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飞机牵引车的抱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205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45
提供一种用于飞机牵引车的抱轮机构,属于牵引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牵引车与飞机起落架对接时将起落架轮胎抱紧与升降操作,不仅能够实现对飞机轮胎的抱持和夹紧,将飞机轮胎同步移动调整到牵引车的车体运动中心位置,而且采用布置于抱轮机构的四个角的升降油缸实现抱轮机构整体抬起与放下,能够根据飞机起落架的轮胎的高低变化自动上升或下降形成新的受力平衡状态而避免抱轮机构对起落架造成的扭力伤害,受力合理、操作简便,可充分保护飞机起落架、便于实现自动化操作控制,适用于一定范围内不同尺寸的飞机起落架轮胎的抱持与夹紧。夹紧。夹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飞机牵引车的抱轮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牵引车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飞机牵引车的抱轮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飞机牵引车,其抱轮机构(也可称为举升装置或顶升装置等)大多分为双开门液压顶杆式结构,如专利CN201923323U电动无杆飞机牵引车、 CN104002986A一种无杆飞机牵引车夹持—举升装置,或单门带液压顶杆锁钩式结构如CN107054681A无杆飞机牵引车、CN 204846391 U一种遥控电动无杆飞机牵引车,从其结构上分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3]1)无论是单门还是双门,其内开档宽度都比较大,在门打开后给飞机起落架轮胎让开足够的宽度尺寸以保证轮胎能够进入,如:双开门的结构为了给起落架轮胎让开空间将其做成竖直方向的矩形截面结构,单开门要向前打开足够大、或者打开后位于车体外侧以让开飞机起落架轮胎。
[0004]2)受力不好、操作不方便:双开门的结构为了给起落架轮胎让开空间,做成竖直矩形结构将轮胎拦住、其向下重力由后方铲斗承受;单开门结构呈弧形或者下部带平板以承重。无论单开门还是双开门,其抱轮机构抱紧轮胎后起落架的重心大多位于支点外侧,如CN107054681 A无杆飞机牵引车的起落架轮胎位于第二液压缸支点外侧。
[0005]为了保证受力良好,现有的牵引车有的采用将飞机轮胎抬起让移动至承重件的上部或者让飞机前行将前起落架的轮胎运行至承重件上部,采用这种方式,对于重量比较的的飞机而言操作难度较大、容易发生碰撞;对于飞机轮胎处于受力支点外侧的,其整体结构必须足够大以保证必要的强度刚度。
[0006]3)大部分飞机前起落架的主油缸相对地面垂直方向都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当牵引车牵引飞机时,轮胎绕主油缸的轴心发生偏转,此时左右轮胎的离地高度发生变化、并且是左右轮胎围绕起落架主油缸与轮胎轴心线交点的回转,对于不同尺寸、不同间距的飞机轮胎,其回转中心是不同的。
