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单元和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单元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全面屏的发展,天线的空间日益恶化。同时,随着各种用户需求的满足,天线的数量日益增多。因此,如何在有限空间内放置更多的天线且保证各个天线具备良好的隔离度且包络相关系数ECC是现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单元和电子设备,以基于同一环形天线实现两个具有隔离度高且包络相关系数ECC低的天线,不仅确保了良好的天线性能,还提升了天线空间的利用率。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单元,包括:第一环形枝节、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第一环形枝节包括:第一辐射段、第二辐射段和第三辐射段;第一辐射段呈环形,且第一辐射段不闭合,第一辐射段的一端与第二辐射段连接,第一辐射段的另一端与第三辐射段连接;第二辐射段与第三辐射段沿第一方向对称设置,第二辐射段和第三辐射段之间具有开口,且第二辐射段和第三辐射段均接地;第一馈源沿第一方向与第一辐射段对称连接;第二接触点与第三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环形枝节、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所述第一环形枝节包括:第一辐射段、第二辐射段和第三辐射段;所述第一辐射段呈环形,且所述第一辐射段不闭合,所述第一辐射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辐射段连接,所述第一辐射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辐射段连接;所述第二辐射段与所述第三辐射段沿第一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辐射段和所述第三辐射段之间具有开口,且所述第二辐射段和所述第三辐射段均接地;所述第一馈源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辐射段对称连接;第二接触点与第三接触点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称,且所述第二接触点与所述第三接触点之间的距离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二接触点为所述第二馈源与所述第二辐射段的接触点,所述第三接触点为所述第二馈源与所述第三辐射段的接触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段和所述第三辐射段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辐射段的内部;或者,所述第二辐射段和所述第三辐射段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辐射段的外部;或者,所述第二辐射段和所述第三辐射段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第一辐射段的内部延伸至所述第一辐射段的外部设置;或者,所述第二辐射段和所述第三辐射段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从所述第一辐射段的内部延伸至所述第一辐射段的外部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段与电子设备的N个第一接地点连接,所述第三辐射段与所述电子设备的N个第二接地点连接,N为正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辐射段和所述第三辐射段设置在支架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地点和所述第二接地点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或者所述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段和所述第三辐射段与电子设备的接地区域均连接,所述接地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源与所述第一辐射段之间具有一个第一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点为所述第一辐射段的对称点且位于所述第一辐射段上。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源与所述第一辐射段之间有偶数P个第一接触点,所述偶数P个第一接触点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称设置,且所述偶数P个第一接触点位于第一辐射段中所述第一辐射段的对称点所在的辐射段上。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源与所述第一辐射段之间有奇数Q个第一接触点,且奇数Q大于或等于3,所述奇数Q个第一接触点包括:一个第一接触点和偶数P个第一接触点,所述一个第一接触点为所述第一辐射段的对称点且位于所述第一辐射段上,所述偶数P个第一接触点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称设置,且所述偶数P个第一接触点位于第一辐射段中所述第一辐射段的对称点所在的辐射段上。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源与所述第一接触点之间设置有第一匹配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馈源与所述第二接触点之间设置有第二匹配组件,和/或,所述第二馈源与所述第三接触点之间设置有第二匹配组件。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一不导电支撑件、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通过所述第一不导电支撑件悬浮设置,且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导电件的长度为1/2波长,所述第二导电件的长度为1/2波长,所述波长为所述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中任意一个频点对应的波长。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辐射段的外部或内部。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导电支撑件包括电子设备中的玻璃电池盖、塑料电池盖或者防爆膜中的至少一个。14.一种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环形枝节、馈电枝节、第三馈源和第四馈源;所述第二环形枝节包括: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冬,刘珂鑫,周圆,王汉阳,应李俊,吴鹏飞,李建铭,侯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