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朝智专利>正文

一种膜式电路车辆喇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670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膜式电路车辆喇叭,特征是采用具有厚膜、混膜烧结结构、由脉冲振荡、脉冲激励放大、控制、防颤和功率脉冲开关各电路构成的电子电路;控制电路由电阻和三极管构成,三极管基极接防颤电路输出端,集电极接VMOS管的控制极,喇叭线圈串接在VMOS管的源极,控制按钮设置在防颤电路触发信号输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适应发动机仓里的恶劣环境、性能可靠,而且体积小,可装在喇叭后座的腹腔内。(*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用喇叭。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在各种机动车辆上的车用喇叭。目前车辆上使用的电喇叭大多是电磁振动式蜗牛型或盆型,这种电喇叭工作时利用其触点的开闭反复吸动衔铁、带动膜片振动,经扬声器或回音板放大,从而产生一定频率、一定声压的声音。这种结构的喇叭刚投入使用时声音较高,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触点工作时产生电弧使其表面氧化且输入电流减小,使喇叭变音。若其触点压力减小,会使接触点电阻增加,也会使输入电流减小,若触点压力增大,触点的腐蚀情况虽然有所改善,但机械磨损会加剧,这些都会使喇叭变音。再者,这种电磁振动喇叭的音量和音频不易调整。此外,车用喇叭一般都是安装在发动机的机仓里,机仓里的温度变化范围大(-55-125)、振动频率高、振幅大、空气湿度高,因而,传统的喇叭很难适应那种环境,若用PCB板和分立元件制成无触点电子喇叭,同样也存在着缺陷,PCB板只能在低于85的环境里工作,温度过高和过低都能使PCB板变形,分立元件易松动和脱焊,其抗振能力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膜式电路车辆喇叭,以使其不仅能适应发动机机仓里的恶劣环境、性能可靠,而且体积小,可装在喇叭后座的腹腔内。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的结构特点是采用具有厚膜、混膜烧结结构的、由脉冲振荡电路、脉冲激励放大电路、控制电路、防颤电路和功率脉冲开关电路构成的电子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由电阻和三极管构成,该三极管基极接防颤电路输出端,集电极接VMOS管的控制极,喇叭线圈串接在VMOS管的源极,控制按钮设置在防颤电路触发信号输入端。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合理设置电子电路,并采用由厚膜、混膜烧结工艺制成的电路结构,使其不仅能适应发动机仓里的恶劣环境、性能可靠,而且体积小,可装在喇叭后座的腹腔内。与现有的电子喇叭相比,本技术不增加成本。附图为本技术电路原理示意图。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采用具有厚膜、混膜烧结结构的、由脉冲振荡电路Ⅰ、脉冲激励放大电路Ⅱ、控制电路Ⅲ、防颤电路Ⅳ和功率脉冲开关电路Ⅴ构成的电子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由电阻R8、R9和三极管T5构成,三极管T5的基极接防颤电路输出端,集电极接VMOS管T6的控制极G,喇叭线圈L串接在VMOS管T6的源极,控制按钮AT设置在防颤电路触发信号输入端。图中所示,脉冲振荡电路中的三极管T1、T2采用NPN管芯,随着电容元件不断的充放电过程,三极管T1、T2交替导通、截止,以脉冲信号输出。调节可调电阻R3,即改变电容C1的充放电速率,进而改变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一般调成低音为320HZ、高音为380HZ。脉冲激励放大电路是将脉冲振荡电路输出的信号放大后驱动功率脉冲开关电路之“开关”。随着三极管T2导通,三极管T3导通,三极管T4截止,+Vcc经电阻R5使三极管T4集电极电位由低转为高,若按下按钮AT,则脉冲功率开关T6之G极由低电位变为高电位、T6之DS由高阻态变成低阻态,喇叭线圈L中则有电流流过,产生磁场,喇叭上衔铁迅速接近下衔铁,从而带动膜片,使膜片振动经共鸣箱发出声音。控制电路在喇叭铵钮未按下时,由于防颤电路输出正电位,三极管T5导通,则T6之G极为低电位,T6的DS呈高阻态,喇叭线圈中无电流流过;反之,则电源+Vcc经T7、L、T6之DS有一较大的电流流过,喇叭发出声响。防颤电路由反相器F1、F2、F3、F4电容C4、电阻R11、R12构成,由于各反相器相互间的钳制作用,有效地防止了电路的颤抖。电容C4用以滤波。本技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厚膜烧结工艺,用浆料将电路和电阻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印制在以AI2O3为材料制成的基片上,通过850度高温烧结,使基片上的浆料变成导带和电阻后,用激光调节其电阻值,再将所有元件的芯片贴在线路上,并加膜保护。另外,本技术所用的几种电路,可根据产品要求的档次不同,也可全部(或部分)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式电路车辆喇叭,其特征是采用具有厚膜、混膜烧结结构的、由脉冲振荡电路(Ⅰ)、脉冲激励放大电路(Ⅱ)、控制电路(Ⅲ)、防颤电路(Ⅳ)和功率脉冲开关电路(Ⅴ)构成的电子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由电阻R8、R9和三极管T5构成,三极管T5基极接防颤电路输出端,集电极接VMOS管T6的控制极G,喇叭线圈L串接在VMOS管T6的源极,控制按钮AT设置在防颤电路触发信号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式电路车辆喇叭,其特征是采用具有厚膜、混膜烧结结构的、由脉冲振荡电路(Ⅰ)、脉冲激励放大电路(Ⅱ)、控制电路(Ⅲ)、防颤电路(Ⅳ)和功率脉冲开关电路(Ⅴ)构成的电子电路;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朝智
申请(专利权)人:吴朝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