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房屋柱体的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15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房屋柱体的减震结构,包括:减震仓外壳、减震垫、减震仓内壁、房柱;所述减震仓外壳设置在地基层内部,且减震仓外壳与地基层通过混凝土胶黏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震垫设置在减震仓外壳的内部,且减震垫与减震仓外壳通过间隙配套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震仓内壁设置在减震垫的内部,且减震仓内壁与减震垫通过间隙配套方式相连接;所述房柱设置在减震仓内壁的底部,且房柱与减震仓内壁通过混凝土胶黏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一种建筑房屋柱体的减震结构的改进,具有降低震动对房柱的破坏、结构牢固、安装方便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出的问题和不足。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房屋柱体的减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房屋柱体的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房屋建筑指的是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对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的工程。
[0003]在房屋建筑中,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我国一些靠近沿海地区和处在板块与板块边界的活跃地带地震的频发对房屋造成了极大的损坏,而带有减震功能的房屋当前也越来越流行,特别是新建的楼房基本都做减震处理,通常是一些较大的橡胶减震座,虽能起到一定的减震效果,固定结构简单不够牢固,并且橡胶减震座是直接跟空气和土壤接触的,久之容易老化影响减震效果和楼房的安全性。
[0004]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建筑房屋柱体的减震结构,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房屋柱体的减震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房屋柱体的减震结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建筑房屋柱体的减震结构,包括:地下土层、地基层、地桩、减震仓外壳、减震垫、减震仓内壁、固定孔、房柱、固定叉;所述地基层设置在地下土层的上部,且地基层与地下土层通过混凝土胶黏方式相连接;所述地桩设置在地下土层内部,且地桩与地下土层通过插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震仓外壳设置在地基层内部,且减震仓外壳与地基层通过混凝土胶黏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震垫设置在减震仓外壳的内部,且减震垫与减震仓外壳通过间隙配套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震仓内壁设置在减震垫的内部,且减震仓内壁与减震垫通过间隙配套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孔呈圆形状,且固定孔开设在减震仓内壁的上部,并且固定孔在减震仓内壁上呈对称式分布;所述房柱设置在减震仓内壁的底部,且房柱与减震仓内壁通过混凝土胶黏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叉设置在固定孔内部,且固定叉与固定孔通过插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地桩与减震仓外壳通过抗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地桩呈柱状结构,且地桩上部设有多个螺纹孔,并且所述的螺纹孔在地桩上呈等间距对称式分布。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减震仓外壳侧剖面呈矩形状,且减震仓外壳上端中间位置为开口状态。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减震垫呈凸字形结构,且减震垫内部为空心状,并且减震垫上部为悬空结构。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减震仓内壁呈倒立T形瓶状结构,且减震仓内
壁为耐腐蚀型不锈钢。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房柱上部呈矩形柱状结构,且房柱下部呈倒立T形状。
[00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3]1、通过设置减震仓外壳与减震垫以及减震仓内壁的组合结构构成了房屋柱体的减震装置,有利于降低地面震波对房柱造成的震动影响,更有效的缓解震动,保护房柱不被破坏,而且减震垫外部设有减震仓外壳,能有效避免减震垫快速老化,增加房柱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0014]2、通过设置了减震仓内壁呈倒立T形瓶状结构,且减震仓内壁为耐腐蚀型不锈钢,能有效避免地下潮湿环境对不锈钢的腐蚀,并且减震仓内壁与房柱通过钢筋混凝土灌装后,将U形固定叉插入固定孔内加固,有利于房柱与减震仓接触结构牢固,并且安装方便。
[0015]3、本技术通过对一种建筑房屋柱体的减震结构的改进,具有降低震动对房柱的破坏、减震装置抗老化、安装方便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轴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叉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地下土层1、地基层2、地桩3、减震仓外壳4、减震垫5、减震仓内壁6、固定孔7、房柱8、固定叉9。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请参见图1至图3,一种建筑房屋柱体的减震结构,包括:地下土层1、地基层2、地桩3、减震仓外壳4、减震垫5、减震仓内壁6、固定孔7、房柱8、固定叉9;地基层2设置在地下土层1的上部,且地基层2与地下土层1通过混凝土胶黏方式相连接;地桩3设置在地下土层1内部,且地桩3与地下土层1通过插入方式相连接;减震仓外壳4设置在地基层2内部,且减震仓外壳4与地基层2通过混凝土胶黏方式相连接;减震垫5设置在减震仓外壳4的内部,且减震垫5与减震仓外壳4通过间隙配套方式相连接;减震仓内壁6设置在减震垫5的内部,且减震仓内壁6与减震垫5通过间隙配套方式相连接;固定孔7呈圆形状,且固定孔7开设在减震仓内壁6的上部,并且固定孔7在减震仓内壁6上呈对称式分布;房柱8设置在减震仓内壁6的底部,且房柱8与减震仓内壁6通过混凝土胶黏方式相连接;固定叉9设置在固定孔7内部,且固定叉9与固定孔7通过插入方式相连接;地桩3与减震仓外壳4通过抗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
[0026]具体的,地桩3呈柱状结构,且地桩3上部设有多个螺纹孔,并且的螺纹孔在地桩3上呈等间距对称式分布,方便地桩3与减震仓外壳4对接固定时安装方便,受力均匀结构牢固。
[0027]具体的,减震仓外壳4侧剖面呈矩形状,且减震仓外壳4上端中间位置为开口状态,便于安装固定减震垫5。
[0028]具体的,减震垫5呈凸字形结构,且减震垫5内部为空心状,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房屋柱体的减震结构,包括:地下土层(1)、地基层(2)、地桩(3)、减震仓外壳(4)、减震垫(5)、减震仓内壁(6)、固定孔(7)、房柱(8)、固定叉(9);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层(2)设置在地下土层(1)的上部,且地基层(2)与地下土层(1)通过混凝土胶黏方式相连接;所述地桩(3)设置在地下土层(1)内部,且地桩(3)与地下土层(1)通过插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震仓外壳(4)设置在地基层(2)内部,且减震仓外壳(4)与地基层(2)通过混凝土胶黏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震垫(5)设置在减震仓外壳(4)的内部,且减震垫(5)与减震仓外壳(4)通过间隙配套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震仓内壁(6)设置在减震垫(5)的内部,且减震仓内壁(6)与减震垫(5)通过间隙配套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孔(7)呈圆形状,且固定孔(7)开设在减震仓内壁(6)的上部,并且固定孔(7)在减震仓内壁(6)上呈对称式分布;所述房柱(8)设置在减震仓内壁(6)的底部,且房柱(8)与减震仓内壁(6)通过混凝土胶黏方式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英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