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型多功能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491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24
一种高原型多功能钻机,包括车体、钻孔装置、取芯装置、冷却装置、驾驶室、动力装置、电控箱和电缆卷筒;钻孔装置设置位于车体前端的中间;取芯装置包括卷扬机和增压水泵,卷扬机位于钻孔装置的后方,增压水泵位于车体前端的左侧;冷却装置包括水冷散热器和风冷散热器,水冷散热器位于增压水泵后方,风冷散热器位于车体前端的右侧;驾驶室位于车体中部的左侧;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柴油机和液压泵,电动机位于车体后端的左侧,柴油机位于车体后端的右侧,液压泵位于电动机和柴油机前方;电控箱位于车体中部的右侧;电缆卷筒位于车体后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功能相近或者有连接关系的各装置靠近,各设备布局使车体重量保持平衡,结构简单、方便维修。方便维修。方便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原型多功能钻机


[0001]本技术总体涉及隧道工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原型多功能钻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而公路、铁路的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穿过很多隧道,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多功能钻机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管棚支护、打锚杆孔、注浆加固、抢险救援等多种钻孔施工,钻孔施工需要使用钻机等设备,现有钻机存在设备布局不合理,操作使用和检修比较麻烦;而且是多采用开放式驾驶位,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动力上大多采用柴油机驱动,在隧道作业中柴油机的废气排放对施工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对现场作业人员健康影响较大;现有钻机在作业中钻孔取芯时需要另配水泵,卷扬机等设备,费时费力,导致施工效率较低,影响工程进度。
[0003]为了解决钻机设计不合理导致施工效率低的问题,亟需一种多功能钻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原型多功能钻机,包括车体1、钻孔装置2、取芯装置3、冷却装置4、驾驶室5、动力装置6、电控箱64和电缆卷筒7,所述车体1用于承载各设备;所述钻孔装置2设置于车体1前端的中间,用于对岩洞钻孔;所述取芯装置3包括卷扬机31和增压水泵32,所述卷扬机31位于钻孔装置2的后方,用于将取芯筒从岩洞中取出,所述增压水泵32设置于车体1前端的左侧,用于将取芯线缆及取芯抓手送入钻孔内;所述冷却装置4包括水冷散热器41和风冷散热器42,所述水冷散热器41位于增压水泵32后方,所述风冷散热器42设置于车体1前端的右侧;所述驾驶室5设置于车体1中部的左侧;所述动力装置6包括电动机62、柴油机61和液压泵63,所述电动机62设置于车体1后端的左侧,所述柴油机61设置于车体1后端的右侧,所述液压泵63位于电动机62和柴油机61前方;所述电控箱64位于车体1中部的右侧,位于液压泵63前方;所述电缆卷筒7设置于车体1的后端,位于电动机62和柴油机61之间。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驾驶室5为FOPS封闭式驾驶室。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钻孔装置2包括变幅装置21、夹持装置22和钻孔设备23;所述变幅装置21的后端固定设置在车体1上,前端可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转动,所述变幅装置21的前端设置有支撑板25,用于承载钻孔设备23;所述钻孔设备23设置在支撑板25上底面的后端,用于在岩洞内进行钻孔;所述夹持装置22设置在支撑板25上底面的前端,用于对钻杆进行定位。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钻孔装置2还包括偏移装置24,所述偏移装置24设置于支撑板25上底面的后端,用于承载钻孔设备23,并控制钻孔设备23向左或向右偏移。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柴油箱65、液压油箱66和高压过滤器67,
所述柴油箱65位于车体1前端的中间,位于钻孔装置2下方,用于向柴油机61提供柴油;所述液压油箱66设置于车体1中间,位于液压泵63前方,紧靠液压泵63,用于向液压泵63提供液压油;所述高压过滤器67设置于液压泵63上方中间,用于对液压油进行过滤。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阀组8,所述阀组8设置于车体1中部,位于驾驶室5右侧,用于手动控制多功能钻机。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体1上还设置有遥控装置。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体1为履带式行走车。