[0007]目前现有的飞机牵引车大部分没有左右轮胎高度变化补偿措施,个别的采用抱轮机构摆动方式,如专利CN107054681 A无杆飞机牵引车公开的抱轮机构采用固定高度旋转轴悬挂式其抱轮机构围绕固定高度(抱轮平台旋转中心线)的旋转轴进行偏摆,不能满足不同机型轮胎直径大小的高度变化的补偿需求,当轮胎直径变化时,抱轮机构的摆动中心与轮胎回转中心不重合,理论上是抱轮机构抱紧起落架轮胎实现起落架整体围绕抱轮平台旋转中心线整体旋转,实际上起落架可飞机连接不能旋转,如强制旋转会引起对起落架造成一定的扭力伤害。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飞机牵引车的抱轮机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牵引车的抱轮机构,用于牵引车与飞机起落架对接时将起落架轮胎抱紧与
升降操作,不仅能够实现对飞机轮胎的抱持和夹紧,将飞机轮胎同步移动调整到牵引车的车体运动中心位置,而且采用布置于抱轮机构的四个角的升降油缸实现抱轮机构整体抬起与放下,能够根据飞机起落架的轮胎的高低变化自动上升或下降形成新的受力平衡状态而避免抱轮机构对起落架造成的扭力伤害,受力合理、操作简便,可充分保护飞机起落架、便于实现自动化操作控制,适用于一定范围内不同尺寸的飞机起落架轮胎的抱持与夹紧。
[0010]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用于飞机牵引车的抱轮机构,包括抱轮机构,所述抱轮机构布置于牵引车的中间位置,所述抱轮机构由框架总成、前左抱夹装置、前右抱夹装置、后抱夹装置、压紧装置、起升装置、导向限位装置、液压系统、安全控制系统、左伸缩大臂、右伸缩大臂构成;
[0011]所述框架总成为开口超前的C型布局结构,所述框架总成左右两侧分别水平滑动设有左伸缩大臂和右伸缩大臂,所述左伸缩大臂前端铰接有前左抱夹装置,所述右伸缩大臂前端铰接有前右抱夹装置,所述后抱夹装置设于框架总成后部,所述压紧装置设于后抱夹装置上端部;
[0012]所述左伸缩大臂和右伸缩大臂通过液压系统同步动作时可带动前左抱夹装置、前右抱夹装置同步前后移动和相对于对应的伸缩大臂向内侧水平垂直转动实现对飞机起落架的轮胎的抱夹,所述后抱夹装置通过液压系统前后移动且通过压紧装置将飞机起落架的轮胎压紧;所述前左抱夹装置、前右抱夹装置以及后抱夹装置的同步前后移动调节使飞机起落架的轮胎处于牵引车的前后中心位置且实现对飞机起落架的轮胎的自动靠近和最佳接触;
[0013]所述框架总成两侧四角与牵引车的车体之间通过起升装置连接,所述起升装置同步动作实现框架总成的整体上升与下降,同时,所述起升装置能够根据飞机起落架的轮胎的高低变化自动上升或下降形成新的受力平衡状态而避免抱轮机构对起落架造成的扭力伤害;
[0014]所述导向限位装置设于框架总成侧部和牵引车的车体之间且能够根据起升装置抬起或放下框架总成时而限制框架总成前后、左右方向的位置。
[0015]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框架总成包括框架左部分、框架右部分和矩形横梁,所述矩形横梁将框架左部分和框架右部分连接在一起并且连接处采用加强筋板Ⅰ和加强筋板Ⅱ加固;所述矩形横梁上部左右两侧连接有伸缩油缸A且设有用于安装伸缩油缸A的后座A,用销轴A在水平方向将伸缩油缸A后端与后座A连接,同时所述伸缩油缸A可绕后座A的轴心线上下摆动;
[0016]所述框架左部分和框架右部分结构相同且呈左右对称结;其中,所述框架左部分由矩形大梁a、C型槽钢、横加强梁、C型加强板焊接构成;所述矩形大梁a的外侧焊接有C型立柱Ⅰ、C型立柱Ⅱ,所述C型立柱Ⅰ竖直焊接在 C型槽钢的前端外侧,所述C型立柱Ⅱ竖直焊接在矩形大梁a的后部外侧;所述矩形大梁a的上部设有伸缩油缸B,所述矩形大梁a上部后面设有与伸缩油缸B后端连接的后座B,所述伸缩油缸B后端与后座B通过销轴B连接,同时所述伸缩油缸B可绕后座B的轴心线上下摆动;所述C型槽钢的上部设有伸缩油缸C,所述C型槽钢的上部焊接有后座C,所述伸缩油缸C后端与后座C 由销轴C在竖直方向连接,同时所述伸缩油缸C可绕后座C的轴心线在水平方向左右摆动;所述C型立柱Ⅰ靠近伸缩油缸C的一侧设置有缺口K而给伸缩油缸C可绕后座C的轴心线在水平方向左右摆动留出摆动空间;所述C型立
