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分控结构的组合锅,包括锅架本体和至少二个单体锅,锅架本体中间制有至少二个分隔腔,该分隔腔内均嵌合有辅助胆体,该辅助胆体与单体锅相嵌合;辅助胆体底部均配装有发热体,并且该发热体与单体锅的底部相正对配套;锅架本体正面壁体配设有至少二个控制旋钮,并且该控制旋钮均与发热体相独立控制连接;在锅架本体内分设单体锅,其设计合理,结构独立性较强;每个单体锅分别配制有单独控制的发热件,不同的锅具有独立的控制功能,用户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烹饪,其操作便捷,便于控制;锅架本体的上部配装有面板,可以防止杂物掉入辅助胆体内,便于日常的清洁,其操作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热锅的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分控结构的组合锅。
技术介绍
多数的组合锅,设置有统一的电加热件、统一的电加热控制器,并在同一锅架上嵌 设有多个单体锅,或整个锅体,如专利号为ZL200720108373. 6的中国专利《整体多位 锅》(公告号为CN201029756Y)就是此类设计;包括电热板及四周薄边、上下贯通的空心 支架,该空心支架上端周边制有上边沿,下端左右侧面制有向下延伸的竖边;该竖边与 电热板两侧边相嵌装固定,上边沿扣置有底部嵌入空心支架内的锅体,锅体上端罩设有 锅盖;电热板下端密封有底面装有胶脚的底盖,底盖与电热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依次配 设有隔热棉和电热线组件;空心支架两侧设置二个U形塑胶手柄,方便锅的整体移动; 该设计的锅加热采用统一的控制方式,要加热即多个锅同时开启,不具有对某个锅单独 加工的功能,若遇食物份量较小时,其已不适合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独立 性强、操作便捷、便于控制及日常清洁方便的具有分控结构的组合锅。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具有分控结构的组合锅,包括锅架 本体和至少二个单体锅,锅架本体中间制有至少二个分隔腔,该分隔腔内均嵌合有辅助 胆体,该辅助胆体与单体锅相嵌合;辅助胆体底部均配装有发热体,并且该发热体与单 体锅的底部相正对配套;锅架本体正面壁体配设有至少二个控制旋扭,并且该控制旋扭 均与发热体相独立控制连接。采取的措施还包括上述的锅架本体底部套合有底盖体,该底盖体底面配装有至少二个调节杆,并且该 调节杆的顶端均与上述的辅助胆体底部相固定连接。上述的调节杆底端旋接有并紧螺母,上述的调节杆的顶端还配装有辅助杆,该辅助 杆的底端与上述的底盖体底部相贴合;上述的辅助杆顶部与发热体相支撑连接。上述的底盖体底面还配装有至少三个支撑脚,并且该支撑脚的底部配装有胶脚。上述的锅架本体中间制有的分隔腔为三个,相应地,上述的辅助胆体也为三个;上 述的锅架本体顶部套扣有面板。上述的锅架本体顶部制有上套合圈,相应地,上述的面板外侧制有向内折制的定位 沿,并且该定位沿与套合圈相套配。上述的面板内侧制有向上折制的护圈,相应地,上述的辅助胆体上口制有翻边体, 并且该翻边体与护圈相套合连接。上述的单体锅为三个,上述的辅助胆体底部均配装有的发热体也为个;相应地,上述的锅架本体配设有的控制旋扭也为三个。上述的锅架本体底部制有下套合圈,相应地,上述的底盖体外侧制有向内折制的顶 扣沿,并且该顶扣沿与下套合圈相套配。3上述的锅架本体正面壁体还配设有三个指示灯,并且该指示灯与上述的控制旋扭相 对应设置;指示灯外部盖设灯罩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锅架本体中间制有至少二个分隔腔,该分隔腔内均嵌合 有辅助胆体,该辅助胆体与单体锅相嵌合;辅助胆体底部均配装有发热体,并且该发热 体与单体锅的底部相正对配套;锅架本体正面壁体配设有至少二个控制旋扭,并且该控制旋扭均与发热体相独立控制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锅架本体内分设单体锅,其 设计合理,结构独立性较强;每个单体锅分别配制有单独控制的发热件,不同的锅具有 独立的控制功能,用户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烹饪,其操作便捷,便于控制;锅架本体 的上部配装有面板,可以防止杂物掉入辅助胆体内,便于日常的清洁,其操作性较强。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纵向半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图标号说明如下锅架本体1,上套合圈la,下套合圈lb, 分隔腔ll,单体锅2,发热体3,控制旋扭4,底盖体5,顶扣沿5a,调节杆51,并紧 螺母52,辅助杆53,支撑脚54,胶脚55,面板6,定位沿61,护圈62,辅助胆体7, 翻边体71,指示灯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分控结构的组合锅,包括锅架本体1和至少二个单体锅2,锅 架本体1中间制有至少二个分隔腔11,该分隔腔11内均嵌合有辅助胆体7,该辅助胆 体7与单体锅2相嵌合;辅助胆体7底部均配装有发热体3,并且该发热体3与单体锅 2的底部相正对配套;锅架本体1正面壁体配设有至少二个控制旋扭4,并且该控制旋 扭4均与发热体3相独立控制连接。