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体连续梁中跨钢壳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224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49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体连续梁中跨钢壳施工装置。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转体连续梁最后一段悬浇段末端的预埋装置和搭接在两侧预埋装置上的吊装装置;预埋装置包括预埋钢壳,所述吊装钢壳吊装在所述预埋钢壳上;所述预埋钢壳的内嵌段上固定设置第一肋板和第一锚栓,所述第一肋板与所述第一锚栓交替设置;吊装装置包括吊装钢壳,所诉吊装钢壳搭接在所述预埋钢壳的外伸段。本申请具有提高安全性能,简化施工工艺的效果。简化施工工艺的效果。简化施工工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体连续梁中跨钢壳施工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体连续梁中跨钢壳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国以来,我国的桥梁工程事业飞速发展,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桥梁事业日新月异。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人们对桥梁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造桥梁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更多新的挑战,比如,一些新建桥梁需要跨越既有的铁路或者公路线路,当被跨越的铁路、公路较宽,且交通繁忙时,一般的施工方法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为减小对既有线路的影响,使得转体桥梁施工的应用越来越多。
[0003]转体桥梁中跨合龙时,采用的方式通常为采用合龙吊架做为载体,在合龙吊架上进行支模后对连续梁进行合龙,但是,当施工工作面暴露于既有线的上方,则会对既有线造成影响,使得既有线行车受到干扰,从而影响施工进度,浪费成本。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安全性能低、施工复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安全性能低、施工复杂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转体连续梁中跨钢壳施工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转体连续梁中跨钢壳施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转体连续梁中跨钢壳施工装置,包括两个转体连续梁和连接两段所述转体连续梁的合龙段,所述合龙段包括吊装钢壳和预埋钢壳,所述吊装钢壳吊装在所述预埋钢壳上;所述预埋钢壳包括内嵌段和外伸段,所述内嵌段设置在所述转体连续梁最后一段悬浇段的末端,所述外伸段位于所述内嵌段远离转体连续梁的一侧,所述吊装钢壳安装在所述外伸段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合龙段将两个转体连续梁连接,使得可以在转体梁上施工时,不用搭合龙架去进行支模,使得施工过程中不会影响合龙段下方既有建筑的运行,从而解决了两地施工空间有限的难题,还有力的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其中合龙段包括预埋钢壳和吊装钢壳,吊装钢壳的内嵌段设置在转体连续梁最后一段悬浇段的末端,预埋钢壳的外伸段上安装吊装钢壳,施工过程中直接将吊装钢壳吊装在外伸段,使得施工过程简单。
[0009]可选的,所述预埋钢壳包括第一底板、两个焊接在所述第一底板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一腹板、两个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一腹板远离所述底板一端的第一翼缘板以及两个第一弯折段,两个所述弯折段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翼缘板远离所述第一腹板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腹板平行,所述预埋钢壳的形状与所述转体连续梁外轮廓一样。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预埋钢壳可以紧贴转体连续梁的外轮廓设置。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底板、第一腹板以及第一翼缘板上均焊接第一肋板,所述第一肋板与所述所述第一底板、第一腹板以及第一翼缘板均垂直。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底板、第一腹板以及第一翼缘板上均设置肋板,使得预埋钢壳的刚度增强。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肋板上开设两组第一穿孔,两组所述第一穿孔分别靠近所述第一肋板的长边设置,两组所述第一穿孔相互平行,每组所述第一穿孔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且间隔均匀设置,所述第一穿孔中穿设钢筋。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了预埋钢壳的刚度,使得预埋钢壳在浇筑混凝土时不易产生变形。
[0015]可选的,相邻的所述第一肋板之间还设置两组第一锚栓,两组所述第一锚栓沿着所述第一肋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组所述锚栓相互平行。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预埋钢壳的刚度,同时使得混凝土与预埋钢壳连接更稳固。
