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波导结构线极化互补源天线
[0001]本技术涉及天线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波导结构线极化互补源天线。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技术是一种通过有序层叠沉积、挤压、烧结原材料以达到构建结构为目的的快速成型技术。区别于传统CNC工艺以减材手段加工物体,3D打印则是以增材方式构建所需结构,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原材料的浪费。通过三维模型文件,3D打印技术可以胜任各种复杂、异形结构的加工,同时具有很短的加工周期,可以大幅度节省人力以及物力。目前,3D打印技术在天线领域已有一定的应用,例如:使用介质材料的透射阵、棱镜设计,以及使用3D 金属材料打印的喇叭天线、微带天线等,这些产品中部分产品已成功商用。由此可见,3D打印技术已在天线领域崭露头角且具有很强的优势,以这种新型加工工艺为基础的天线设计将成为未来学术研究以及商业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
[0003]近年来,互补源天线在学术以及商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工作原理为采用一对正交放置的互为互补源的磁、电偶极子天线,从而实现低后瓣的单向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波导结构线极化互补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介质块(21)、两个矩形介质薄片(22)、TE
10
模式矩形开口波导(23)、E面T型结波导功分器(24)和两个同轴接头(25);其中,矩形介质块(21)位于天线最上方,与TE
10
模式矩形开口波导(23)相连;TE
10
模式矩形开口波导(23)下方连接E面T型结波导功分器(24);两个矩形介质薄片(22)结构参数完全相同,贴合TE
10
模式矩形开口波导(23)横截面的宽边且对称放置于与矩形介质块(21)相连接的开口处,与TE
10
模式矩形开口波导(23)相连接;E面T型结波导功分器(24)下方与两个同轴接头(2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波导结构线极化互补源天线,其特征在于,波导结构线极化互补源天线中,除了矩形介质块(21)的顶面和四个侧面,以及E面T型结波导功分器(24)与两个同轴接头(25)相连接的内外导体之间的环形横截面之外,其余的所有表面全部覆盖金属薄层,以电镀的方式覆盖金属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波导结构线极化互补源天线,其特征在于,波导结构线极化互补源天线在加工时,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进行3D打印,分别是顶部的矩形介质块(21)和余下的天线结构(33);3D打印完成后,在矩形介质块(21)和余下的天线结构(33)贴合处设置第一掩膜(34);在矩形介质块(21)底部设置两个第一定位孔(36),分别为设置在矩形介质块(21)前半部分底部的第一第一定位孔(361)和设置在矩形介质块(21)后半部分底部的第二第一定位孔(362);第一掩膜(34)中设置位置与第一定位孔(36)对应的第二定位孔(37),第一第二定位孔(372)与第一第一定位孔(361)对应,第二第二定位孔(371)与第二第一定位孔(362)对应;在余下的天线结构(33)中,TE
10
模式矩形开口波导(23)顶部开口处设置两个定位柱(38),其中,第一定位柱(381)与第一第一定位孔(361)和第一第二定位孔(372)对应且能完美接合,第二定位柱(382)与第二第一定位孔(362)和第二第二定位孔(371)对应且能完美接合;在余下的天线结构(33)中,E面T型结波导功分器(24)底部沿宽边的几何中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