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出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263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射出成形体中的第一成形构件与第二成形构件的接合强度。灯1具有:壳体2,设有收容封入构件的收容部2a;透镜3,覆盖收容部2a且与壳体2接合;以及树脂接合材9,接触至壳体2与透镜3而接合壳体2与透镜3。并且,壳体2包括细长形状的第一收容部2b与收容部分的宽度比第一收容部2b宽的第二收容部2c来作为收容部2a,第二收容部2c中的壳体2的第一抵接面以及透镜3的第二抵接面彼此的面形成为凹凸状。树脂接合材9接触至壳体2的突出面与透镜3的壁部3b。的壁部3b。的壁部3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射出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于后视镜(door mirror)等的射出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安装于汽车的后视镜等的射出成形体的一例,已知有将分别射出成形的透镜与壳体接合而成的射出成形体。关于所述射出成形体的壳体与透镜的接合,采用的是使用振动的振动熔接等接合方法或借助激光的接合方法。
[0003]例如,关于壳体与透镜的接合,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其接合方法,记载了将被壳体罩着的透镜的周缘部通过振动熔接而接合于壳体的方法。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

1507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但是,在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壳体与透镜的接合方法(振动熔接)中,为了使壳体与透镜的接合部振动(互相摩擦),壳体与透镜的接合面必须为平坦。
[0009]而且,在射出成形体具有不同大小的收容部的情况下,在壳体与透镜的接合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射出成形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成形构件,设有收容封入构件的收容部;第二成形构件,覆盖所述收容部,且与所述第一成形构件接合;以及树脂接合材,将所述第一成形构件与所述第二成形构件予以接合,所述第一成形构件包括细长形状的第一收容部与收容部分的宽度比所述第一收容部宽的第二收容部来作为所述收容部,且包括第一壁部,所述第一壁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成形构件抵接的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成形构件包括第二壁部,所述第二壁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壁部被设在所述第一收容部与所述第二收容部各自的周缘部,且所述第一壁部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从所述第一抵接面相连而突出至外侧的突出面,所述第二壁部对应于所述第一壁部而设在所述第一收容部与所述第二收容部各自的周缘部,所述树脂接合材接触至所述第二壁部与所述突出面,所述第二收容部中的所述第一抵接面以及所述第二抵接面分别包含凹凸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成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面以及所述第二抵接面彼此的面为波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出成形体,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封入构件,在所述第一收容部,收容有对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进行引导的导光构件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收容部,收容有所述导光构件的另一部分,及具有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的配线的基板。4.一种射出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生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美姿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