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宝善专利>正文

博路宝通城市零红灯立交十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696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2
博路宝通城市零红灯立交十字,涉及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其空间布局分为标准模式与非标准模式两种,标准模式空间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地面二层人行通道结构层A,地面一层环形道结构层B,地下一层南北向直行道结构层C和地下二层东西向直行道结构层D;非标准模式空间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地面二层人行通道结构层E,地面一层南北向直行道结构层F,地下一层环形道结构层G和地下二层东西向直行道结构层H。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博路宝通”应用初期阶段,将快速显著改善城市局部路段或部分区域的道路交通现状。随着“博路宝通”的广泛应用,有望形成零红灯全覆盖城市,将全面大幅度提升城市整体交通运行能力,令城市交通运行状况发生质的变化。的变化。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博路宝通城市零红灯立交十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交通
,具体是涉及博路宝通城市零红灯立交十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变得越来越拥堵,人们每天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路上了,出行变成了一件费时费力费财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路口设置了立交桥,然而这些立交桥要么占地面积大,要么对城市景观带来巨大的破坏,在市区交叉路口难以实施或根本无法实施。要么只能保证主干线直行不受阻,其他方向的直行与拐弯交汇,没有根本解决路口的交通堵车现象,甚至经常导致相撞事故。另外,现有的交通道路系统中,司机想左转弯掉头进入对车道必须经红绿灯后才可以,或者由交警指挥才能实现,总之,现有的交通系统不能够实现无障碍左转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博路宝通城市零红灯立交十字,其空间结构布局为四层,分为标准模式和非标准模式两种,标准模式为双向六车道和双向八车道,非标准模式为双向四车道,本
技术实现思路
只披露了标准模式双向六车道和非标准模式双向四车道,双向八车道和双向六车道布局方式相同。
[0004]其标准模式结构为:其由地面环形道(B3)、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1)和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2)、地下二层直行车道(D1)和地下二层直行车道(D2)组成三层行车道;地面环形道(B3)中心区域设置中心建筑物(B7),人行坡道(B4)设置有人行坡道入口(B2),人行坡道(B4)通过地面环形道(B3)的上空与中心建筑物(B7)连接,地面二层人行通道(A1)设置有8个通道口(A2),地面二层人行通道(A1)还设置有通往中心建筑物(B7)内部的人行踏步(B6),各通道口(A2)相互连通形成过街通道,中心建筑物(B7)处还设置有通往地下一层的人行踏步(C6)和通往地下二层的人行踏步(D6)。
[0005]地面环形道(B3)在地面中心建筑物(B7)的外围呈圆形环形道;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1)和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2)从地下一层下穿道口(C3)处进入,反向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1)和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2)从下穿道口(C3)处穿出;地下二层直行车道(D1)和地下二层直行车道(D2)从地下二层下穿道口(D3)处进入,反向地下二层直行车道(D1)和地下二层直行车道(D2)从下穿道口(D3)处穿出;左转向车道(B1)与地面环形道(B3)相连通;右转向车辆在地面降坡段与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2)并线并进入地下一层后与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2)分离进入右转向车道(D4)。
[0006]地面环形道(B3)内侧缘与中心建筑物入口(B8)中间区域对称设置有临时停车位(B9);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2)和反向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2)的中间设置有地下一层中间隔离带(C4),中间隔离带(C4)两侧对称设置有停车位(C7)及停车位通道(C5);地下二层直行车道(D2)和反向地下二层直行车道(D2)的中间设置有地下二层中间隔离带(D5),地下二层直行车道(D2)两侧对称设置有停车位(D7)及停车位通道(D8)。
[0007]博路宝通城市零红灯立交十字,其非标准模式其结构为:其由地面一层直行车道(F1),地下一层环形道(G3)和地下二层直行车道(H2)组成三层行车道;地下一层环形道(G3)中心区域设置有中心建筑物(G4),人行坡道(F3)底端设置有斑马线(F4),地面二层人行通道(E1)设置有4个通道口(E2),各通道口(E2)相互连通形成过街通道,垂直升降电梯(F5)与中心建筑物(G4)内部相连通,地下一层的人行踏步(G8)与中心建筑物(G4)内部相连通,地下二层的人行踏步(H7)与中心建筑物(G4)相连通。
