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共混制塑化湿法造粒实验的增塑剂限速加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09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氯乙烯共混制塑化湿法造粒实验的增塑剂限速加入器,属于聚氯乙烯造粒技术领域。聚氯乙烯共混制塑化湿法造粒实验的增塑剂限速加入器,其包括增塑剂料斗和支撑在增塑剂料斗底部的支架,增塑剂料斗底部设有用于通入到混合罐内的下料管,下料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和流量计,增塑剂料斗顶部设有料斗盖,增塑剂料斗料斗的壁面上设有保温夹套,保温夹套上设有保温液进口和保温液出口。增塑剂下料时,通过流量调节阀控制增塑剂排出的流量,从而对增塑剂的加入速度进行限制,通过流量计对增塑剂排出的速度进行实时监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增塑剂的加入速度进行限制,实现增塑剂的自动加入,能保证湿法造粒的PVC粉体不软化、不粘连。不粘连。不粘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氯乙烯共混制塑化湿法造粒实验的增塑剂限速加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聚氯乙烯共混制塑化湿法造粒实验的增塑剂限速加入器,属于聚氯乙烯造粒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聚氯乙烯共混制塑化湿法造粒是使用湿法造粒的方法,这种造粒方法只能生产出粒径2毫米左右的粒料,对于一些特殊用途,需要直径更小的微粒粉末,如粒径200微米左右的PVC微粒粉末,而现有技术的挤出造粒方法无法满足要求。
[0003]目前实验室采用一种湿法造粒方法,其是在PVC共混塑化造微粒粉末实验装置上,先在混合罐内加入PVC、稳定剂、颜料等原料后,进行干粉混合,然后在混合罐内手动缓慢加入液体增塑剂在搅拌剪切力和加热的作用下,PVC粉末颗粒开始吸收增塑剂逐步胀大,从60

100μm增长至200μm左右。实验过程中增塑剂的加入流速、温度、加入节奏都决定了粉体不软化、不粘连的湿法造粒的成败,目前实验过程中缺少一种能限制增塑剂加入速度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氯乙烯共混制塑化湿法造粒实验的增塑剂限速加入器,对增塑剂的加入速度进行限制,并实现增塑剂自动加入。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聚氯乙烯共混制塑化湿法造粒实验的增塑剂限速加入器,其包括增塑剂料斗和支撑在增塑剂料斗底部的支架,增塑剂料斗底部设有用于通入到混合罐内的下料管,下料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和流量计,增塑剂料斗顶部设有料斗盖,增塑剂料斗料斗的壁面上设有保温夹套,保温夹套上设有保温液进口和保温液出口。<br/>[0006]所述料斗盖上设有插入到增塑剂料斗底部的搅拌轴,搅拌轴的下端固定有搅拌叶片。
[0007]所述增塑剂料斗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增塑剂料斗的内壁面的下部位置上。
[0008]所述保温夹套内的保温液体为导热油。
[0009]所述保温液进口位于保温夹套的下部,所述保温液出口位于保温夹套的上部。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用时,将支架放置在混合罐的顶部,使下料管插入混合罐的液体投料口,在保温夹套内通入保温液,防止增塑剂料斗内的液体增塑剂冷却,增塑剂下料时,通过流量调节阀控制增塑剂排出的流量,从而对增塑剂的加入速度进行限制,通过流量计对增塑剂排出的速度进行实时监控。本技术能对增塑剂的加入速度进行限制,实现增塑剂的自动加入,因此,利用本技术限速加入器加入增塑剂,能保证湿法造粒的PVC粉体不软化、不粘连。
[0011]优选的,可以通过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旋转,使增塑剂温度分布均匀,
[0012]优选的,温度传感器能对增塑剂的温度实时监控,保证实验过程中增塑剂的加入
符合要求。
[0013]优选的,导热油的温度高,不易冷却,非常适合对液体增塑剂进行保温。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聚氯乙烯共混制塑化湿法造粒实验的增塑剂限速加入器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支架,2

增塑剂料斗,3

下料管,4

流量调节阀,5

流量计,6

保温夹套,61

保温液进口,62

保温液出口,7

料斗盖,8

搅拌轴,9

搅拌叶片,10

混合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7]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聚氯乙烯共混制塑化湿法造粒实验的增塑剂限速加入器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聚氯乙烯共混制塑化湿法造粒实验的增塑剂限速加入器包括增塑剂料斗2和支撑在增塑剂料斗2底部的支架1,增塑剂料斗2底部设有用于通入到混合罐10内的下料管3,下料管3上设有流量调节阀4和流量计5,增塑剂料斗2顶部设有料斗盖7,增塑剂料斗料斗2的壁面上设有保温夹套6,保温夹套6上设有保温液进口61和保温液出口62。所述保温液进口61位于保温夹套6的下部,所述保温液出口62位于保温夹套6的上部,所述保温夹套6内的保温液体为导热油。
[0018]所述增塑剂料斗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1固定在增塑剂料斗2的内壁面的下部位置上。所述料斗盖7上设有插入到增塑剂料斗2底部的搅拌轴8,搅拌轴8的下端固定有搅拌叶片9。
[0019]本实施例的聚氯乙烯共混制塑化湿法造粒实验的增塑剂限速加入器使用时,将支架放置在混合罐的顶部,使下料管插入液体投料口,在保温夹套内通入导热油,防止增塑剂料斗内的液体增塑剂冷却,可以通过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旋转,使增塑剂温度分布均匀,增塑剂下料时,通过流量调节阀控制增塑剂排出的流量,从而对增塑剂的加入速度进行限制,通过流量计对增塑剂排出的速度进行实时监控。因此,利用本技术限速加入器加入增塑剂,能保证湿法造粒的PVC粉体不软化、不粘连。
[00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聚氯乙烯共混制塑化湿法造粒实验的增塑剂限速加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增塑剂料斗和支撑在增塑剂料斗底部的支架,增塑剂料斗底部设有用于通入到混合罐内的下料管,下料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和流量计,增塑剂料斗顶部设有料斗盖,增塑剂料斗料斗的壁面上设有保温夹套,保温夹套上设有保温液进口和保温液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共混制塑化湿法造粒实验的增塑剂限速加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盖上设有插入到增塑剂料斗底部的搅拌轴,搅拌轴的下端固定有搅拌叶片。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澎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聚威共混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