[0012]本技术设置电动机和柴油机双动力系统,当其中一个动力系统故障后,另一个动力系统仍然能够保证正常的钻孔作业,相较于柴油单动力系统,提高了钻机工作的可靠性,减少废气排放;钻孔装置设置于车体前端中间,有利于进行钻孔作业时,使车体保持平衡,防止钻孔时车体倾斜引发事故,或者导致钻孔倾斜损坏设备;设置增压水泵位于车体前端左侧,使增压水泵离钻孔较近,从而减少水管的长度,方便将将取芯线缆及取芯抓手送入钻孔内;设置卷扬机位于钻孔装置的后方,在钻孔结束后,使卷扬机处于钻孔的正前方,不需要移动卷扬机而直接可以将送入钻孔内的取芯抓手取出;将电控箱设置于车体中部右侧,使电控箱与车体各用电设备相互靠近,减少电缆的使用,可以减少因线路问题导致设备故障,将电缆卷筒设置于车体后端中间,且位于电动机和柴油机之间,可以方便钻机行驶时,电缆卷筒进行卷绕收取电缆或者放缆,防止因线缆收取和放缆时线缆的方向和车体行驶方向不同而损坏线缆,而且可以减少线缆与车体的摩擦,从而保护线缆;将各装置设置于车体一侧,在各装置发生故障时,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维修,使功能相近或者具有连接关系的各装置相互靠近,可以减少线缆或水管、油管等管线的使用,而且各设备布局考虑重量分布,使车体保持平衡,本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车身小、结构紧凑、机动灵活、工作稳定、爬坡能力强,生产、使用和维修方便;设置驾驶室为FOPS封闭式驾驶室,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保护,防止驾驶人员发生受到物体打击、坍塌、冒顶片帮和有害气体等伤害;设置偏移装置,可以将钻孔设备向左侧或者向右侧进行偏移,使钻孔设备让开钻孔与卷扬机之间的空间,方便卷扬机进行取芯作业;设置遥控装置,可以钻孔环境较恶劣时,采用无线遥控方式控制钻机进行行走及施工作业,操作人员通过遥控手柄控制变幅装置到达预定钻孔位置,并进行钻孔作业;设置车体为履带式行走车,具有越野能力强,能比较容易地通过松软地面和较大的坡坎、沟渠等障碍,转弯半径小,转向灵活的优点,适合各种环境下施工。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高原型多功能钻机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带有偏移装置的高原型多功能钻机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高原型多功能钻机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车体、2.钻孔装置、21.变幅装置、22.夹持装置、23.钻孔设备、24.偏移装置、25.支撑板、3.取芯装置、31.卷扬机、32.增压水泵、4.冷却装置、41.水冷散热器、42.风冷散热器、5.驾驶室、6.动力装置、61.柴油机、62.电动机、63.液压泵、64.电控箱、65.柴油箱、66.液压油箱、67.高压过滤器、7.电缆卷筒、8.阀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参考标号是指本技术中的组件、技术,以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在适合的环境下实现能更易于被理解。下面的描述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具体化,并且与权利要求相关的其它没有明确说明的具体实现也属于权利要求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图1示出了一种高原型多功能钻机总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型多功能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钻孔装置(2)、取芯装置(3)、冷却装置(4)、驾驶室(5)、动力装置(6)和电缆卷筒(7),所述车体(1)用于承载各设备;所述钻孔装置(2)设置于车体(1)前端的中间,用于对岩洞钻孔;所述取芯装置(3)包括卷扬机(31)和增压水泵(32),所述卷扬机(31)位于钻孔装置(2)的后方,用于将取芯筒从岩洞中取出,所述增压水泵(32)设置于车体(1)前端的左侧,用于将取芯线缆及取芯抓手送入钻孔内;所述冷却装置(4)包括水冷散热器(41)和风冷散热器(42),所述水冷散热器(41)位于增压水泵(32)的后方,所述风冷散热器(42)设置于车体(1)前端的右侧;所述驾驶室(5)设置于车体(1)中部的左侧;所述动力装置(6)包括电动机(62)、柴油机(61)、液压泵(63)和电控箱(64),所述电动机(62)设置于车体(1)后端的左侧,所述柴油机(61)设置于车体(1)后端的右侧,所述液压泵(63)位于电动机(62)和柴油机(61)前方,所述电控箱(64)位于车体(1)中部的右侧,位于液压泵(63)的前方;所述电缆卷筒(7)设置于车体(1)的后端,位于电动机(62)和柴油机(6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型多功能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5)为FOPS封闭式驾驶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型多功能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装置(2)包括变幅装置(21)、夹持装置(22)和钻孔设备(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秀静武银光姚春韦张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新能正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