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组合型水稻除草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92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组合型水稻除草剂,该除草剂以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为主要有效成分,所述苯噻酰草胺的质量百分含量范围为18.2%‑60%,所述苄嘧磺隆的质量百分含量范围为0.91%‑20%,所述苯噻酰草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8.2%,所述苄嘧磺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91%,所述除草剂的剂型为可分散油悬浮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由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混配而成的水稻田除草剂,能有效防除移栽水稻田一年生杂草,能有效防除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陌上菜、三棱草、鲤肠等杂草,杀草谱广,持效期长,对水稻生长安全性高,且适用于飞防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减轻了工作人员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组合型水稻除草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稻除草剂
,具体涉及一种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组合型水稻除草剂。
技术介绍
苯噻草胺是一种纯品为白色结晶的农药,高毒,可燃,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烟雾。分子量298.36。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存放在密封容器内,并放在阴凉,干燥处。储存的地方必须远离氧化剂。在溶解后的氢氧化钠和a-羟基-N-甲基乙酰替苯胺中于20℃加入2-氯苯并噻唑,在40~50℃反应2h,经后处理得苯噻草胺,m.p.118℃,收率84%。细胞生成和分裂抑制剂,低毒。苯噻草胺主要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稻田高活性杀稗剂,在稗草发生前至三叶期均能将其杀死。对一年生杂草和牛毛草有防效。对移栽水稻有良好的选择性,对发生前至发生初期有速效,持效期30d以上。施药方法可灌水撒施。苄嘧磺隆纯品为白色无臭固体,m.p.185~188℃,蒸气压1.733×10-3Pa(20℃)。溶解度为:二氯甲烷11720mg/L,乙腈5380mg/L,二甲苯280mg/L,乙酸乙酯1660mg/L,丙酮1380mg/L,甲醇990mg/L,己烷3.1mg/L,水1200mg/L。分配系数为4.1。在微碱性(pH=8)水溶液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缓慢分解。pH值5时半衰期11d,pH值7时为143d。原药略带浅黄色。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药剂在水中迅速扩散,经杂草根部和叶片吸收后转移到其它部位,阻碍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敏感杂草生长机能受阻、幼嫩组织过早发黄,抑制叶部、根部生长。能有效防治稻田1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能被杂草根、叶吸收并传到其他部位。对水稻安全,使用方法灵活。适用于稻田防除1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在作物芽后,杂草芽前及芽后施药,对鸭舌草、眼子菜、节节菜等及莎科杂草(牛毛草、异型莎草、水莎草等)效果良好。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杂草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但长期连续高剂量地施用单一的化学除草剂剂,容易造成药剂的残留、环境污染以及杂草耐抗药性发展等问题。合理的化学除草剂复配或混配具有杀草谱广、延长施药适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减少残留等积极特点。开发新品除草菌剂价格不断攀升,而相比之下,开发与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与混配具有投资少、研制周期短而受到国内外重视,纷纷加大开发研制力度。现有的除草剂在制备过程中大都适用于施甩作业,则需要大量工人进行作业,对于较大面积的水稻田施甩作业不仅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并且效率低下,随着现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飞防作业逐渐代替人工作业,降低劳动成本,因此需要研发适用于飞防作业的除草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组合型水稻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农户因不懂使用容易造成药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组合型水稻除草剂,该除草剂以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为主要有效成分,所述苯噻酰草胺的质量百分含量范围为18.2%-60%,所述苄嘧磺隆的质量百分含量范围为0.91%-20%。所述苯噻酰草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8.2%。所述苄嘧磺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91%。所述除草剂的剂型为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溶性粉剂、悬浮剂、超低容量液剂。所述除草剂的剂型为可分散油悬浮剂。