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及雨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009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它包括雨刷连接底座和雨刷接头,所述雨刷连接底座包括一基座,其上方凸设一连接块,连接块两侧面沿其纵向方向由后至前分别对称设置一对向内凹陷的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且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凸设一个挡止部;所述雨刷接头包括一纵向本体,该纵向本体的两个侧壁分别具有一个用于接收前述铰接轴的承接孔,且在相对于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位置分别向内延伸形成用于与之对应卡置配合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同时该纵向本体位于承接孔的后端至少形成一纵向段,在纵向段至少形成一个沿纵向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的雨刷接头与雨刷连接底座之间建立紧固连接关系。建立紧固连接关系。建立紧固连接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及雨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挡风玻璃用雨刷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把雨刷支架组件连接到侧插式的雨刷连接组件及使用该连接组件的雨刷。

技术介绍

[0002]业界揭示了一种侧插式刮臂,其具体结构可以参看CN1144709C,目前市面上主流两种规格的侧插式刮臂,其最明显的区别为L型连接臂的长度不同,为了便于描述,将长度更长的 L型连接臂定义为长款侧插式刮臂K1,另一款定义为短款侧插式刮臂K2;与侧插式刮臂进行适配的雨刷要么采用专用雨刷连接座进行连接,如前述专利公开文献,亦或如CN1160213C;也有业者采用CN105984435A所揭示的雨刷连接底座1'及雨刷接头2'构成的雨刷连接组件,通过特定雨刷接头2'与雨刷连接底座1'之间建立紧固的连接关系,如图1

1、图1

2所示,雨刷接头2'通过转轴卡槽221'及固定加强块222'分别与雨刷连接底座1'对应设置的卡接部 12'及转轴122'相互固接,即采用插接的方式实现两者的固定,由于为了确保两者之间不会产生微小的相对的位移,两者的抵靠配合面均需过渡配合,因此对其加工精度要求高;雨刷接头2