柱Ⅰ的前方下侧、C型立柱Ⅱ的后方下侧设置有复合滚轮Ⅱ,所述矩形大梁 a的内侧水平方向设置有至少2个水平排列的复合滚轮Ⅰ;所述矩形大梁a为矩形钢管结构且在其前端内部水平面和竖直面上均设置有导向滑块。
[0017]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左伸缩大臂和右伸缩大臂为左右对称结构;
[0018]所述左伸缩大臂后部为左矩形柱体并在其靠近端部的四个平面安装有左导向滑块,所述左伸缩大臂的左头部为半圆形结构并带有用于安装左大臂主轴的安装孔,所述左大臂主轴将左伸缩大臂与前左抱夹装置连接在一起并且前左抱夹装置可绕左大臂主轴的中心轴线水平旋转,同时,所述伸缩油缸A 的头部设有安装孔并连接在左大臂主轴的上部;所述左伸缩大臂后部的左矩形柱体安装在框架左部分的矩形大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飞机牵引车的抱轮机构,包括抱轮机构(01),其特征在于:所述抱轮机构(01)布置于牵引车(02)的中间位置,所述抱轮机构(01)由框架总成(100)、前左抱夹装置(200)、前右抱夹装置(300)、后抱夹装置(400)、压紧装置(500)、起升装置(600)、导向限位装置(700)、液压系统(800)、安全控制系统(900)、左伸缩大臂(1000)、右伸缩大臂(1100)构成;所述框架总成(100)为开口超前的C型布局结构,所述框架总成(100)左右两侧分别水平滑动设有左伸缩大臂(1000)和右伸缩大臂(1100),所述左伸缩大臂(1000)前端铰接有前左抱夹装置(200),所述右伸缩大臂(1100)前端铰接有前右抱夹装置(300),所述后抱夹装置(400)设于框架总成(100)后部,所述压紧装置(500)设于后抱夹装置(400)上端部;所述左伸缩大臂(1000)和右伸缩大臂(1100)通过液压系统(800)同步动作时可带动前左抱夹装置(200)、前右抱夹装置(300)同步前后移动和相对于对应的伸缩大臂向内侧水平垂直转动实现对飞机起落架(04)的轮胎(05)的抱夹,所述后抱夹装置(400)通过液压系统(800)前后移动且通过压紧装置(500)将飞机起落架(04)的轮胎(05)压紧;所述前左抱夹装置(200)、前右抱夹装置(300)以及后抱夹装置(400)的同步前后移动调节使飞机起落架(04)的轮胎(05)处于牵引车(02)的前后中心位置且实现对飞机起落架(04)的轮胎(05)的自动靠近和最佳接触;所述框架总成(100)两侧四角与牵引车(02)的车体(03)之间通过起升装置(600)连接,所述起升装置(600)同步动作实现框架总成(100)的整体上升与下降,同时,所述起升装置(600)能够根据飞机起落架(04)的轮胎(05)的高低变化自动上升或下降形成新的受力平衡状态而避免抱轮机构(01)对飞机起落架(04)造成的扭力伤害;所述导向限位装置(700)设于框架总成(100)侧部和牵引车(02)的车体(03)之间且能够根据起升装置(600)抬起或放下框架总成(100)时而限制框架总成(100)前后、左右方向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飞机牵引车的抱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总成(100)包括框架左部分(110)、框架右部分(120)和矩形横梁(101),所述矩形横梁(101)将框架左部分(110)和框架右部分(120)连接在一起并且连接处采用加强筋板Ⅰ(1021)和加强筋板Ⅱ(1022)加固;所述矩形横梁(101)上部左右两侧连接有伸缩油缸A(801)且设有用于安装伸缩油缸A(801)的后座A(103),用销轴A(104)在水平方向将伸缩油缸A(801)后端与后座A(103)连接,同时所述伸缩油缸A(801)可绕后座A(103)的轴心线上下摆动;所述框架左部分(110)和框架右部分(120)结构相同且呈左