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以及混合动力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340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以及混合动力车辆,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包括双联电子油泵、三通温控阀、散热器和2条以上冷却润滑支路,双联电子油泵包括执行电机、小排量油泵和大排量油泵,小排量油泵与大排量油泵的进油口分别与混动变速箱的油底壳连通,小排量油泵的出油口与散热器的进油口连通,大排量油泵的出油口与三通温控阀的进油通道连通,三通温控阀的排油通道与散热器的进油口连通,三通温控阀的泄油通道与油底壳连通;散热器的出油口分别与2条以上冷却润滑支路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却润滑系统通过双联电子油泵与三通温控阀配合,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工况下混动变速箱的冷却润滑需求,且实施成本低。且实施成本低。且实施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以及混合动力车辆


[0001]本申请属于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以及混合动力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市场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以及环境污染,油耗、排放法规政策问题的倒逼下,发展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共识。近两年市场上的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产品不断的丰富,技术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电动车目前的续航、充电问题还没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混合动力成为了目前最佳的节能汽车推广路线。
[0003]在混合动力汽车发展中,混动变速箱至关重要。由于电机(含电动机和发电机)热量较大,为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及寿命,电机冷却系统成为重要的系统。现有混动变速箱中的电机常用冷却方式包括水冷和油冷。电机水冷方案需要在壳体上布置冷却管道,对变速箱壳体重量和强度影响较大。对于含有换挡元件的混合动力变速箱而言,还需要设计高压闭合油路,需要在箱体上同时设计高压油道,这将导致箱体结构复杂,增加箱体铸造和加工难度。目前电机油冷方式正逐渐得到应用,电机油冷方式便于与变速箱油路集成设计,油冷电机也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电机油冷方案在变速箱集成设计上比水冷方案更具有优势,液压冷却润滑系统结构设计的好坏会影响变速箱的使用效果,影响变速箱中各部件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
[0004]因此,设计一款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工况下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需求的冷却润滑系统,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以及混合动力车辆,通过双联电子油泵与三通温控阀配合,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工况下混动变速箱的冷却润滑需求,且实施成本低。
[0006]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包括双联电子油泵、三通温控阀、散热器和2条以上冷却润滑支路,其中:所述双联电子油泵包括执行电机、小排量油泵和大排量油泵,所述小排量油泵与所述大排量油泵串联设置、且均通过所述执行电机驱动,所述小排量油泵的排量小于所述大排量油泵的排量;所述小排量油泵与所述大排量油泵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混动变速箱的油底壳连通,所述小排量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散热器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大排量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三通温控阀的进油通道连通,所述三通温控阀的排油通道与所述散热器的进油口连通,所述三通温控阀的泄油通道与所述油底壳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油口分别与2条以上所述冷却润滑支路连通。
[0007]可选的,所述双联电子油泵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连通于所述小排量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散热器的进油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单向阀连通于所述大排量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三通温控阀的进油通道之间的管路上。
[0008]可选的,所述2条以上冷却润滑支路分别用于为发电机、驱动电机以及混动变速箱中各个部件提供冷却润滑流量。
[0009]可选的,所述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油温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发电机和驱动电机的机械结构温度;所述油温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中油液的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油温传感器和所述执行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开关电磁阀,所述开关电磁阀设置于用于冷却润滑所述发电机和所述驱动电机的所述冷却润滑支路上,所述开关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开关电磁阀设置有2个,用于冷却润滑所述发电机的冷却润滑支路上以及用于冷却润滑所述驱动电机的冷却润滑支路上分别设置有1个所述开关电磁阀。
[0012]可选的,所述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还包括吸滤器,所述吸滤器连通于所述双联电子油泵的进油口与所述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上。
[0013]可选的,所述大排量油泵的排量为所述小排量油泵的排量的3~10倍。
[0014]可选的,所述大排量油泵的排量为所述小排量油泵的排量的4~5倍。
[0015]基于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对应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包括上述的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
[00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包括双联电子油泵、三通温控阀、散热器和2条以上冷却润滑支路,由双联电子油泵提供油液循环流通的动力,使得油液在混动变速箱的油底壳、双联电子油泵、三通温控阀、散热器和各条冷却润滑支路之间循环流动,为发电机、驱动电机以及混动变速箱中各个部件提供冷却润滑流量。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双联电子油泵为电子泵,包括执行电机、小排量油泵和大排量油泵,双联电子油泵的两个油泵的排量不同,小排量油泵的排量小于大排量油泵的排量;两个油泵同时从混动变速箱的油底壳吸油,其中小排量油泵的出油口直接与散热器的进油口连通,大排量油泵的出油口与三通温控阀的进油通道连通,三通温控阀的排油通道与散热器的进油口连通,三通温控阀的泄油通道与油底壳连通,散热器的出油口分别与2条以上冷却润滑支路连通。
[0018]在相同转速、油温或负载压力下,油泵所需的驱动扭矩大小与油泵排量成正比,也即小排量油泵所述的驱动扭矩小于大排量油泵。因此若将执行电机输出的扭矩尽可能多的分配至小排量油泵,则整个双联电子油泵能够获得更高的输出油压,能够将低温工况下黏度较高、流动性低的油液泵至冷却润滑支路。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在低温工况下,由于油温未达到三通温控阀的开启阈值,三通温控阀的进油通道与泄油通道导通、排油通道关闭,由于大排量油泵的出油口与三通温控阀的进油通道连通,因此在低温工况下大排量油泵处于泄油工况,可以降低大排量油泵的负载压力,使得执行电机输出的扭矩尽可能多的分配至小排量油泵,将低温油液泵送至混动变速箱的待润滑部位,实现有效润滑。另一方面,由于低温工况下大排量油泵处于泄油工况,大排量油泵的负载压力低,降低执行电机同时驱动两个油泵的扭矩和功率需求。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在常温或高温工况下,当油温达到三通温控阀的开启阈值时,三通温控阀的进油通道与排油通道导通、泄油通道关闭(或存在微泄漏),此时小排量油泵和大排量油泵泵出的油,都可以经过散热器散热,系统中油液流量增加,两个油泵泵出的油可以同时满足混动变速箱内润滑需求以及满足双电机的冷却流量需求。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双联电子油泵包括执行电机、小排量油泵和大排量油泵,利用一个执行电机同时驱动两个油泵,系统集成度更高,且相比于机械油泵需要专门的泵轴驱动机构:齿轮轴和轴承等,本专利技术采用电子泵,不需要泵轴驱动机构,系统成本低。
[002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设置三通温控阀,三通温控阀在不同的工况下内部通道的导通情况不同,低温工况下三通温控阀的进油通道与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联电子油泵、三通温控阀、散热器和2条以上冷却润滑支路,其中:所述双联电子油泵包括执行电机、小排量油泵和大排量油泵,所述小排量油泵与所述大排量油泵串联设置、且均通过所述执行电机驱动,所述小排量油泵的排量小于所述大排量油泵的排量;所述小排量油泵与所述大排量油泵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混动变速箱的油底壳连通,所述小排量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散热器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大排量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三通温控阀的进油通道连通,所述三通温控阀的排油通道与所述散热器的进油口连通,所述三通温控阀的泄油通道与所述油底壳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油口分别与2条以上所述冷却润滑支路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电子油泵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连通于所述小排量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散热器的进油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单向阀连通于所述大排量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三通温控阀的进油通道之间的管路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2条以上冷却润滑支路分别用于为发电机、驱动电机以及混动变速箱中各个部件提供冷却润滑流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油温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龙严军李超余秋石肖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