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涤粘布的可调式布料夹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夹持工装
,具体为一种基于涤粘布的可调式布料夹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涤粘里布是一种新型里布,1990年代开始专利技术,2000年代开始盛行,这种里布是由涤纶长丝与黏胶长丝交织而成,现代一般的里料都是涤纶的,具有价格低廉,色牢度好,滑爽不起皱印,快干的优点,但是也有不吸汗,起静电的缺点,而涤粘里布既保持了原有的优点,也克服了缺点,所以是一种性价比非常好的产品。
[0003]涤粘里布在生产加工时需要使用夹持装置将其进行夹持,从而方便对其进行加工,然而传统的夹持装置位置固定,从而使得涤纶里布的位置被固定,进而使得涤纶里布的加工不便,加工时间增长、加工效率降低以及加工损耗增高,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涤粘布的可调式布料夹持结构,解决了传统夹持工装位置固定降低加工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涤粘布的可调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涤粘布的可调式布料夹持结构,包括左侧底座(1)和右侧底座(2),所述左侧底座(1)的外表面与右侧底座(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底座(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箱(3),所述连接箱(3)的外表面与右侧底座(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箱(3)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构包括左侧螺纹杆(41)、右侧螺纹杆(42)和传导杆(43),所述左侧螺纹杆(41)和右侧螺纹杆(42)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左侧螺纹杆(41)的外表面与右侧螺纹杆(4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左侧螺纹杆(4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4),所述右侧螺纹杆(4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45),所述传导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齿轮(46),所述连接齿轮(46)的外表面与第二齿轮(45)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传导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导齿轮(47),所述传导齿轮(47)的外表面与第一齿轮(44)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左侧螺纹杆(41)和右侧螺纹杆(42)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48),两个所述螺纹块(48)外表面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工装(4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涤粘布的可调式布料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螺纹杆(41)的底端与左侧底座(1)内表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左侧螺纹杆(41)的顶端贯穿左侧底座(1)并延伸至左侧底座(1)的外部,所述右侧螺纹杆(42)的底端与右侧底座(2)内表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右侧螺纹杆(42)的顶端贯穿右侧底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梅,万炯侃,徐飞英,陈松柏,付红波,郝臣曼,廖丽,朱水军,施建芬,施丽红,王华琴,孟佳丽,谢云爱,王雅军,阮廉亚,王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澳品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