[0008]地面一层直行车道(F1)与反向地面一层直行车道(F1)设置在道路外侧车道;地下一层左转向车道(G1)从地下一层下穿道口(G2)处进入,反向地下一层左转向车道(G1)从地下一层下穿道口(G2)处穿出;地下二层直行车道(H1)从地下二层下穿道口(H2)处进入,反向地下二层直行车道(H1)从地下二层下穿道口(H2)处穿出,右转向车道(H3)与地下二层直行车道(H1)方向的入口相同。
[0009]地面一层直行道(F1)与反向地面一层直行道(F1)中间区域设置有地面停车位(F2),人行坡道(F3)的下部中间区域设置有地面停车位(F2);地下一层环形道(G3)的内侧缘与中心建筑物入口(G6)中间区域对称设置有4个临时停车位(G7);地下二层直行车道(H1)与反向地下二层直行车道(H1)中间区域设置有停车位(H5)、停车位通道(H4)、回车隔离带(H8),地下二层直行车道(H1)与反向地下二层直行车道(H1)两侧对称设置有停车位(H5)及停车位通道(H4)和停车位通道(H6)。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建筑物(B7)或中心建筑物(G4)为公共卫生间、环卫工人休息室及警务室,所述中心建筑物(B7)中间设置有垂直升降电梯(B5),所述中心建筑物(G4)中间设置有垂直升降电梯(G5)。
[0011]名称说明1、“博路宝通
”‑‑‑‑“
博”指很多、众多、全面的意思。“宝”是保证的“保”的谐音,寓意着“博路宝通”保路路畅通;同时“宝”的本意寓意这个设计很重要,设计一旦变成现实,涉及全国范围内的交通状况将发生质的变化,社会经济效益巨大,影响深远。
[0012]2、零红灯
‑‑‑‑“
零红灯”十字也可以称作“无障碍”十字,意为交通十字取消红绿灯设置,完全没有行车障碍。“博路宝通”每个十字的直行道、左转向、右转向车辆和人行道的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影响,实现零红灯便利化交通状况。
[0013]构想说明1、“博路宝通”立交十字创新设计的最初构想与思路是面对目前国内城市道路交通堵塞拥挤的状况,为改善城市交通运行条件而产生的。“博路宝通
”ꢀ
立交十字设计空间布局主体结构为四层,地面两层,地下两层。设计布局标准模式为双向六车道或八车道,双向四车道为非标准模式。视空间情况,标准模式与非标准模式可相互转换进行布局。地面两层以上为城市景观建筑物附属结构
‑‑‑‑
玲珑宝塔。
[0014]2、“博路宝通
”ꢀ
立交十字标准模式:地面一层为环形道,专供四个方向的左转向车辆行驶;地面二层为人行通道,通过对称布置的八条斜坡道与地面连接;地下一层与地下二层相互垂直,专供两个方向的直行车辆行驶;右转向车道从地面进入地下一层,至拐弯处下到地下二层,为便于车辆能进入地下二层的停车位。非标准模式环形道布置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一个方向的直行车道。
[0015]3、“博路宝通”立交十字在保障车辆无障碍通行的条件下,在地面一层环形道中央
位置布局了公共卫生间,环卫工人休息室及警务室等建筑设施。卫生间顶部(即地面二层)为无障碍人行通道,无障碍人行通道顶部以上为城市景观建筑物
‑‑‑‑
玲珑宝塔。“博路宝通”立交十字使城市的几乎每一个交通十字都设有卫生间,告别城市无厕或有厕难觅的尴尬时代。
[00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博路宝通城市零红灯立交十字,特征在于:其空间结构布局为四层,分为标准模式和非标准模式两种,标准模式为双向六车道和双向八车道,非标准模式为双向四车道。2.博路宝通城市零红灯立交十字,其标准模式特征在于:其由地面环形道(B3)、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1)和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2)、地下二层直行车道(D1)和地下二层直行车道(D2)组成三层行车道;地面环形道(B3)中心区域设置中心建筑物(B7),人行坡道(B4)设置有人行坡道入口(B2),人行坡道(B4)通过地面环形道(B3)的上空与中心建筑物(B7)连接,地面二层人行通道(A1)设置有8个通道口(A2),地面二层人行通道(A1)还设置有通往中心建筑物(B7)内部的人行踏步(B6),各通道口(A2)相互连通形成过街通道,中心建筑物(B7)处还设置有通往地下一层的人行踏步(C6)和通往地下二层的人行踏步(D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博路宝通城市零红灯立交十字,其特征在于:地面环形道(B3)在地面中心建筑物(B7)的外围呈圆形环形道;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1)和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2)从地下一层下穿道口(C3)处进入,反向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1)和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2)从下穿道口(C3)处穿出;地下二层直行车道(D1)和地下二层直行车道(D2)从地下二层下穿道口(D3)处进入,反向地下二层直行车道(D1)和地下二层直行车道(D2)从下穿道口(D3)处穿出;左转向车道(B1)与地面环形道(B3)相连通;右转向车辆在地面降坡段与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2)并线并进入地下一层后与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2)分离进入右转向车道(D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博路宝通城市零红灯立交十字,其特征在于:地面环形道(B3)内侧缘与中心建筑物入口(B8)中间区域对称设置有临时停车位(B9);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2)和反向地下一层直行车道(C2)的中间设置有地下一层中间隔离带(C4),中间隔离带(C4)两侧对称设置有停车位(C7)及停车位通道(C5);地下二层直行车道(D2)和反向地下二层直行车道(D2)的中间设置有地下二层中间隔离带(D5),地下二层直行车道(D2)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宝善徐万博
申请(专利权)人:徐宝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