安装/拆离雨刷连接底座1

,雨刷接头2

均需通过转轴122

克服转轴卡槽221

开口部的夹持,不方便雨刷接头2

与雨刷连接底座1

的拆/装。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刷连接组件,该雨刷连接组件包括雨刷连接底座及雨刷接头,其用于适配侧插式刮臂,使用者可以非常方便将雨刷接头从雨刷连接底座上进行安装或拆离。
[0005]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在满足第一专利技术目的的基础上,其雨刷接头一旦安装至雨刷连接底座上,两者非常牢固且不易产生微小的相对位移。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前述任一种雨刷连接组件的雨刷。
[0007]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它包括雨刷连接底座和雨刷接头,其用于实现雨刷支架组件与侧插式刮臂之间的铰接连接,所述侧插式刮臂前端的连接部具有一个相对于雨刷支架组件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铰接轴,在铰接轴的后端还具有一个平行铰接轴设置的L型连接臂,该L型连接臂的自由端指向风挡玻璃表面;
[0008]所述雨刷接头包括一纵向本体,该纵向本体通过顶壁将两个基本上平行设置的侧壁连接在一起,所述两个侧壁分别具有一个用于接收前述铰接轴的承接孔,同时该纵向本体位于承接孔的后端至少形成一纵向段,其纵向段的高度小于纵向本体具有承接孔的端部上的高度;在纵向段至少形成一个沿纵向方向延伸的限位槽,该限位槽用于供L型连接臂的自由端插入,该限位槽的内端形成第一限位配合面,与该限位槽相邻的侧壁的外侧端面形成第二限位配合面,所述第一限位配合面及第二限位配合面分别至相背一侧的承接孔的配合端面之间形成第一宽度及第二宽度,位于该侧承接孔被定义为插置承接孔;
[0009]所述雨刷连接底座包括一基座,该基座用于实现与雨刷支架组件的固接,在基座的上方凸设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侧面沿其纵向方向由后至前分别对称设置一对向内凹陷的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所述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的开口端朝向前端,且至少在位于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的开口端的前端形成与之连通的插入通道,且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凸设一个挡止部,该挡止部具有朝向后端的第一限位面,该第一限位面具有足够的高度用于抵靠限位侧插式刮臂的铰接轴;
[0010]所述雨刷接头的两侧壁在相对于雨刷连接底座的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位置分别向内延伸形成用于与之对应卡置配合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所述承接孔位于连接块挡止部的后端,且其最低点的高度≥与之相对的连接块顶部的高度,使侧插式刮臂的铰接轴插置于承接孔内,其铰接轴的外径端可与挡止部的第一限位面相互抵靠配合,实现雨刷接头与雨刷连接底座之间建立紧固连接关系。
[0011]进一步,所述雨刷连接底座的连接块的顶部取消挡止部的结构,所述连接块在位于基本接近中部位置向后端形成一个沿纵向方向延伸的L型沉降部,该L型沉降部形成一个朝向后端的抵挡端面,该抵挡端面用于抵靠限位侧插式刮臂的铰接轴;所述第一限位插槽设置在L型沉降部的两侧面;
[0012]所述雨刷接头的承接孔设置在相对于连接块的L型沉降部区域,其承接孔的前端位于与 L型沉降部抵挡端面基本相切的位置,使侧插式刮臂的铰接轴依次插置于雨刷接头的承接孔及L型沉降部上方所形成的空置空间,其铰接轴的外径端可与连接块L型沉降部的抵挡端面相互抵靠配合,实现雨刷接头与雨刷连接底座之间建立紧固连接关系。
[0013]进一步,所述雨刷连接底座的连接块在位于L型沉降部的前端还增设一个供侧插式刮臂的铰接轴穿过的贯穿孔或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为连接块沿纵向方向竖直向下的截面呈U 字形;所述雨刷接头的承接孔与连接块的贯穿孔或贯穿通道相对,且该雨刷接头的纵向段相对于L型沉降部的抵挡端面位置形成一个沿纵向方向自前向后延伸的纵向让位部,侧插式刮臂的铰接轴依次插置于雨刷接头的承接孔和雨刷连接底座的贯穿孔或贯穿通道内,其铰接轴可转动地设置在雨刷连接底座的贯穿孔或贯穿通道内,实现雨刷接头与雨刷连接底座之间建立紧固连接关系。
[0014]以上各个方案,通过在雨刷接头的纵向段的顶部区域开设限位槽,使该限位槽的内侧端面及与该限位槽相邻的侧壁的外侧端面分别形成第一限位配合面和第二限位配合面,该第一限位配合面和第二限位配合面分别至插置承接孔的距离已被预设,使之可以用于适配不同L 型连接臂长度的侧插式刮臂,同时雨刷接头通过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分别与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相互卡置配合,非常方便雨刷接头与雨刷连接底座进行拆/装。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揭示了另一种雨刷连接组件,所述雨刷接头包括一纵向本体,该纵向本体通过顶壁将两个基本上平行设置的侧壁连接在一起,所述两个侧壁分别具有一个用于接收前述铰接轴的承接孔,同时该纵向本体位于承接孔的后端至少形成一纵向段,其纵向段的高度小于纵向本体具有承接孔的端部上的高度;
[0016]所述雨刷连接底座包括一基座,该基座用于实现与雨刷支架组件的固接,在基座的上方凸设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侧面沿其纵向方向由后至前分别对称设置一对向内凹陷的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所述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的开口端朝向前
端,且至少在位于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的开口端的前端形成与之连通的插入通道;所述连接块在位于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之间还增设一个贯穿孔或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为连接块沿纵向方向竖直向下的截面呈U字形,且连接块在相对于雨刷接头纵向段的位置被定义为限位配合段,所述限位配合段的高度小于等于雨刷接头纵向段的高度;