将所述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混合在非水系分散介质中,再加入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粘度调节剂和稳定剂,并通过砂磨机研磨将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均匀地分散于油相中,形成一种高分散、高悬浮、能流动的稳定的液固态体系的除草剂。所述润湿剂的质量百分含量范围为0.1%-0.5%,所述分散剂的质量百分含量范围为1%-5%,所述乳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范围为0.5%-5%,所述粘度调节剂的质量百分含量范围为0.5%-2%,所述稳定剂的质量百分含量范围为0.1%-0.5%。所述作物为水稻。所述杂草为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陌上菜、三棱草、鲤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组合型水稻除草剂,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由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混配而成的水稻田除草剂,能有效防除移栽水稻田一年生杂草,能有效防除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陌上菜、三棱草、鲤肠等杂草,杀草谱广,持效期长,对水稻生长安全性高。2、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飞防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减轻了工作人员负担。3、本专利技术将除草剂制备成可分散油悬浮剂,该可分散油悬浮剂具有粒径小,悬浮率高、分散性好、黏附性好的特点,对靶标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便于机械化施药等优势,并且可分散油悬浮剂在植物表面的铺展和粘着力都比较强,耐雨水冲刷,增效作用明显,持效期比较长,对人畜低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18%苯噻酰草胺+1%苄嘧磺隆+0.5%润湿剂+5%分散剂+0.45%乳化剂+2%粘度调节剂+0.5%稳定剂;实施例2:18.1%苯噻酰草胺+0.95%苄嘧磺隆+0.4%润湿剂+4%分散剂+0.35%乳化剂+1.5%粘度调节剂+0.4%稳定剂;实施例3:18.2%苯噻酰草胺+0.91%苄嘧磺隆+0.3%润湿剂+3%分散剂+0.25%乳化剂+1%粘度调节剂+0.3%稳定剂;实施例4:18.3%苯噻酰草胺+0.81%苄嘧磺隆+0.2%润湿剂+2%分散剂+0.15%乳化剂+0.5%粘度调节剂+0.2%稳定剂;实施例5:18.4%苯噻酰草胺+0.71%苄嘧磺隆+0.1%润湿剂+1%分散剂+0.5%乳化剂+0.5%粘度调节剂+0.1%稳定剂;对比例1:清水;对比例2:18.5%苯噻酰草胺;对比例3:1%苄嘧磺隆。测试实验1.实验场所针对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水稻移栽田进行实验。2.实验步骤(1)分别将水稻田进行编号1-8,在田间杂草萌发期,稗草1-2叶期时施药;(2)对编号1的水稻田喷洒18%苯噻酰草胺+1%苄嘧磺隆+0.5%润湿剂+5%分散剂+0.45%乳化剂+2%粘度调节剂+0.5%稳定剂的除草剂,对编号2的水稻田喷洒18.1%苯噻酰草胺+0.95%苄嘧磺隆+0.4%润湿剂+4%分散剂+0.35%乳化剂+1.5%粘度调节剂+0.4%稳定剂的除草剂,对编号3的水稻田喷洒18.2%苯噻酰草胺+0.91%苄嘧磺隆+0.3%润湿剂+3%分散剂+0.25%乳化剂+1%粘度调节剂+0.3%稳定剂的除草剂,对编号4的水稻田喷洒18.3%苯噻酰草胺+0.81%苄嘧磺隆+0.2%润湿剂+2%分散剂+0.15%乳化剂+0.5%粘度调节剂+0.2%稳定剂的除草剂,对编号5的水稻田喷洒18.4%苯噻酰草胺+0.71%苄嘧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组合型水稻除草剂,其特征在于:该除草剂以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为主要有效成分,所述苯噻酰草胺的质量百分含量范围为18.2%-60%,所述苄嘧磺隆的质量百分含量范围为0.91%-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组合型水稻除草剂,其特征在于:该除草剂以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为主要有效成分,所述苯噻酰草胺的质量百分含量范围为18.2%-60%,所述苄嘧磺隆的质量百分含量范围为0.9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组合型水稻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噻酰草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8.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组合型水稻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苄嘧磺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9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组合型水稻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的剂型为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溶性粉剂、悬浮剂、超低容量液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组合型水稻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的剂型为可分散油悬浮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苯噻酰草胺和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言合陈琦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巨卓农业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