[0017]可选的,所述吊装钢壳包括第二底板、两块第二腹板、两块第二翼缘板以及两块第二弯折段,所述吊装钢壳组焊而成,所述吊装钢壳的形状与所述预埋钢壳一样。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吊装钢壳可以紧贴预埋钢壳设置,吊装钢壳在预埋钢壳上安装的更稳固。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底板、第二腹板以及第二翼缘板上均设置第二肋板,所述第二肋板与所述第二底板、第二腹板以及第二翼缘板垂直。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底板、第二腹板以及第二翼缘板上均设置第二肋板,可以增强吊装钢壳的刚度。
[0021]可选的,所述第二肋板上开设两组第二穿孔,两组所述第二穿孔分别靠近所述第二肋板的长边设置,两组所述第二穿孔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穿孔中穿设钢筋。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了吊装钢壳的刚度,使得吊装钢壳在浇筑混凝土时不易产生变形,保证了施工的质量。
[0023]可选的,相邻的所述第二肋板之间还设置有两组第二锚栓。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吊装钢壳的刚度,同时使得混凝土与吊装钢壳连接更稳固。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通过合龙段将两个转体连续梁连接,使得可以在转体梁上施工时,不用搭合龙架去进行支模,使得施工过程中不会影响合龙段下方既有建筑的运行,从而解决了两地施工空间有限的难题,还有力的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施工过程中直接将吊装钢壳吊装在外伸段,使得施工过程简单;
[0027]2.预埋钢壳的外形与转体连续梁的外轮廓一样,使得预埋钢壳可以紧贴转体连续梁的外轮廓设置;
[0028]3.转体连续梁中跨采用钢壳法合龙,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操作简捷,缩短了要点封锁时间,大大降低了对既有线行车的干扰,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预埋钢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吊装钢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转体连续梁;2、合龙段;3、预埋钢壳;31、内嵌段;32、外伸段;33、第一底板;34、第一腹板;35、第一翼缘板;36、第一弯折段;37、第一肋板;371、第一穿孔;38、第一锚栓;4、吊装钢壳;41、第二底板;42、第二腹板;43、第二翼缘板;44、第二弯折段;45、盖板;46、第二肋板;461、第二穿孔;47、第二锚栓;5、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转体连续梁中跨钢壳施工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转体连续梁中跨钢壳施工装置包括两段转体连续梁1以及连接两段转体连续梁1的合龙段2;合龙段2包括吊装钢壳4和分别设置在吊装钢壳4两端的预埋钢壳3;预埋钢壳3分为内嵌段31和外伸段32,内嵌段31设置在转体连续梁1最后一段的末端,外伸段32位于内嵌段31远离转体连续梁1的一侧,且伸出转体连续梁1,吊装钢壳4安装在外伸段32上。
[0035]预埋钢壳3设置两个,且采用16mm厚钢板组焊而成,预埋钢壳3的外形尺寸与转体连续梁1外轮廓尺寸一致,使得预埋钢壳3可以紧贴梁体设置于转体连续梁1外轮廓之外,根据锚固受力、合龙段2长度及转体空间需求,预埋钢壳3的长度设置为190cm,内嵌段31长为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体连续梁中跨钢壳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转体连续梁(1)和连接两段所述转体连续梁(1)的合龙段(2),所述合龙段(2)包括吊装钢壳(4)和预埋钢壳(3),所述吊装钢壳(4)吊装在所述预埋钢壳(3)上;所述预埋钢壳(3)包括内嵌段(31)和外伸段(32),所述内嵌段(31)设置在所述转体连续梁(1)最后一段悬浇段的末端,所述外伸段(32)位于所述内嵌段(31)远离转体连续梁(1)的一侧,所述吊装钢壳(4)安装在所述外伸段(3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体连续梁中跨钢壳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壳(3)包括第一底板(33)、两个焊接在所述第一底板(33)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一腹板(34)、两个第一翼缘板(35)以及两个第一弯折段(36),两个所述第一翼缘板(35)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一腹板(34)远离所述第一底板(33)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弯折段(36)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一翼缘板(35)远离所述第一腹板(34)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腹板(34)平行,所述预埋钢壳(3)的形状与所述转体连续梁(1)外轮廓一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体连续梁中跨钢壳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33)、第一腹板(34)以及第一翼缘板(35)上均设置第一肋板(37),所述第一肋板(37)垂直的焊接在所述第一底板(33)、第一腹板(34)以及第一翼缘板(35)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体连续梁中跨钢壳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板(37)上开设两组第一穿孔(371),两组所述第一穿孔(371)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小路公彦良谢光明杜亮王立国刘强谭政张博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