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搪塑粉的自动上料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8625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搪塑粉的自动上料搅拌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搅拌壳体,在搅拌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升降固定架,在升降固定架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电缸,在搅拌壳体上表面的通孔连通设置有分料管,在靠近搅拌壳体上端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辅料接管,在搅拌壳体的下端设置有漏斗形的集料管,在集料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卸料组件,在卸料组件的排料口连接有收集箱,在搅拌壳体的内壁面固定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搅拌壳体分为预搅拌区和混合搅拌区,在搅拌壳体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搅拌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搪塑粉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得增塑剂和改性剂与粉料充分混合,从而提高制成的搪塑表皮的性能。从而提高制成的搪塑表皮的性能。从而提高制成的搪塑表皮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搪塑粉的自动上料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搪塑表皮强度检测
,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搪塑粉的自动上料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内饰表皮的成型通常使用搪塑工艺进行制作,在进行汽车内饰表皮的制作时,通常通过装料箱将搪塑粉颗粒施加在加热的模塑表面,通过模塑表面将一些搪塑粉颗粒熔化从而形成搪塑表皮。
[0003]为了提高搪塑表皮的性能,目前会在搪塑粉中添加增塑剂(一般增塑剂采用环氧大豆油)和改性剂,以提高制成后的搪塑表皮的性能,但是,现有的搪塑粉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添加了增塑剂和改性剂,在搅拌过程中容易发生搅拌不均匀的现象,而且在添加增塑剂和改性剂时通常是直接将增塑剂和改性剂直接投入搪塑粉中,导致无法与搪塑粉充分混合,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用于搪塑粉的自动上料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搪塑粉的自动上料搅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搪塑粉在添加增塑剂和改性剂后搅拌不均匀从而导致制成的搪塑表皮不合格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搪塑粉的自动上料搅拌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搅拌壳体,在搅拌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升降固定架,在升降固定架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电缸,在搅拌壳体上表面的通孔连通设置有分料管,分料管的一端连接设置有投料箱,投料箱通过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搅拌壳体的上方,投料箱与外部的真空吸料机相连接,在靠近搅拌壳体上端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辅料接管,在搅拌壳体的下端设置有漏斗形的集料管,在集料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卸料组件,能够通过卸料组件对混合后的粉料进行排出,在卸料组件的排料口连接有收集箱,在搅拌壳体的上端内表面固定设置有挡料板,位于挡料板的下方在搅拌壳体的内壁面固定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搅拌壳体分为预搅拌区和混合搅拌区,在搅拌壳体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位于搅拌壳体的上表面且搅拌电机通过安装框与升降电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穿过隔板的内部,在搅拌轴处于预搅拌区的部分设置有与挡料板呈同轴心的分散转环,位于分散转环的下方在搅拌轴的外周固定连接有预混合搅拌叶,在搅拌轴处于混合搅拌区的部分设置有混合搅拌桨,混合搅拌桨的外表面与搅拌壳体的内壁面贴合,在搅拌轴处于集料管的一端外周设置有翻料螺旋叶片,位于翻料螺旋叶片的下方在搅拌轴的外周设置有防结搅拌叶。
[0006]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隔板的上端表面设置为向内凹陷,在隔板的中心表面设置有出料口,搅拌轴穿过隔板的出料口且在搅拌轴的外周设置有塞环,塞环的外表面与出料口的内壁面贴合。
