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站用搅拌罐加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686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搅拌站用搅拌罐加料器,包括搅拌罐、下料管和加料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防尘组件的设置,使用时,防尘管和导向管位于下料管的内部,且防尘管与下料管内部的尺寸匹配,通过连接布袋和防尘管在下料管和螺旋提升机之间形成密封,避免加料时产生扬尘,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避免对原料造成浪费,有利于操作现场的清洁;导向管和连接布袋的设置,采用连接布袋进行螺旋提升机和防尘管的连接,便于将防尘管和导向管放入下料管内,导向管的下端采用锥柱形中空结构,导向管对防尘管起到导向作用,使防尘管顺利进入下料管,提高加料器的工作效率。加料器的工作效率。加料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站用搅拌罐加料器


[0001]本技术属于搅拌站用搅拌罐
,尤其涉及一种搅拌站用搅拌罐加料器。

技术介绍

[0002]搅拌站用搅拌罐用于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使混凝土的原料混合均匀,使用时需要将混凝土的原料添加到搅拌罐内,便于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
[0003]市面上有多种搅拌站用搅拌罐加料器,但现有搅拌站用搅拌罐加料器使用时容易产生扬尘,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造成原料的浪费,且不利于操作现场的清洁。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搅拌站用搅拌罐加料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搅拌站用搅拌罐加料器,实现了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避免对原料造成浪费,有利于操作现场的清洁的目的。一种搅拌站用搅拌罐加料器,包括搅拌罐、下料管和加料组件,所述下料管安装在搅拌罐上方的一侧;所述加料组件位于搅拌罐的一侧,且加料组件上端的下方位于下料管的内部;
[0006]所述加料组件包括螺旋提升机、支撑柱、进料管、提升电机和防尘组件,所述螺旋提升机设置在搅拌罐的一侧;所述支撑柱采用多个,且支撑柱安装在螺旋提升机的下方;所述提升电机安装在螺旋提升机的上方;所述进料管安装在螺旋提升机上方的下侧;所述防尘组件安装在螺旋提升机下方的上侧。
[0007]优选的,所述下料管采用圆柱中空结构,且下料管与搅拌罐的内部相通,该下料管的上下两端均采用敞口式。
[0008]优选的,所述螺旋提升机的内部通过轴套安装有螺旋提升杆;所述支撑柱用于对螺旋提升机进行支撑;所述进料管与螺旋提升机的内部相通;所述提升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螺旋提升机的螺旋提升杆相连,且提升电机用于驱动螺旋提升机的螺旋提升杆进行旋转,该提升电机通过电源线与市电相连。
[0009]优选的,所述防尘组件包括连接布袋、防尘管、限位环和导向管,所述连接布袋安装在安装在螺旋提升机下方的上侧;所述防尘管安装在连接布袋的下方;所述导向管安装在防尘管的下方;所述限位环安装在防尘管外侧的上方。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布袋的内部设置有耐磨层;所述防尘管的尺寸与下料管内部的尺寸匹配;所述限位环的尺寸与防尘管的尺寸匹配;所述导向管的下端采用锥柱形中空结构,且导向管的上端的尺寸与防尘管的尺寸匹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的防尘组件的设置,使用时,防尘管和导向管位于下料管的内部,且防尘管与下料管内部的尺寸匹配,通过连接布袋和防尘管在下料管和螺旋提升机之间形成密封,避免加料时产生扬尘,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避免对原料造成浪费,有利于操作
现场的清洁。
[0013]2.本技术的导向管和连接布袋的设置,采用连接布袋进行螺旋提升机和防尘管的连接,便于将防尘管和导向管放入下料管内,导向管的下端采用锥柱形中空结构,导向管对防尘管起到导向作用,使防尘管顺利进入下料管,提高加料器的工作效率。
[0014]3.本技术的加料组件的设置,通过进料管往螺旋提升机的内部下方添加原料,提升电机通电运行,提升电机通过螺旋提升机将原料提升至防尘组件处,采用封闭式的螺旋提升机,进一步提高加料器的防尘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加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防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
搅拌罐,2