[0017]所述雨刷接头的两侧壁在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它包括雨刷连接底座(1a)和雨刷接头(2a),其用于实现雨刷支架组件与侧插式刮臂(K1、K2)之间的铰接连接,所述侧插式刮臂前端的连接部具有一个相对于雨刷支架组件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铰接轴(S),在铰接轴(S)的后端还具有一个平行铰接轴(S)设置的L型连接臂,该L型连接臂的自由端指向风挡玻璃表面;所述雨刷接头(2a)包括一纵向本体,该纵向本体通过顶壁(22)将两个基本上平行设置的侧壁(21)连接在一起,所述两个侧壁(21)分别具有一个用于接收前述铰接轴(S)的承接孔(25),同时该纵向本体位于承接孔(25)的后端至少形成一纵向段(T),其纵向段(T)的高度小于纵向本体具有承接孔(25)的端部上的高度;在纵向段(T)至少形成一个沿纵向方向延伸的限位槽(27a),该限位槽(27a)用于供L型连接臂的自由端插入,该限位槽(27a)的内端形成第一限位配合面(C),与该限位槽(27a)相邻的侧壁(21)的外侧端面形成第二限位配合面(D),所述第一限位配合面(C)及第二限位配合面(D)分别至相背一侧的承接孔(25)的配合端面之间形成第一宽度(W1)及第二宽度(W2),位于该侧承接孔(25)被定义为插置承接孔(B);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a)包括一基座(11),该基座(11)用于实现与雨刷支架组件的固接,在基座(11)的上方凸设一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两侧面(125)沿其纵向方向由后至前分别对称设置一对向内凹陷的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所述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的开口端朝向前端,且至少在位于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的开口端的前端形成与之连通的插入通道(53a、53b),且所述连接块(12)的顶部凸设一个挡止部(13),该挡止部(13)具有朝向后端的第一限位面(131),该第一限位面(131)具有足够的高度用于抵靠限位侧插式刮臂的铰接轴(S);所述雨刷接头(2a)的两侧壁(21)在相对于雨刷连接底座(1a)的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位置分别向内延伸形成用于与之对应卡置配合第一卡块(23)及第二卡块(24),所述承接孔(25)位于连接块(12)挡止部(13)的后端,且所述承接孔最低点的高度≥与之相对的连接块(12)顶部的高度,使侧插式刮臂的铰接轴(S)插置于承接孔(25)内,其铰接轴(S)的外径端可与挡止部(13)的第一限位面(131)相互抵靠配合,实现雨刷接头(2a)与雨刷连接底座(1a)之间建立紧固连接关系。2.如权利要求1所述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b)的连接块(12)的顶部取消挡止部(13)的结构,其在位于基本接近中部位置向后端形成一个沿纵向方向向后延伸的L型沉降部(14),该L型沉降部(14)形成一个朝向后端的抵挡端面(141),该抵挡端面(141)用于抵靠限位侧插式刮臂的铰接轴(S);所述第一限位插槽(51)设置在L型沉降部的两侧面(125);所述雨刷接头(2b)的承接孔(25)设置在相对于连接块(12)的L型沉降部(14)区域,其承接孔(25)位于L型沉降部(14)的抵挡端面(141)的后端,使侧插式刮臂的铰接轴(S)依次插置于雨刷接头(2a)的承接孔(25)及L型沉降部(14)上方所形成的空置空间,其铰接轴(S)的外径端可与连接块(12)L型沉降部的抵挡端面(141)相互抵靠配合,实现雨刷接头(2b)与雨刷连接底座(1b)之间建立紧固连接关系。3.如权利要求2所述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雨刷连接底座(1c)的连接块(12)在位于L型沉降部(14)的前端还增设一个供侧插式刮臂的铰接轴(S)穿过的贯穿孔(16a)或贯穿通道(16b),所述贯穿通道(16b)为连接块(12)沿纵向方向竖直向下的截面呈U字形;所述雨
刷接头(2c、2c')的承接孔(25)与连接块(12)的贯穿孔(16a)或贯穿通道(16b)相对,且该雨刷接头(2c、2c')的纵向段(T)相对于L型沉降部的抵挡端面(141)位置形成一个沿纵向方向自前向后延伸的纵向让位部(17),侧插式刮臂的铰接轴(S)依次插置于雨刷接头(2c、2c')的承接孔(25)和雨刷连接底座(1c)的贯穿孔(16a)或贯穿通道(16b)内,其铰接轴(S)可转动地设置在雨刷连接底座(1c)的贯穿孔(16a)或贯穿通道(16b)内,实现雨刷接头(2c、2c')与雨刷连接底座(1c)之间建立紧固连接关系。4.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它包括雨刷连接底座(1d、1d')和雨刷接头(2d),其用于实现雨刷支架组件与侧插式刮臂之间的铰接连接,所述侧插式刮臂前端的连接部具有一个相对于雨刷支架组件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铰接轴(S),在铰接轴(S)的后端还具有一个平行铰接轴(S)设置的L型连接臂,该L型连接臂的自由端指向风挡玻璃表面;所述雨刷接头(2d)包括一纵向本体,该纵向本体通过顶壁(22)将两个基本上平行设置的侧壁(21)连接在一起,所述两个侧壁(21)分别具有一个用于接收前述铰接轴(S)的承接孔(25),同时该纵向本体位于承接孔(25)的后端至少形成一纵向段(T),其纵向段(T)的高度小于纵向本体具有承接孔(25)的端部上的高度;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d、1d')包括一基座(11),该基座(11)用于实现与雨刷支架组件的固接,在基座(11)的上方凸设一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两侧面(125)沿其纵向方向由后至前分别对称设置一对向内凹陷的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所述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的开口端朝向前端,且至少在位于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的开口端的前端形成与之连通的插入通道(53a、53b);所述连接块(12)在位于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之间还增设一个贯穿孔(16a)或贯穿通道(16b),所述贯穿通道(16b)为连接块(12)沿纵向方向竖直向下的截面呈U字形,且连接块(12)在相对于雨刷接头(2a)纵向段(T)的位置被定义为限位配合段(G),所述限位配合段(G)的高度小于等于雨刷接头(2d)纵向段(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富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