本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锅架本体1底部套合有底盖体5,该底盖体5底面配装有 至少二个调节杆51,并且该调节杆51的顶端均与辅助胆体7底部相固定连接。调节杆51底端旋接有并紧螺母52,调节杆51的顶端还配装有辅助杆53,该辅助 杆53的底端与底盖体5底部相贴合;辅助杆53顶部与发热体3相支撑连接。底盖体5底面还配装有至少三个支撑脚54,并且该支撑脚54的底部配装有胶脚55。 锅架本体1中间制有的分隔腔11为三个,相应地,辅助胆体7也为三个;锅架本体1 顶部套扣有面板6。锅架本体1顶部制有上套合圈la,相应地,面板6外侧制有向内折制的定位沿61, 并且该定位沿61与套合圈la相套配。面板6内侧制有向上折制的护圈62,相应地,辅 助胆体7上口制有翻边体71,并且该翻边体71与护圈62相套合连接。单体锅2为三个,辅助胆体7底部均配装有的发热体3也为个;相应地,锅架本体 1配设有的控制旋扭4也为三个。锅架本体l底部制有下套合圈lb,相应地,底盖体5外侧制有向内折制的顶扣沿5a,并且该顶扣沿5a与下套合圈lb相套配。锅架本体1正面壁体还配设有三个指示灯8,并且该指示灯8与控制旋扭4相对应设置;指示灯8外部盖设灯罩体。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使用功能如下-此款锅具有煮、慢炖、保温等多种功能,根据食物份量或种类可选择使用一个单体 锅2锅和同时使用三个单体锅2;插入120伏的电源,按单体锅2内食物的烹调方式调 节控制旋扭4,让食物恒定在所设定温度范围内烹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设计原理如下1、 电源电压120伏;频率60Hz;输出功率单个为500瓦,三个共1500瓦;2、 本产品有三个单体锅2,采用独立的发热体3加热,单独的制旋扭4调节温度,单独的指示灯8显示工作状态;3、 由发热体3在辅助胆体7内发热通过空间介质传热到单体锅2内,通过调节控 制旋扭4,设定单体锅2内食物的温度,让食物恒定在所设定温度加热。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锅架本体内分设单体锅,其设计合理,结构独立性较强;每 个单体锅分别配制有单独控制的发热件,不同的锅具有独立的控制功能,用户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烹饪,其操作便捷,便于控制;锅架本体的上部配装有面板,可以防止杂 物掉入辅助胆体内,便于日常的清洁,其操作性较强。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己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 会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分控结构的组合锅,包括锅架本体(1)和至少二个单体锅(2),其特征是:所述的锅架本体(1)中间制有至少二个分隔腔(11),所述的分隔腔(11)内均嵌合有辅助胆体(7),该辅助胆体(7)与所述的单体锅(2)相嵌合;所述的辅助胆体(7)底部均配装有发热体(3),并且该发热体(3)与所述的单体锅(2)的底部相正对配套;所述的锅架本体(1)正面壁体配设有至少二个控制旋扭(4),并且该控制旋扭(4)均与所述的发热体(3)相独立控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分控结构的组合锅,包括锅架本体(1)和至少二个单体锅(2),其特征是所述的锅架本体(1)中间制有至少二个分隔腔(11),所述的分隔腔(11)内均嵌合有辅助胆体(7),该辅助胆体(7)与所述的单体锅(2)相嵌合;所述的辅助胆体(7)底部均配装有发热体(3),并且该发热体(3)与所述的单体锅(2)的底部相正对配套;所述的锅架本体(1)正面壁体配设有至少二个控制旋扭(4),并且该控制旋扭(4)均与所述的发热体(3)相独立控制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分控结构的组合锅,其特征是所述的锅架本体(l) 底部套合有底盖体(5),所述的底盖体(5)底面配装有至少二个调节杆(51),并且该调节 杆(51)的顶端均与所述的辅助胆体(7)底部相固定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分控结构的组合锅,其特征是所述的调节杆(51) 底端旋接有并紧螺母(52),所述的调节杆(51)的顶端还配装有辅助杆(53),该辅助杆(53) 的底端与所述的底盖体(5)底部相贴合;所述的辅助杆(53)顶部与发热体(3)相支撑连 接。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分控结构的组合锅,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盖体(5) 底面还配装有至少三个支撑脚(54),并且该支撑脚(54)的底部配装有胶脚(55)。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分控结构的组合锅,其特征是所述的锅架本体(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军达,张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施军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