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未充填溶洞内原油地质储量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2326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评估未充填溶洞内原油地质储量的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油压等各基础数据;根据日产液量的曲线和油压的曲线确定生产阶段的第一分界点和第二分界点,确定未充填溶洞供液阶段;根据未充填溶洞供液阶段的油压与累积产液量的关系绘制判识曲线,拟合判识曲线生成线性方程,并获取直线斜率的绝对值;根据直线斜率的绝对值以及各种基础数据,获得未充填溶洞内原油的地质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油压数据测试方便,数据量大,可以评估多数油井的未充填溶洞内原油地质储量,且无需关井测试,降低了评估原油地质储量的成本。地质储量的成本。地质储量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评估未充填溶洞内原油地质储量的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油压评估缝洞型未充填溶洞内原油地质储量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气资源量巨大,是我国西部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缝洞型油藏是在多期构造运动、多期岩溶作用基础上形成的改造型油藏,大缝、大洞发育,是开发面临的一类新类型油藏。储集空间类型多,不同类型储集空间尺度差异极大,从微米级的晶间孔、粒间孔、微裂缝,到毫米尺度的溶蚀孔、溶蚀缝,再到米级的溶蚀洞等都有发育,相差5~6个数量级。不同尺度储集空间流体流动特征不同,开发方式不同。比如,大尺度未充填溶洞,比表面积小,洗油效率高,只要水、气可以波及,基本就可以获得比较高的采收率,对于这一类储量,提高采收率主要从提高波及入手,表面活性剂驱等改善洗油效率的技术作用效果较差;溶蚀孔洞或充填溶洞,比表面积大,水、气波及后,因洗油效率低,仍残存大量剩余油,对于这一类储量,不仅要提高波及,还要通过注入表面活性剂等手段改善洗油效率以提高采收率。由于目前对于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评估未充填溶洞内原油地质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储层的地质原油生产数据,所述地质原油生产数据包括油压、产液量、地质原油地层水系数和物理参数、油藏中深、井筒数据;根据目标储层的产液量随时间的变化特性确定目标储层的各个开发阶段的分界点;其中,所述开发阶段至少包括未充填溶洞供液阶段和溶蚀孔洞供液阶段;利用目标储层在未充填溶洞供液阶段的地质原油生产数据,建立目标储层在未充填溶洞供液阶段的油压与累积产液量关系的拟合曲线;根据所述拟合曲线分析目标储层在未充填溶洞供液阶段于单位产液量下的油压下降幅度;根据单位产液量下的油压下降幅度、地质原油地层水系数和物理参数、油藏中深、井筒数据计算目标储层的未充填溶洞内的原油地质储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估未充填溶洞内原油地质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目标储层的产液量随时间的变化特性确定目标储层的各个开发阶段的分界点,包括:若日产液量保持稳定或上升且油嘴未变化,则将日产液量开始下降的时间点作为第一分界点;若日产液量保持稳定或上升,则将当天油压与所述日产液量累计所得的累积产液量的关系曲线的斜率发生改变的时间点作为第二分界点;将第一分界点之前或第二分界点之前的阶段作为目标储层的未充填溶洞供液阶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估未充填溶洞内原油地质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分界点之前或第二分界点之前的阶段作为目标储层的未充填溶洞供液阶段,包括:若不存在第二分界点,则将第一分界点之前的阶段划定为目标储层的未充填溶洞供液阶段;若存在第二分界点,则将第二分界点之前的阶段划定为目标储层的未充填溶洞供液阶段。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评估未充填溶洞内原油地质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不存在第二分界点,则将第一分界点之前的阶段划定为目标储层的未充填溶洞供液阶段;若存在第二分界点,则将第二分界点之前的阶段划定为所述未充填溶洞供液阶段,包括:若所述日产液量保持稳定或上升而所述当天油压下降速度不变,则不存在第二分界点,将第一分界点之前的阶段划定为目标储层的未充填溶洞供液阶段;若所述日产液量保持稳定或上升而所述当天油压下降速度发生改变,则存在第二分界点,将第二分界点之前的阶段划定为目标储层的未充填溶洞供液阶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估未充填溶洞内原油地质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液量包括产油量和产水量;所述地质原油地层水系数和物理参数包括:原油体积系数、原油压缩系数、地层水压缩系数、地层水体积系数、岩石空隙压缩系数、原始含油饱和度、油藏中深;所述井筒数据包括井筒半径;所述拟合曲线为线性的拟合直线,所述单位产液量下的油压下降幅度为所述拟合直线斜率的绝对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评估未充填溶洞内原油地质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累积产液量的计算式为:L
p
=N
P
B
O
+W
P
B
W
其中,L
p
为地下体积的累积产液量;N
p
为地上体积的累积产油量;W
p
为地上体积的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松青曾清勇赵艳艳龙喜彬朱桂良黄孝特张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