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N-(2-芳基甲醛)-1-氨基吲哚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52243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

(2

芳基甲醛)
‑1‑
氨基吲哚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有机合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N

(2

芳基甲醛)
‑1‑
氨基吲哚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吲哚衍生物在多样化的市场中具有非常大的潜力。自近代以来,吲哚在染料、塑料、农业、维生素添加剂、药物、增味剂以及荧光探针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天然分子产物中,含吲哚骨架单元的化合物也非常重要,自1983年以来已发现了近5000多种,其中许多应用于重要的药品或是当作药理学研究实验用药物。N

取代
‑1‑
氨基吲哚分子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吲哚类化合物,对阿尔茨海默病、美洲锥虫病和抑郁症的治疗有着显著作用。
[0003]N

取代
‑1‑
氨基吲哚分子的合成报道案例较少。目前已知的案例有1

氨基吲哚的芳基化反应(J.Org. Chem.2015,80,751)和吲哚啉与亚硝基苯的氧化还原偶联反应(Chem.Commun.2014,50,13056)。但是这些反应分别存在使用对环境危害大的昂贵过渡金属催化剂和底物适应性差,产率不高等缺点。因此,我们此次开发了使用邻硝基苯甲醇和吲哚啉的光催化偶联方法,此方法没有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和光催化剂,条件简便易操作,底物适应性较好,产率较高,且其具有的醛基或酮基在我们进一步设计和修饰后,开发了一种新的荧光探针,可以特异性的识别Fe
3+
离子,具有较高的灵敏性(Dyes Pigm.2016,130,245;Chem. Commun.2010,46,1407)。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邻硝基苯甲醇和吲哚啉的光催化偶联方法以及将其产物应用于荧光探针的公开文献和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全新的N

(2

芳基甲醛)
‑1‑
氨基吲哚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独特的N

N键以及2
‑ꢀ
甲醛苯基或2

取代甲酮苯基结构,易于修饰,在荧光识别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邻硝基苯甲醇类化合物及吲哚啉类化合物为原料,高效合成N

(2

芳基甲醛)
‑1‑
氨基吲哚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成本较低,产率高,操作简便、无污染等优点,对于实现其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类基于醛基修饰的N

(2

取代苯基)
‑1‑
氨基吲哚衍生物荧光探针,其合成方法简单方便,产率较高,其可以特异性的识别Fe
3+
离子,具有优异的灵敏性。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类N

(2

芳基甲醛)
‑1‑
氨基吲哚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其中N

(2

芳基甲醛)
‑1‑
氨基吲哚衍生物I,II,III, IV的结构式如下:
[0006][0007]其中所述I化合物包括R1是选自2,5

二甲基,3

甲基,4

氟,5

氟,5

氯,5

溴,5

碘,5

甲基,5

苄氧基,5

甲氧基,5

甲酸甲酯基,5

氰基,5

硝基,5,6

二氯,6

氯,7

氯;II化合物包括R2是选自2

甲基, 3

甲基,4

溴,4

(3

呋喃),4

(3

噻吩),4

(2

萘基),4

(3

甲氧基)苯基,4,5

二甲氧基,5

甲基,5

氯,5
‑ꢀ
甲酸甲酯基;III化合物包括R3是选自甲基,苯基,2

萘基,3

呋喃,2

氯苯基,3

甲基苯基,3

苄氧基苯基,4

甲氧基苯基;IV化合物包括R4和R5是选自4

硝基和苯基,4,5

亚甲基二氧基和苯基。
[0008]其中化合物I,II,III,IV催化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吲哚啉类化合物V和邻硝基苄醇类化合物 VI,VII,VIII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使用1当量醋酸为酸,1当量四乙基碘化铵(TEAI)为添加剂,反应条件为室温,在385

405nm紫外光的照射下反应24h,得到N

(2

芳基甲醛)
‑1‑
氨基吲哚衍生物I,II,III和 IV。
[0009]上述合成方法中,其中吲哚啉类化合物V和邻硝基苄醇类化合物VI,VII,VIII的结构式如下:
[0010][0011]其中所述V化合物包括R1是选自氢,2,5

二甲基,3

甲基,4

氟,5

氟,5

氯,5

溴,5

碘,5

甲基, 5

苄氧基,5

甲氧基,5

甲酸甲酯基,5

氰基,5

硝基,5,6

二氯,6

氯,7

氯;VI化合物包括R2选自氢, 2

甲基,3

甲基,4

溴,4

(3

呋喃),4

(3

噻吩),4

(2

萘基),4

(3

甲氧基)苯基,4,5

二甲氧基,5

甲基,5
‑ꢀ
氯,5

甲酸甲酯基;VII化合物包括R3选自甲基,苯基,2

萘基,3

呋喃,2

氯苯基,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

(2

芳基甲醛)
‑1‑
氨基吲哚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其中N

(2

芳基甲醛)
‑1‑
氨基吲哚衍生物吲哚类化合物I,II,III,IV的结构式如下:其中所述I化合物包括R1是选自2,5

二甲基,3

甲基,4

氟,5

氟,5

氯,5

氯,5

溴,5

碘,5

甲基,5

苄氧基,5

甲氧基,5

甲酸甲酯基,5

氰基,5

硝基,5,6

二氯,6

氯,7

氯;II化合物包括R2是选自2

甲基,3

甲基,4

溴,4

(3

呋喃),4

(3

噻吩),4

(2

萘基),4

(3

甲氧基)苯基,4,5

二甲氧基,5

甲基,5

氯,5

甲酸甲酯基;III化合物包括R3是选自甲基,苯基,2

萘基,3

呋喃,2

氯苯基,3

甲基苯基,3

苄氧基苯基,4

甲氧基苯基;IV化合物包括R4和R5是选自4

硝基和苯基,4,5

亚甲基二氧基和苯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吲哚啉类化合物V和邻硝基苄醇类化合物VI,VII,VIII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使用1当量醋酸为酸,1当量四乙基碘化铵(TEAI)为添加剂,反应条件为室温,在385

405nm紫外光的照射下反应24h,得到N

(2

芳基甲醛)
‑1‑
氨基吲哚衍生物I,II,III和IV。上述合成方法中,其中吲哚啉类化合物V和邻硝基苄醇类化合物VI,V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仁华欧懿峰阳天宝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