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元复配杀虫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407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杀虫组合物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二元复配杀虫组合物,包括该杀虫组合物对农作物害虫进行杀灭的有效成分包括A和B,所述A为吡啶喹唑啉,所述B为氟啶虫酰胺和烯啶虫胺的其中一种,且该杀虫组合物的剂型是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分散油悬浮剂、颗粒剂中的一种,A和B的份数比为1~80:80~1,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酰胺进行复配,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酰胺复配使用能够有效的对农作上的蚜虫、粉虱等有着极佳的防治效果,同时有效的增加了对害虫的杀灭范围,同时避免各类大剂量农药的滥用杀灭益虫,同时也有效的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元复配杀虫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蚜虫防治及其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元复配杀虫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吡啶喹唑啉(Pyrifluquinazon),属于新型喹唑啉类杀虫剂,作用机理是阻止或干扰害虫进食及爬行活动能力,直至害虫缓慢饿死,主要用于防治蔬菜、果树和茶叶等作物上蚜虫类、粉虱类、介壳虫类、叶蝉类、蓟马类等刺吸性口器害虫,可以显著降低病毒载体的传播。该化合物可以完全穿透叶面,对在叶面下方捕食以及栖居的害虫也可达到有效防控的目的。
[0003]氟啶虫酰胺(Flonicamid),属于新型低毒吡啶酰胺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有效,并具有良好的渗透作用。它可从根部向茎部、叶部渗透,但由叶部向茎、根部渗透作用相对较弱。该药剂通过阻碍害虫吮吸作用而致效。害虫摄入药剂后很快停止吮吸,最后饥饿而死,对在农作物叶面各个部位取食的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0004]烯啶虫胺(nitenpyram)是日本武田公司1989年开发研制的新烟碱类杀虫剂,是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与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无交互抗药性,1995年在日本获得登记,广泛用于水稻、果树、蔬菜和茶叶等多种农作物,防治多种害虫,特别是对各种蚜虫、粉虱、水稻叶蝉和蓟马更显示了卓越的活性。烯啶虫胺对人、畜、鸟类和水生动物均为低毒。并开发了与杀螟丹、有效霉素的混剂,同时也获得了登记。烯啶虫胺目前是我国水稻上防治褐飞虱的主打药剂之一,目前主要剂型有水剂、水分散粒剂、可溶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液剂、可溶粒剂等。
[0005]长期使用单一的杀虫剂,害虫很容易产生抗药性,使农药用量增加,导致高毒、用量大、残留多、药效差等不良后果,且作用领域比较单一,对于各类害虫需要使用多种药剂,采用多种药剂复配可有效提高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并且有效的增加了对害虫的杀灭范围,同时也避免各类大剂量农药的滥用杀灭益虫,对益虫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同时也有效的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本专利技术人对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酰胺/烯啶虫胺的复配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研究,令人意外地发现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酰胺进行复配,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酰胺或吡啶喹唑啉和烯啶虫胺复配使用能够有效的对农作上的蚜虫、粉虱等有着极佳的防治效果,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害虫产生明显的抗药性,能够长期使用,明显提高了对农作物蚜虫类、粉虱类害虫的的防治效果,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元复配杀虫组合物,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使用的黄瓜等作物上烟粉虱和黄瓜蚜虫的防治用药量大、对于农药容易产生抗药性以及防治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二元复配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对农作物害虫进行杀灭的有效成分包括A和B,所述A为吡啶喹唑啉,所述B为氟啶虫酰胺和烯啶虫胺的其中一种,且该杀虫组合物的剂型是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分散油悬浮剂、颗粒剂中的一种。
[0009]A和B的份数比为1~80:80~1。
[0010]A和B的份数比为1~50:30~1。
[0011]A和B的份数比为1~10:30~1。
[0012]A和B的总重量份占整个制剂总重量份的10%~55%。
[0013]所述农作物为黄瓜,所述害虫为烟粉虱和黄瓜蚜虫。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二元复配杀虫组合物有别于其他杀虫剂组合,通过在一定配比范围内其联合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该组合物的杀虫效果比各单剂有了明显提高,有效的保证了杀虫效率,药效时间长,可以有效的实现烟粉虱和黄瓜蚜虫的预防和虫害后的杀虫,同时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降低了成本,并且不易产生抗药性,有效的保证了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对于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0017]对比例1: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
[0018]对比例2: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
[0019]对比例3:清水对照组。
[0020]实施例1:所述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酰胺的份数比为30:1。
[0021]实施例2:所述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酰胺的份数比为15:1。
[0022]实施例3:所述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酰胺的份数比为10:1。
[0023]实施例4:所述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酰胺的份数比为5:1。
[0024]实施例5:所述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酰胺的份数比为1:10。
[0025]为进一步了解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酰胺复配对烟粉虱和黄瓜蚜虫的联合作用,本专利技术人对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酰胺复配进行了配方筛选试验。
[0026]试验材料:烟粉虱和黄瓜蚜虫。
[0027]供试药剂:20%吡啶喹唑啉悬浮剂:日本农药株式会社;
[0028]95%氟啶虫酰胺原药:湖北薪和化工有限公司;
[0029]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0030]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北京中农益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0031]施药剂量:12g/667m2。
[0032]试验方法:田间实验,采用喷雾法对黄瓜叶片上的烟粉虱和黄瓜蚜虫进行施药,采用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作为对照药剂,试验共设5个药剂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施药前在各处理区对角线的五个点调查虫口基数,每点调查5棵黄瓜。施药后3d、7d、14d各调查一次防治效果,记录残虫数,并计算防治效果。
[0033]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m2。每组黄瓜数量相等。
[0034]评价方法:调查防治效果。
[0035]防治效果(%)=[((虫口数量(对照区)

虫口数量(施药区))/虫口数量(对照区)]×
100。
[0036]实验结果与分析:
[0037]表1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酰胺组合药剂对黄瓜的烟粉虱、黄瓜蚜虫杀虫试验:
[0038][0039]由上表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药后3d,5种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酰胺组合药剂施药处理烟粉虱、黄瓜蚜虫的防治效果与对比例相当,药后7d,高份数比的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酰胺组合药剂的防效显著由于两种对比药剂,且中、低份数比的防效分别与噻虫胺和啶虫脒的防效相当,药后14d,中、高剂量的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酰胺组合药剂的防效显著高于两种对比药剂,但低份数比的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酰胺组合药剂的防效显著低于两种对比药剂,说明中份数比即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酰胺份数比为10:1的组合药剂在防效和成本方面的考虑是最优的配方选择。
[0040]接下来对吡啶喹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元复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对农作物害虫进行杀灭的有效成分包括A和B,所述A为吡啶喹唑啉,所述B为氟啶虫酰胺和烯啶虫胺中的一种,且该杀虫组合物的剂型是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分散油悬浮剂、颗粒剂中的一种,制剂中有效成分外的其余组分为农药用助剂及制剂制备补足成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元复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和B的份数比为1~80: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言合陈琦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巨卓农业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