右对称;其中,所述框架左部分(110)由矩形大梁a(111)、C型槽钢(112)、横加强梁(113)、C型加强板(114)焊接构成;所述矩形大梁a(111)的外侧焊接有C型立柱Ⅰ(115)、C型立柱Ⅱ(116),所述C型立柱Ⅰ(115)竖直焊接在C型槽钢(112)的前端外侧,所述C型立柱Ⅱ(116)竖直焊接在矩形大梁a(111)的后部外侧;所述矩形大梁a(111)的上部设有伸缩油缸B(802),所述矩形大梁a(111)上部后面设有与伸缩油缸B(802)后端连接的后座B(117),所述伸缩油缸B(802)后端与后座B(117)通过销轴B(105)连接,同时所述伸缩油缸B(802)可绕后座B(117)的轴心线上下摆动;所述C型槽钢(112)的上部设有伸缩油缸C(803),所述C型槽钢(112)的上部焊接有后座C(118),所述伸缩油缸C(803)后端与后座C(118)由销轴C(106)在竖直方向连接,同时所述伸缩油缸C(803)可绕后座C(118)的轴心线在水平方向左右摆动;所述C型立柱Ⅰ(115)靠近伸缩油缸C(803)的一侧设置有缺口K而给伸缩油缸C(803)可绕后座C(118)的轴心线在水平方向左右
摆动留出摆动空间;所述C型立柱Ⅰ(115)的前方下侧、C型立柱Ⅱ(116)的后方下侧设置有复合滚轮Ⅱ(109),所述矩形大梁a(111)的内侧水平方向设置有至少2个水平排列的复合滚轮Ⅰ(108);所述矩形大梁a(111)为矩形钢管结构且在其前端内部水平面和竖直面上均设置有导向滑块(1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飞机牵引车的抱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伸缩大臂(1000)和右伸缩大臂(1100)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左伸缩大臂(1000)后部为左矩形柱体(1001)并在其靠近端部的四个平面安装有左导向滑块(1004),所述左伸缩大臂(1000)的左头部(1002)为半圆形结构并带有用于安装左大臂主轴(1003)的安装孔,所述左大臂主轴(1003)将左伸缩大臂(1000)与前左抱夹装置(200)连接在一起并且前左抱夹装置(200)可绕左大臂主轴(1003)的中心轴线水平旋转,同时,所述伸缩油缸A(801)的头部设有安装孔并连接在左大臂主轴(1003)的上部;所述左伸缩大臂(1000)后部的左矩形柱体(1001)安装在框架左部分(110)的矩形大梁a(111)内孔里并通过左导向滑块(1004)与矩形大梁a(111)内孔里的导向滑块(107)限制左伸缩大臂(1000)的上下、左右运动而达到左伸缩大臂(1000)只能前后伸缩的功能;所述左伸缩大臂(1000)的左头部(1002)外侧安装有左复合滚轮(1005),当所述左伸缩大臂(1000)前后伸缩时,所述左复合滚轮(1005)在框架总成(100)的C型槽钢(112)的轨道内滚动以确保左伸缩大臂(1000)受力良好;所述右伸缩大臂(1100)后部为右矩形柱体(1101)并在其靠近端部的四个平面安装有有右导向滑块(1104),所述右伸缩大臂(1100)的右头部(1102)为半圆形结构并带有用于安装右大臂主轴(1103)的安装孔,所述右大臂主轴(1103)将右伸缩大臂(1100)与前右抱夹装置(300)连接在一起并且前左抱夹装置(200)可绕右大臂主轴(1103)的中心轴线旋转,同时,所述框架总成(100)右侧的伸缩油缸A(801)的头部设有安装孔并连接在右大臂主轴(1103)的上部;所述右伸缩大臂(1100)后部的右矩形柱体(1101)安装在框架右部分(120)的矩形大梁a(111)内孔里,所述右伸缩大臂(1100)后部的右导向滑块(1104)和矩形大梁a(111)内孔里的导向滑块(107)结合限制右伸缩大臂(1100)的上下、左右运动以达到右伸缩大臂(1100)只能前后