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衔接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58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台阶衔接座,包括:至少三相互间隔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板、铺设于直角三角形板的斜边上的面板、与直角三角形板的短直角边连接的端板、安装于相邻直角三角形板之间的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及第三加强杆。第一加强杆与第二加强杆首尾连接,第二加强杆的中部与面板的底面抵接。该台阶衔接座可以使摩托车或小轿车很平顺的越过台阶,使用方便,不会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台阶衔接座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台阶衔接座。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农村的那种老旧的土墙瓦房已经越来越少见了,取而代之是用水泥、砖块砌成的平房。因为考虑到风俗习惯,很多人都会在庭院的入户门处砌一级台阶,由于台阶的设置,当需要将摩托车或小轿车开入庭院内停放时就会非常头疼。因为台阶的设置,摩托车、小轿车很难平顺通过,摩托车经常会撞击侧倒,小轿车经常会刮底盘,带来了不便又大大增加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摩托车、小轿车开入有台阶的庭院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以平顺通过台阶不会造成损坏的台阶衔接座。一种台阶衔接座,包括:至少三相互间隔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板、铺设于所述直角三角形板的斜边上的面板、与所述直角三角形板的短直角边连接的端板、安装于相邻所述直角三角形板之间的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及第三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与所述第二加强杆首尾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中部与所述面板的底面抵接。上述台阶衔接座,由直角三角形板、面板、端板之间形成一个类似楔形块的结构,当摩托车或小轿车需要越过台阶进去庭院时,就可以将台阶衔接座放置在地面上与台阶抵靠,此时面板的两端分别与地面、台阶面连通,摩托车、小轿车就可以很平顺的越过台阶,使用方便,不会造成损坏。而且第一加强杆与第二加强杆形成一个环状的加强结构,类似拱形桥,结合第三加强杆,使整个台阶衔接座不需要为实体结构,节省材料的同时保证了支撑强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远离所述端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直角三角形板的长直角边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板远离所述面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直角三角形板的长直角边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杆为弧形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杆与所述第三加强杆相互平行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上设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防滑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纹与所述直角三角形板相互垂直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直角三角形板上的把手,所述把手位于最外侧的二所述直角三角形板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台阶衔接座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台阶衔接座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例如“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台阶衔接座100,使用时,放置在地面上,使地面与台阶之间平顺过渡,使用完后,可以将台阶衔接座100收起,不影响台阶原有的设计效果。该台阶衔接座100包括至少三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板20、铺设于直角三角形板20的斜边上的面板30、与直角三角形板20的短直角边连接的端板40、安装于相邻直角三角形板20之间的第一加强杆50、第二加强杆60及第三加强杆70。其中,第一加强杆50与第二加强杆60首尾连接,第二加强杆60的中部与面板30的底面抵接。本实施例中,直角三角形板20的数量为三个,第一加强杆50、第二加强杆60及第三加强杆70的数量均为两条。所述面板30远离端板40的一端设有第一弯折部31,第一弯折部31与直角三角形板20的长直角边抵接。进一步地,面板30上设有多条相互平行设置的防滑纹32,防滑纹32与直角三角形板20相互垂直设置,这样在面板30上经过时不易打滑。端板40远离面板30的一端设有第二弯折部41,第二弯折部41与直角三角形板20的长直角边抵接。通过第一弯折部31、第二弯折部41的设置,起到磨损保护和增强强度的作用,避免与地面摩擦快速损坏。进一步地,第二加强杆60为弧形杆,这样第一加强杆50与第二加强杆60形成一个拱形支撑结构,支撑强度大,稳定度高。其中,第一加强杆50与第三加强杆70相互平行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杆50与第三加强杆70也可以不相互平行设置。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台阶衔接座100还包括安装于直角三角形板20上的把手80,把手80位于最外侧的两块直角三角形板20上。通过把手80的设置,台阶衔接座100使用起来装卸就非常方便,大大提高了使用体验感。上述台阶衔接座100,由直角三角形板20、面板30、端板40之间形成一个类似楔形块的结构,当摩托车或小轿车需要越过台阶进去庭院时,就可以将台阶衔接座100放置在地面上与台阶抵靠,此时面板30的两端分别与地面、台阶面连通,摩托车、小轿车就可以很平顺的越过台阶,使用方便,不会造成损坏。而且第一加强杆50与第二加强杆60形成一个环状的加强结构,类似拱形桥,结合第三加强杆70,使整个台阶衔接座100不需要为实体结构,节省材料的同时保证了支撑强度。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台阶衔接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相互间隔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板、铺设于所述直角三角形板的斜边上的面板、与所述直角三角形板的短直角边连接的端板、安装于相邻所述直角三角形板之间的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及第三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与所述第二加强杆首尾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中部与所述面板的底面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台阶衔接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相互间隔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板、铺设于所述直角三角形板的斜边上的面板、与所述直角三角形板的短直角边连接的端板、安装于相邻所述直角三角形板之间的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及第三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与所述第二加强杆首尾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中部与所述面板的底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阶衔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远离所述端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直角三角形板的长直角边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阶衔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远离所述面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直角三角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英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