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覆铜板生产,具体为一种覆铜板叠合结构及其叠合工艺。
技术介绍
1、覆铜板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基板,也称为铜贴片。它是由一层铜箔覆盖在绝缘基材上,通常使用在电子设备中作为电路板的基础材料。覆铜板能够提供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同时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在电子制造业中,覆铜板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2、在电子设备中,由于电路复杂度的增加和空间限制,常常需要使用多层覆铜板来实现更多的电路连接。覆铜板叠合结构可以提供更高的信号密度和更复杂的电路布局。在覆铜板叠合结构中,每一层覆铜板都包括铜箔层和绝缘层。铜箔层用于导电,形成电路的走线;而绝缘层则用于隔离不同层之间的电路,防止短路和干扰。叠合结构的制作通常需要使用层压工艺,即将各层铜箔和绝缘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堆叠,然后通过热压或化学反应使其紧密黏合在一起。在叠合过程中,还会进行钻孔和镀铜等工艺步骤,以便形成多层电路连接。
3、现如今常常需要人工将铜板与绝缘板层叠后送入热压机内进行热压加工,不但劳动强度高,而且长时间劳动容易使工人出错,将铜板与绝缘板进行错误的排列,导致产品报废,降低产品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覆铜板叠合结构及其叠合工艺,解决了现有覆铜板生产过程中工人劳动强度大,容易错误排列原材料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覆铜板叠合的操作自动化,避免人工长时间劳动导致叠合顺序错误,同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侧板上的第一电机架,所述第一电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摇臂,所述摇臂靠近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摇臂远离圆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侧板上贯穿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外套设有皮带,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槽轮,所述槽轮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圆柱和条形槽相互滑动配合。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摇臂转动,摇臂通过圆柱和条形槽之间的配合带动槽轮间歇性转动,槽轮带动驱动轴间歇性转动,驱动轴带动皮带间歇性移动,可以使工件在抓取放置机构下方停留一段时间,方便抓取放置机构将工件进行叠放。
8、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在侧板一侧的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框。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气缸推动推杆,推杆带动推动框进入热压机构,将叠合的板材送入热压机构。
10、优选的,所述热压机构包括固定在侧板远离推动机构一侧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基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座,所述顶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支撑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基座靠近凹槽两侧的位置开设有取料槽。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板材进行热压,将铜板与绝缘板压合在一起,通过取料槽的设置,方便将成品取出。
12、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二电机架,所述第二电机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贯穿转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相互啮合配合,所述主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同步轮,所述抓取放置机构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固定套设有从动同步轮,所述从动同步轮和主动同步轮外均套设有同步带。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上的抓取放置机构同步带动,从而使多个抓取放置机构可以与皮带的移动同步,大大提高板材放置的精度。
14、优选的,所述抓取放置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和第五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第七连杆和第六连杆,所述第四连杆远离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杆远离第三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九连杆和第十连杆,所述第七连杆远离第三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八连杆和第十一连杆,所述第十连杆和第十一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八连杆、第九连杆和第五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十连杆远离第九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动吸盘。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不同的板材进行叠放,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与皮带配合,可以确保叠合的顺序正确,提高良品率。
16、优选的,所述侧板靠近热压机构的位置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上均固定连接有置物架,所述推动框贯穿滑动连接缺口。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推动框进入热压机构,将板材推入热压机构中。
18、优选的,覆铜板叠合结构的叠合工艺,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9、步骤一:将板材按照顺序分别放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上的置物架上,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
20、步骤二:此时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摇臂转动,摇臂通过圆柱和条形槽之间的配合带动槽轮间歇性转动,槽轮带动驱动轴间歇性转动,驱动轴带动皮带间歇性移动;
21、步骤三:第二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主动同步轮转动主动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带动从动同步轮转动,从动同步轮带动转轴转动,主轴的两端分别带动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一连杆转动,转轴带动位于第三支撑板上端第一连杆转动;
22、步骤四: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转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三连杆转动,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配合带动第七连杆和第六连杆转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五连杆转动,第五连杆和第七连杆、第六连杆配合带动第八连杆、第九连杆、第十连杆和第十一连杆组成的四边形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循环运动,在水平状态下通过气动吸盘将置物架上的板材吸起,在竖直状态下将板材放在皮带上;
23、步骤五:在抓取放置机构和皮带运动的配合下,使板材按照预定顺序叠合,之后当板材到达推动框的位置,在推动框的作用下进行整理,之后通过气缸推动推杆,推杆推动推动框将板材推入热压机构,使板材落入凹槽;