伸缩的功能;所述右伸缩大臂(1100)的右头部(1102)外侧安装有右复合滚轮(1105),当右伸缩大臂(1100)前后伸缩时,其上的右复合滚轮(1105)在框架总成(100)右侧的C型槽钢(112)的轨道内滚动以确保右伸缩大臂(1100)受力良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飞机牵引车的抱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抱夹装置(200)和前右抱夹装置(300)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所述前左抱夹装置(200)安装于左伸缩大臂(1000)的前部且通过左大臂主轴(1003)铰接连接实现前左抱夹装置(200)可绕左大臂主轴(1003)的轴心线旋转;所述前左抱夹装置(200)包括左抱夹架(201)、左抱夹下座(202)、左翻转缸(203)、左翻转偏心轮(204)、左衬套(205)、左锁紧缸(206)、左导向套(207)、左轴承(208)、左端面轴承(209)构成;所述左抱夹架(201)为框架式焊接或铸造的整体式结构,所述左抱夹架(201)左侧设置有左上安装座(210)和左下安装座(211),所述左上安装座(210)与左下安装座(211)上设置有用于左大臂主轴(1003)穿过的左安装孔(212);所述左上安装座(210)和左下安装座(211)通过左端面轴承(209)安装在左大臂主轴(1003)头部并由左端面轴承(209)将前左抱夹装置(200)承受的重力传递到左伸缩大臂(1000)上;所述左抱夹下座(202)由左衬套(205)和左翻转偏心轮
(204)与左抱夹架(201)左下侧的左侧孔Ⅰ(213)铰接,所述左抱夹下座(202)由左衬套(205)、左导向套(207)与左抱夹架(201)右下侧的右侧孔Ⅰ(214)铰接,所述左侧孔Ⅰ(213)与右侧孔Ⅰ(214)为同轴心设计且用于保证左抱夹下座(202)能够围绕其轴心线旋转;所述左翻转缸(203)上部与左抱夹架(201)的左上横梁(215)通过左缸座(216)铰接连接,所述左翻转缸(203)下部与左翻转偏心轮(204)铰接连接,所述左翻转缸(203)的左活塞杆(2031)通过伸缩动作可带动左翻转偏心轮(204)绕左侧孔Ⅰ(213)与右侧孔Ⅰ(214)的左轴心线(217)旋转且实现左抱夹下座(202)的上下翻转;所述左翻转偏心轮(204)与左抱夹下座(202)由左螺栓(218)连接;前左抱夹装置(200)的旋转动作采用连杆原理:所述左抱夹架(201)的左上安装座(210)上设置有左铰接安装孔(219),所述左铰接安装孔(219)并通过左铰接轴(220)与伸缩油缸C(803)的头部铰接连接;所述框架总成(100)左侧的伸缩油缸B(802)的伸缩方向与左伸缩大臂(1000)的伸缩方向平行,所述框架总成(100)左侧的伸缩油缸C(803)置于伸缩油缸B(802)的左侧外侧,所述左铰接安装孔(219)在左侧孔Ⅰ(213)与右侧孔Ⅰ(214)的左轴心线(217)方向左外侧且偏向前侧;所述前右抱夹装置(300)安装于右伸缩大臂(1100)的前部且通过右大臂主轴(1103)铰接连接,所述前右抱夹装置(300)可绕右大臂主轴(1103)的轴心线旋转;所述前右抱夹装置(300)包括右抱夹架(301)、右抱夹下座(302)、右翻转缸(303)、右翻转偏心轮(304)、右衬套(305)、右锁紧缸(306)、右导向套(307)、右轴承(308)、右端面轴承(30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波王大鹏李博杨珂刘胜利赵成军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赫威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