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冶炼终点渣-钢磷分配比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274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转炉冶炼终点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冶炼终点渣

钢磷分配比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行业转炉炼钢
,具体涉及一种转炉冶炼终点渣

钢磷分配比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IF钢作为深冲用钢,对于磷含量要求严格,成品磷含量要求≤0.013%。100吨中小转炉冶炼IF钢,终点温度要求高,冶炼低磷钢难度大。渣

钢磷分配比作为渣钢间脱磷反应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其与钢液成分、炉渣成分、温度等有密切关系,文献中报道的往往是平衡状态下渣

钢磷分配比计算模型。在实际转炉吹炼后期熔池中存在一定的碳,吹炼结束,经过140s的静置,熔池碳与氧反应接近平衡,但炉渣往往处于过氧化状态,即炉渣的氧势高于钢水氧势,处于非平衡态。因此,构建一种符合冶炼实际的渣

钢磷分配比预报模型,对提高一次拉碳脱磷命中率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炉冶炼终点渣

钢磷分配比计算方法,本专利技术综合考虑了冶炼终点钢液温度T、冶炼终点钢液中碳的质量百分含量[%C]、冶炼终点渣中MgO质量百分含量(%MgO)、冶炼终点渣中CaO质量百分含量(%CaO)等因素对磷分配比的影响,实现了转炉冶炼终点渣

钢磷分配比的准确预测。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炉冶炼终点渣

钢磷分配比计算方法,转炉吹炼结束后钢液和渣进行静置处理,静置时间≥140s,静置完成后,转炉冶炼终点渣

钢磷分配比与冶炼终点T、(%MgO)和(%CaO)符合下述公式1:
[0005][0006]其中,T为冶炼终点钢液温度,(%MgO)为冶炼终点渣中MgO质量百分含量,(%CaO)为冶炼终点渣中CaO质量百分含量;
[0007]所述T≥1680℃,冶炼终点钢液中碳的质量百分含量[%C]为0.02%~0.045%,冶炼终点钢液中磷的质量百分含量[%P]≤0.012%,冶炼终点渣中MgO的质量百分含量(%MgO)为7.6%~9.5%,冶炼终点渣中MgO和CaO质量百分含量之和(%MgO)+(%CaO)为50%~60%,a取值为0.2~0.4,b取值为1.387

1.523。
[0008]进一步的,所述b与冶炼终点钢液中碳的质量百分含量[%C]符合下述公式2:
[0009][0010]所述d取值为8335~8345。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炉冶炼工艺为单渣冶炼。
[0012]进一步的,所述静置过程转炉进行底吹。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冶炼终点为静置完成时。
[0014]本专利技术公式1中所述参数b为与渣氧化性有关的参数。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实现了100吨复吹转炉冶炼IF钢终点渣

钢磷分配比的准确计算,对100吨复吹转炉冶炼IF钢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0017]另外,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对冶炼终点渣

钢磷分配比的预测,通过预测冶炼终点的T、[%C]、[%P]、(%MgO)、(%CaO),通过公式计算,预测出冶炼终点渣

钢磷分配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9]实施例1-6
[0020]100吨复吹转炉冶炼IF钢采用常规单渣冶炼,采用铁水+废钢模式,铁水比>86%,入炉铁水磷含量≤0.13%,入炉铁水硅含量:0.3%~0.6%;冶炼枪位为双高双低枪位,氧枪喷头为4孔喷头;转炉底吹采用12支底吹枪环绕分布形式,底吹枪直径22mm,底吹工作压力≥0.4MPa;一次拉碳,转炉吹炼结束后底吹氩气,钢液和渣进行静置,然后倒炉测温取样。
[0021]实施例1-5
[0022]采用公式1、2进行计算转炉冶炼终点渣

钢磷分配比钢磷分配比
[0023][0024]钢液静置时间列于表1,钢液静置完成后,基于冶炼终点,公式中T、[%C]、[%P]、(%MgO)、(%CaO)、参数a取值见表1,通过公式2计算得到的参数b列于表2。采用公式2计算得到的b,通过公式1计算得到的也列于表2。通过实际检测的渣中的磷含量(%P)和钢中的磷含量[%P]计算得到的实际的列于表2。
[0025]表1
[0026][0027]表2
[0028][0029][0030]实施例6
[0031]首先预测冶炼终点的T、[%C]、[%P]、(%MgO)、(%CaO),通过公式1、2计算,预测
出冶炼终点渣

钢磷分配比。冶炼终点T、[%C]、[%P]、(%MgO)、(%CaO)的预测值和实际值列于表3,b值利用预测的[%C]通过公式2得到,计算得到的渣

钢磷分配比和实际的渣

钢磷分配比也列于表3。
[0032]表3
[0033][0034]通过多次试验发现,当冶炼终点的T、[%C]、[%P]、(%MgO)、(%CaO)的预测值T
预测
、[%C]预测
、[%P]预测
、(%MgO)
预测
、(%CaO)
预测
与实际值T
实际
、[%C]实际
、[%P]实际
、(%MgO)
实际
、(%CaO)
实际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计算结果与实际值能够很好的吻合:
[0035]∣T
预测
-T
实际
∣≤5℃,∣[%C]预测
-[%C]实际
∣≤0.005%,[%P]≤0.012%,∣(%MgO)
预测
-(%MgO)
实际
∣≤1%,∣(%CaO)
预测
-(%CaO)
实际
∣≤1%。
[003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转炉冶炼终点渣

钢磷分配比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转炉吹炼结束后钢液和渣进行静置处理,静置时间≥140s,静置完成后,转炉冶炼终点渣

钢磷分配比与冶炼终点T、(%MgO)和(%CaO)符合下述公式1:lg=
ꢀ‑
9.78+0.71
×
{(%CaO)+a
×
(%MgO)}+b
ꢀꢀꢀꢀꢀ
(1)其中,T为冶炼终点钢液温度,(%MgO)为冶炼终点渣中MgO质量百分含量,(%CaO)为冶炼终点渣中CaO质量百分含量;所述T≥1680℃,冶炼终点钢液中碳的质量百分含量[%C]为0.02%~0.045%,冶炼终点钢液中磷的质量百分含量[%P]≤0.012%,冶炼终点渣中MgO的质量百分含量(%MgO)为7.6%~9.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德刚王耐李波李建英李经哲王建兴武冠华孙宏亮王言峰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