[0007]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挡料板的内壁面与分散转环的外表面之间留有间距,搅拌壳体上表面的通孔位于挡料板外表面和搅拌壳体内壁面之间,在分散转环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溢流孔,挡料板的下端表面伸出分散转环的下端表面。
[0008]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辅料接管设置为倾斜状,且辅料接管的喷嘴端朝向分散转环。
[0009]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集料管与卸料组件连接处一端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卸料球阀。
[0010]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卸料组件包括:卸料管道,卸料管道与集料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卸料管道的一侧设置有与卸料安装架固定连接的螺旋电机,螺旋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在旋转轴的外周表面设置有卸料螺旋叶片。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隔板将搅拌壳体分为预搅拌区和混合搅拌区,通过两次搅拌能够使得粉料在进行搅拌时搅拌更加均匀,在粉料搅拌的过程中添加环氧大豆油时通过分散转环能够使得环氧大豆油变为雾状,从而在与粉料进行搅拌时更加充分混合,粉料和环氧大豆油在预搅拌区能够进行第一次混合搅拌从而使得粉料和环氧大豆油实现初步的混合,当粉料和环氧大豆油经过初步混合后进入混合搅拌区,实现对粉料和环氧大豆油的第二次混合搅拌,此时粉料和环氧大豆油充分混合避免了混合粉料存在混合不均匀的情况,通过翻料螺旋叶片和防结搅拌叶能够使得处于集料管底部的混合粉料不会发生结块现象,以及集料管底部的混合粉料也能进行混合进一步减少混合不均匀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搪塑粉的自动上料搅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搅拌壳体、卸料管道剖切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10、机架
ꢀꢀꢀꢀꢀꢀꢀꢀꢀꢀꢀꢀꢀꢀꢀꢀꢀꢀꢀ
101、卸料安装架
ꢀꢀꢀꢀꢀꢀꢀꢀꢀꢀꢀꢀ
102、分料管
[0018]103、投料箱
ꢀꢀꢀꢀꢀꢀꢀꢀꢀꢀꢀꢀꢀꢀꢀꢀ
104、升降固定架
[0019]20、搅拌壳体
ꢀꢀꢀꢀꢀꢀꢀꢀꢀꢀꢀꢀꢀꢀꢀ
201、集料管
ꢀꢀꢀꢀꢀꢀꢀꢀꢀꢀꢀꢀꢀꢀꢀꢀ
202、挡料板
[0020]203、隔板
ꢀꢀꢀꢀꢀꢀꢀꢀꢀꢀꢀꢀꢀꢀꢀꢀꢀꢀ
2031、出料口
[0021]30、卸料组件
ꢀꢀꢀꢀꢀꢀꢀꢀꢀꢀꢀꢀꢀꢀꢀ
301、卸料管道
ꢀꢀꢀꢀꢀꢀꢀꢀꢀꢀꢀꢀꢀꢀꢀ
302、螺旋电机
[0022]303、卸料螺旋叶片
ꢀꢀꢀꢀꢀꢀꢀꢀꢀꢀ
40、升降电缸
ꢀꢀꢀꢀꢀꢀꢀꢀꢀꢀꢀꢀꢀꢀꢀꢀ
50、辅料接管
[0023]60、卸料球阀
[0024]70、搅拌组件
ꢀꢀꢀꢀꢀꢀꢀꢀꢀꢀꢀꢀꢀꢀꢀ
701、搅拌电机
ꢀꢀꢀꢀꢀꢀꢀꢀꢀꢀꢀꢀꢀꢀꢀ
702、搅拌轴
[0025]703、分散转环
ꢀꢀꢀꢀꢀꢀꢀꢀꢀꢀꢀꢀꢀꢀ
704、预混合搅拌叶
ꢀꢀꢀꢀꢀꢀꢀꢀꢀꢀꢀ
705、混合搅拌桨
[0026]706、塞环
ꢀꢀꢀꢀꢀꢀꢀꢀꢀꢀꢀꢀꢀꢀꢀꢀꢀꢀ
707、翻料螺旋叶片
ꢀꢀꢀꢀꢀꢀꢀꢀꢀꢀ
708、防结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
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搪塑粉的自动上料搅拌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搅拌壳体,在搅拌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升降固定架,在升降固定架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电缸,在搅拌壳体上表面的通孔连通设置有分料管,分料管的一端连接设置有投料箱,投料箱通过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搅拌壳体的上方,投料箱与外部的真空吸料机相连接,在靠近搅拌壳体上端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辅料接管,在搅拌壳体的下端设置有漏斗形的集料管,在集料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卸料组件,能够通过卸料组件对混合后的粉料进行排出,在卸料组件的排料口连接有收集箱,在搅拌壳体的上端内表面固定设置有挡料板,位于挡料板的下方在搅拌壳体的内壁面固定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搅拌壳体分为预搅拌区和混合搅拌区,在搅拌壳体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位于搅拌壳体的上表面且搅拌电机通过安装框与升降电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穿过隔板的内部,在搅拌轴处于预搅拌区的部分设置有与挡料板呈同轴心的分散转环,位于分散转环的下方在搅拌轴的外周固定连接有预混合搅拌叶,在搅拌轴处于混合搅拌区的部分设置有混合搅拌桨,混合搅拌桨的外表面与搅拌壳体的内壁面贴合,在搅拌轴处于集料管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澎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聚威共混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