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对于光磁盘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或消去等处理的光学式信息处理装置中,在为其主要部件的光学式磁头(head)装置中使用的具有再生/记录信号及各种伺服信号等的检测功能的光拾取(pick up)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在形成光磁盘中最大市场的CD(Compact Disc)中,对其记录/再生使用波长为780nm~820nm带的近红外(near-infrared)半导体激光。而对正在迅速普及的、为记录密度更高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DVD(DigitalVersatile Disc)的记录/再生,为了缩小光点(spot)而使用为波长更短的635nm~680nm带的红色半导体激光。并且,引导(guide)沟的间距因光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而不同。对于这些规格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光信息记录媒体,要求能够用一台装置来进行记录/再生。并且,在DVD中,有DVD-R等引导沟间距为0.74μm的装置、和DVD-RAM等引导沟间距为1.23μm的装置,对于这些装置也同样要求用一台装置来进行对应。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以往提出了图7所示的那样的光拾取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第一波长的光束,第二半导体激光器,与上述第一半导体激光器并列设置且射出与上述第一波长不同的第二波长的光束,衍射光栅,让上述第一波长的光束或上述第二波长的光束各自分支为至少三条光束,物镜,分别将由上述衍射光栅分支的至少3条光束聚在一起,对在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独立的至少3个聚光点进行照射,以及光检测器,接受上述至少3个聚光点的每一个聚光点的来自上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反射光;上述衍射光栅,各自被区划为具有规定的周期结构的至少5个区域;上述至少5个区域,包含在第一方向上邻接的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在第二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区域及 ...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5-29 2006-1482261.一种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第一波长的光束,第二半导体激光器,与上述第一半导体激光器并列设置且射出与上述第一波长不同的第二波长的光束,衍射光栅,让上述第一波长的光束或上述第二波长的光束各自分支为至少三条光束,物镜,分别将由上述衍射光栅分支的至少3条光束聚在一起,对在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独立的至少3个聚光点进行照射,以及光检测器,接受上述至少3个聚光点的每一个聚光点的来自上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反射光;上述衍射光栅,各自被区划为具有规定的周期结构的至少5个区域;上述至少5个区域,包含在第一方向上邻接的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在第二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区域及上述第二区域的每一个区域邻接的第三区域、相对于上述第一区域配置为夹着上述第三区域的第四区域、以及相对于上述第二区域配置为夹着上述第三区域且在上述第一方向上与上述第四区域邻接的第五区域;上述第一区域及上述第五区域的每一个区域的周期结构的相位,相对于上述第三区域的周期结构的相位提前90度;上述第二区域及上述第四区域的每一个区域的周期结构的相位,相对于上述第三区域的周期结构的相位滞后9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述衍射光栅分支的至少3条光束,包含0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及-1级衍射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周期性配置有多个引导沟;上述物镜,将上述至少3个聚光点照射到上述多个引导沟中的同一引导沟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衍射光栅中的上述第一区域、上述第二区域、上述第三区域、上述第四区域及上述第五区域,分别具有以凹部宽度与凸部宽度相等的凹凸反复出现的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衍射光栅中的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一分割线的方向、及上述衍射光栅中的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本雅彦,中西直树,小野将之,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