24、步骤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铜板叠合结构,包括若干支架(1),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支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侧板(3),一对所述侧板(3)之间设置有皮带(11),所述侧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2),所述侧板(3)的一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9),所述侧板(3)远离第一支撑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10),所述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9)之间固定连接有动力机构(7),所述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9)和第三支撑板(10)的侧面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板(6),所述侧板(3)远离驱动机构(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机构(4),所述侧板(3)靠近推动机构(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热压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铜板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侧板(3)上的第一电机架(21),所述第一电机架(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2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摇臂(23),所述摇臂(23)靠近第一驱动电机(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25),所述摇臂(23)远离圆盘(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铜板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4)包括固定在侧板(3)一侧的支撑平台(41),所述支撑平台(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42),所述气缸(4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43),所述推杆(43)远离气缸(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框(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铜板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机构(5)包括固定在侧板(3)远离推动机构(4)一侧的基座(51),所述基座(5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56),所述支撑柱(56)远离基座(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座(54),所述顶座(5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杆(55),所述支撑柱(5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58),所述基座(5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52),所述基座(51)靠近凹槽(52)两侧的位置开设有取料槽(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铜板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7)包括固定在第一支撑板(6)上的第二电机架(71),所述第二电机架(7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73),所述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9)之间贯穿转动连接有主轴(74),所述主轴(74)靠近第一支撑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75),所述从动齿轮(75)和主动齿轮(73)相互啮合配合,所述主轴(74)上固定连接有主动同步轮(76),所述抓取放置机构(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79),所述转轴(79)外固定套设有从动同步轮(78),所述从动同步轮(78)和主动同步轮(76)外均套设有同步带(7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铜板叠合结构及其叠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放置机构(8)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6)上的第一连杆(81),所述第一连杆(8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82),所述第二连杆(82)远离第一连杆(8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83)和第五连杆(85),所述第三连杆(83)远离第二连杆(8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84)、第七连杆(87)和第六连杆(86),所述第四连杆(84)远离第三连杆(8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6)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杆(86)远离第三连杆(8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九连杆(89)和第十连杆(810),所述第七连杆(87)远离第三连杆(8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八连杆(88)和第十一连杆(812),所述第十连杆(810)和第十一连杆(812)转动连接,所述第八连杆(88)、第九连杆(89)和第五连杆(85)转动连接,所述第十连杆(810)远离第九连杆(8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动吸盘(81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覆铜板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靠近热压机构(5)的位置开设有缺口(12),所述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9)和第三支撑板(10)上均固定连接有置物架(13),所述推动框(44)贯穿滑动连接缺口(12)。
8.一种覆铜板叠合结构的叠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铜板叠合结构,包括若干支架(1),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支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侧板(3),一对所述侧板(3)之间设置有皮带(11),所述侧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2),所述侧板(3)的一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9),所述侧板(3)远离第一支撑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10),所述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9)之间固定连接有动力机构(7),所述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9)和第三支撑板(10)的侧面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板(6),所述侧板(3)远离驱动机构(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机构(4),所述侧板(3)靠近推动机构(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热压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铜板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侧板(3)上的第一电机架(21),所述第一电机架(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2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摇臂(23),所述摇臂(23)靠近第一驱动电机(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25),所述摇臂(23)远离圆盘(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柱(24),所述侧板(3)上贯穿转动连接有驱动轴(26),所述驱动轴(26)外套设有皮带(11),所述驱动轴(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槽轮(27),所述槽轮(27)上开设有条形槽(28),所述圆柱(24)和条形槽(28)相互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铜板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4)包括固定在侧板(3)一侧的支撑平台(41),所述支撑平台(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42),所述气缸(4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43),所述推杆(43)远离气缸(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框(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铜板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机构(5)包括固定在侧板(3)远离推动机构(4)一侧的基座(51),所述基座(5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56),所述支撑柱(56)远离基座(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座(54),所述顶座(5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杆(55),所述支撑柱(5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58),所述基座(51)的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晓渭,李勇军,蒲成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