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线用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制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3734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线用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制造设备,包括底板、支撑杆、滑架和传送带,所述底板顶侧一端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底板顶侧滑动安装有滑架,所述底板顶侧另一端安装有传送带,所述支撑杆顶端安装有顶板,所述支撑杆外侧滑动安装有滑板;通过升降气压杆工作带动滑板下移,当丝印网板底侧与产品接触时,此时丝印网板带动连接臂上移,通过活动杆沿着导杆上移,压缩弹簧,起到弹性接触的目的,同时活动杆上移带动活动管上移,进而带动连接杆和密封塞上移,此时密封塞移动至进料槽上方,储料筒内的涂料经过进料槽进入活动管内,最后通过喷板的喷孔流在丝印网板上,通过丝印网板自身的移动,实现储料筒的自动卸料,方便实际使用。实际使用。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线用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制造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制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线用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制造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制造装备是指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
[0003]现有的制造设备通过人工近距离操控完成产品的生产制造,多台设备同时操作时,需要配备多名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同时在制造设备进行丝印操作时,一般通过控制阀实现储料筒的卸料操作,无法根据设备自动的移动实现储料筒的卸料和闭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线用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制造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制造设备通过人工近距离操控完成产品的生产制造,多台设备同时操作时,需要配备多名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同时在制造设备进行丝印操作时,一般通过控制阀实现储料筒的卸料操作,无法根据设备自动的移动实现储料筒的卸料和闭合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生产线用可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线用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杆(2)、滑架(21)和传送带(22),所述底板(1)顶侧一端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杆(2),所述底板(1)顶侧滑动安装有滑架(21),所述底板(1)顶侧另一端安装有传送带(22);所述支撑杆(2)顶端安装有顶板(3),所述支撑杆(2)外侧滑动安装有滑板(4),所述滑板(4)顶侧通过限位臂安装有侧板(6),所述侧板(6)外侧与储料筒(8)固定安装,所述侧板(6)底侧对称安装有导杆(9),所述导杆(9)底端贯穿活动杆(10)安装有挡块,且导杆(9)外侧且位于侧板(6)和活动杆(10)之间套装有弹簧(11),所述活动杆(10)底侧通过连接臂(12)安装有丝印网板(7),所述储料筒(8)底侧安装有外筒(13),所述外筒(13)底端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动管(14),所述活动管(14)底端导通安装有喷板(15);所述滑架(21)顶侧安装有支撑臂(25),所述支撑臂(25)顶端转动安装有转板(26),所述转板(26)顶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气压杆(28),且第三气压杆(28)伸缩端安装有夹板(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用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顶端安装有升降气压杆(5),所述升降气压杆(5)伸缩端贯穿顶板(3)与滑板(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用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3)顶侧开设有进料槽(16),且外筒(13)通过进料槽(16)与储料筒(8)导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用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管(14)与活动杆(10)通过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管(14)顶端开设有若干个进液孔(19),且活动管(14)顶端中部安装有连接杆(17),且连接杆(17)贯穿进料槽(16)安装有密封塞(18),且密封塞(18)与进料槽(16)适配,所述喷板(15)底侧开设有若干个与活动管(14)导通的喷孔(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用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21)顶侧和转板(26)底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耳,第二气压杆(27)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耳,且第二气压杆(27)通过第二固定耳与第一固定耳通过插轴连接,所述转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珍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巴洛特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