除完毕的覆铜板放入包装机内进行四边包装,包装完毕后送入包装盒内;入库:将包装盒送入仓库进行编号与信息采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CTI耐高温覆铜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机包括作业平台(1),所述作业平台(1)顶部四侧对称设有滑动槽(2),所述滑动槽(2)内设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顶部连接包膜机(3),四个所述包膜机(3)中部设有升降装置(4),所述升降装置(4)侧面可拆卸连接凸形板(5),所述凸形板(5)底部一侧连接所述作业平台(1),所述凸形板(5)上开有输送槽(6),所述输送槽(6)匹配连接往返运输带(7),所述往返运输带(7)一侧设于所述凸形板(5)外侧,所述往返运输带(7)另一侧底部设有包装盒(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CTI耐高温覆铜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机(3)包括粘性包装卷(301),所述粘性包装卷(301)中部设有转动棒(302),所述转动棒(302)两侧连接凹形块,所述凹形块两侧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匹配连接第一结合块,所述第一结合块设于转动圆盘(303)上,所述转动圆盘(303)外侧设有第一驱动装置(304),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4)底部可拆卸连接插接板(305),所述插接板(305)一侧插接驱动竖向板(306),所述插接板(305)另一侧设有第一竖向板(307),所述第一竖向板(307)上部开有通卷槽,所述第一竖向板(307)下部一侧设有切断装置(308),所述驱动竖向板(306)底部一侧可拆卸连接移动块(309),所述移动块(309)底部连接所述滑动装置,所述驱动竖向板(306)中部对称设有两条竖向孔(310),所述竖向孔(310)内设有驱动丝杆,两个所述驱动丝杆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晓渭刘强李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