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型石墨烯编织发热复合布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热复合布,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型石墨烯编织发热复合布。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为市面上的编织类发热复合布,其包括石墨烯发热区域 101、设于石墨烯发热区域101两侧的金属的导电电极102,以及设于导电电极102的边缘处用于包裹导电电极102的侧面的四周车缝留白区域103。根据长期的生产实践、实验测试以及观察,对市面上的编织类发热复合布进行通电防水测试时,发现在测试时间较短时(一般在10min左右)发热布并无明显不良变化,然而在较长时间的通电测试条件下会发现,发热布正极导电电极(导电电极一般为铜丝)处会有蓝绿色物质产生并附着在正极导电电极周围,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蓝绿色物质会蔓延整条导电极,影响美观和使用性能。
[0003]这个现象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铜的电解实验。那么上面的测试防水性能就是以铜丝为电极重现了一次电解水的实验。当铜丝作为电极浸入到水中时,首先正极会先释放出Cu
2+
,同时我们知道普通的水体中有许多杂质,尤其是目前我国多数污水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型石墨烯编织发热复合布,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薄膜防水层、上热熔膜层、发热布主体层、下热熔膜层和下薄膜防水层这五层结构;所述防水型石墨烯编织发热复合布的四周具有侧面防水结构,所述侧面防水结构由所述上薄膜防水层和下薄膜防水层的周缘部分以及粘贴于所述上薄膜防水层和下薄膜防水层的周缘部分之间的热熔膜或热熔带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石墨烯编织发热复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布主体层包括发热布的发热区域、编织于发热布的发热区域中的导电电极,所述发热区域由碳纤维和石墨烯编织而成,所述导电电极是由多根导电丝编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型石墨烯编织发热复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布主体层还包括设于所述发热区域的四周和导电电极的宽度方向外侧的阻燃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型石墨烯编织发热复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型石墨烯编织发热复合布还包括刺透所述五层结构的冷压端子,所述冷压端子的刺脚与所述导电电极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石墨烯编织发热复合布,其特征在于,粘贴于所述上薄膜防水层和下薄膜防水层的周缘部分之间的是热熔膜;所述上薄膜防水层和下薄膜防水层的周缘均超出所述发热布主体层的周缘,且上热熔膜层和下热熔膜层中的至少一个的周缘同样超出所述发热布主体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解,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烯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