下料管,3

加料组件,31

螺旋提升机,32

支撑柱,33

进料管,34

提升电机,35

防尘组件,351

连接布袋,352

防尘管,353

限位环,354

导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1]实施例:
[0022]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搅拌站用搅拌罐加料器,包括搅拌罐1、下料管2和加料组件3,下料管2安装在搅拌罐1上方的一侧;加料组件3位于搅拌罐1的一侧,且加料组件3上端的下方位于下料管2的内部;
[002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加料组件3包括螺旋提升机31、支撑柱32、进料管33、提升电机34和防尘组件35,螺旋提升机31设置在搅拌罐1的一侧;支撑柱32采用多个,且支撑柱32安装在螺旋提升机31的下方;提升电机34安装在螺旋提升机31的上方;进料管33安装在螺旋提升机31上方的下侧,通过进料管33往螺旋提升机31的内部下方添加原料;防尘组件35安装在螺旋提升机31下方的上侧;下料管2采用圆柱中空结构,且下料管2与搅拌罐1的内部相通,该下料管2的上下两端均采用敞口式;螺旋提升机31的内部通过轴套安装有螺旋提升杆;支撑柱32用于对螺旋提升机31进行支撑;进料管33与螺旋提升机31的内部相通;提升电机3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螺旋提升机31的螺旋提升杆相连,且提升电机34用于驱动螺旋提升机31的螺旋提升杆进行旋转,该提升电机34通过电源线与市电相连,提升电机34通电运行,提升电机34通过螺旋提升机31将原料提升至防尘组件35处,采用封闭式的螺旋提升机31,进一步提高加料器的防尘效果。
[002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防尘组件35包括连接布袋351、防尘管352、限位环353和导向管354,连接布袋351安装在安装在螺旋提升机31下方的上侧;防尘管352安装在连接布袋351的下方;导向管354安装在防尘管352的下方;限位环353安装在防尘管352外侧的上方,采用连接布袋351进行螺旋提升机31和防尘管352的连接,便于将防尘管352和导向管354放入下料管2内,导向管354的下端采用锥柱形中空结构,导向管354对防尘管352起到导向作
用,使防尘管352顺利进入下料管2,提高加料器的工作效率;连接布袋351的内部设置有耐磨层;防尘管352的尺寸与下料管2内部的尺寸匹配;限位环353的尺寸与防尘管352的尺寸匹配;导向管354的下端采用锥柱形中空结构,且导向管354的上端的尺寸与防尘管352的尺寸匹配,使用时,防尘管352和导向管354位于下料管2的内部,且防尘管352与下料管2内部的尺寸匹配,通过连接布袋351和防尘管352在下料管2和螺旋提升机31之间形成密封,避免加料时产生扬尘,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避免对原料造成浪费,有利于操作现场的清洁。
[0026]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进料管33往螺旋提升机31的内部下方添加原料,提升电机34通电运行,提升电机34通过螺旋提升机31将原料提升至防尘组件35处,采用封闭式的螺旋提升机31,进一步提高加料器的防尘效果,通过连接布袋351和防尘管352在下料管2和螺旋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站用搅拌罐加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罐(1)、下料管(2)和加料组件(3),所述下料管(2)安装在搅拌罐(1)上方的一侧;所述加料组件(3)位于搅拌罐(1)的一侧,且加料组件(3)上端的下方位于下料管(2)的内部;所述加料组件(3)包括螺旋提升机(31)、支撑柱(32)、进料管(33)、提升电机(34)和防尘组件(35),所述螺旋提升机(31)设置在搅拌罐(1)的一侧;所述支撑柱(32)采用多个,且支撑柱(32)安装在螺旋提升机(31)的下方;所述提升电机(34)安装在螺旋提升机(31)的上方;所述进料管(33)安装在螺旋提升机(31)上方的下侧;所述防尘组件(35)安装在螺旋提升机(31)下方的上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站用搅拌罐加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2)与搅拌罐(1)的内部相通,该下料管(2)的上下两端均采用敞口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站用搅拌罐加料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盈盈刘伟张承兴赵德玉靳颖慧马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世通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