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天采矿坑、全塌陷采空区分层回填强夯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309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地质灾害治理领域,具体是一种露天采矿坑、全塌陷采空区分层回填强夯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对露天采矿坑、全塌陷采空区实施表土清除、坑壁挖台阶整治以及坑底强夯处理。S200~进行分层回填和分层强夯,逐层回填并强夯加固采矿坑、全塌陷采空区,形成平整的建筑用地。S300~表层隔水处理。平整的建筑用地。S300~表层隔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露天采矿坑、全塌陷采空区分层回填强夯治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质灾害治理领域,具体是一种露天采矿坑、全塌陷采空区分层回填强夯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露天采矿坑的治理方法,目前可分两个方向:一种为针对大型、超大型规范开采的露天采矿坑,由于开采面积大且为有序开采,主要采取了开挖下一个采矿坑的矿渣回填上一个采矿坑,回填方式多采用抛填。回填形成的场地不能作为工业用地或建筑用地,通常采取恢复植被、复垦为林的处理方法;另一种为原有小型、中小型非规范开采的露天采矿坑,大多坑深壁陡、恢复植被困难且复绿成本高,形成弃置深谷,且因矿山环境治理大多采取“谁开采谁负责”的治理原则,而小型、中小型露天采矿开采企业大多属于上世纪小型矿企无证开采阶段形成的,并未进行有效治理。
[0003]对于全塌陷采空区的治理技术,目前的治理技术可分两个方向:一种为矿区人迹罕至区域,大多就地绿化治理;一种为人类活动频繁区域,采用了大量的整村搬迁技术,现未形成有效的治理利用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露天采矿坑、全塌陷采空区分层回填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对露天采矿坑、全塌陷采空区实施表土清除、坑壁挖台阶整治以及坑底强夯处理;S200~进行分层回填和分层强夯,逐层回填并强夯加固采矿坑、全塌陷采空区,形成平整的建筑用地;S300~表层隔水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采矿坑、全塌陷采空区分层回填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00包括以下方法,S101~表土处理:对采矿坑、全塌陷采空区在长期暴露过程中形成的已生长的植物、植物根系以及生长形成的植物土进行清理,采用挖掘机进行清理,清理深度20

30cm;S102~坑壁处理:表土清理完成后,进行坑壁处理,即对采矿坑、全塌陷采空区坑壁进行阶梯状整修;当坑壁坡度小于1:5时为坑壁不陡,不用进行台阶整修;当坑壁坡度大于1:5时,需进行台阶整修;整修方法为沿原有坡度、高度与分层摊铺厚度等高进行台阶整修;当坑壁坡度大于1:0.5时,在每层回填土回填前进行坑壁整修,高度与强夯加固分层厚度等高进行,并与回填土层同步进行同样能级强夯加固;S103~坑底处理:若松散土厚度大于15m时,先采用挖掘机挖除松土至其厚度小于15m;若松散土厚度小于或等于15m时,直接进行强夯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露天采矿坑、全塌陷采空区分层回填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03中,松散土厚度小于或等于15m时,采用强夯处理方式,强夯能级选择如下:采用选定的强夯能级进行坑底加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露天采矿坑、全塌陷采空区分层回填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00包括以下方法,S201~根据采矿坑、全塌陷采空区分布最多的土石料进行回填材料选择;S202~根据采矿坑、全塌陷采空区深度、施工道路修筑条件、填筑材料特性,选择适宜的强夯设备和强夯能级;S203~回填前先进行拟定强夯能级,并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印旺张洁玙郭伟林许少强谢俊平李学东李继兵任冬林孙建民史晓宏贺亚琴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