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工艺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130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工艺及其应用”属于废水处理领域。所述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工艺的特征是,将所述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经预处理盐、复合材料预处理;所述预处理盐选自草酸铁钠、或,双乙酸钠;所述复合材料选自由轻烧粉、木质素磺酸钠、粉煤灰、炉渣组成的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在蒸发处理前进行了高效的预处理,极大的缓解了蒸发器的结垢,降低了蒸发器的能耗;在固化过程中,利用了滤渣及蒸发母液中的活性成分,通过活化,形成了满足填埋要求的固化体,减少了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工艺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工艺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其中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如不及时处理会对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CJJ150

2010《生活渗沥液处理技术规范》于2011年确立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路线,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膜处理”的组合路线。MBR膜生物反应器与RO 膜、NF膜的联用工艺操作简单、截留效率高、出水效果理想,是目前我国垃圾渗滤液的主流处理工艺之一;另一方面,对于垃圾渗滤液的应急处理,采用最多的是“预处理+DTRO(碟管式反渗透)”工艺。以上工艺中均含有膜处理工艺,因此都会产生一定的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以下简称浓缩液),对于前一种工艺,由于前段有生化单元,大部分COD及氨氮均在此得到有效处理,因此产生的浓缩液相对容易处理;对于后一种工艺,采用全膜法处理,有机物几乎全部转入到浓缩液,因此该种浓缩液具有高盐、高有机物特征。
[0003]目前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处置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一是转移处理(外运和回灌);二是减量处理(反渗透、纳滤、蒸发等);三是进行无害化处理(电絮凝、沉淀、高级氧化和焚烧等)。公开号为CN105923850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包括絮凝预处理、芬顿反应、电解处理、类芬顿反应的多级技术耦合来处理浓缩液,该处理方法工艺较为复杂、条件不易控制,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浓缩液浓度也不高,实验例显示膜浓缩液COD仅在4300~4500mg/L;公开号为CN111320316A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电催化氧化、混凝沉淀、超滤、蒸发处理,其中仅电催化氧化步骤中需要调pH,并加入了大量的H2O2、铁盐,该工艺流程复杂,且运行成本高,该工艺处理的浓缩液的有机污染物浓度以CODcr计为4000~10000mg/L,硬度以CaCO3计为1000mg/L以上。现有行业中由于膜浓缩液的长期回灌、部分地区餐厨垃圾不规范处理(进入填埋场填埋)导致垃圾渗滤液COD浓度、电导率升高,对传统生化工艺造成巨大冲击,往往此类渗滤液更多采用全膜法处理工艺,由此产生的浓缩液COD在20000mg/L以上,氨氮在3000mg/L以上,如何有效处理这种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成了行业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稳定可靠、运行成本较低的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工艺。
[0006]所述一种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工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经预处理盐、复合材料预处理,以降低所述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中的COD、氨氮浓度;
所述预处理盐选自由草酸铁钠、双乙酸钠、聚合氯化铝组成的组;所述复合材料选自由轻烧粉、木质素磺酸钠、粉煤灰、炉渣组成的组;所述预处理指所述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与预处理盐、复合材料依次混合;优选地,与预处理盐混合的时间为10~60min,优选50min;与复合材料混合的时间为5~60min,优选30min;上述混合时间可确保预处理反应完全彻底,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中的COD或氨氮;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方式为搅拌;所述预处理盐添加量为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质量的0.1%~1%,优选0.1%~0.5%;优选地,所述草酸铁钠和聚合氯化铝的质量比为1~10:1,优选3∶1,采取该质量比对最终处理效果的积极作用是:上述物质添加后,首先生成了草酸钙沉淀,去除硬度,优于常规的双碱法除硬,添加聚合氯化铝主要用于加速沉淀的沉降,同时还能去除一部分COD,综合除硬、除COD效果及药剂成本,上述比例的最合理。
[0007]所述复合材料选自下述配方之一:质量比为0.5~3:1,优选1:1的轻烧粉和粉煤灰;质量比为0.5~5:1:0.1~0.5,优选1:1:0.2的轻烧粉、粉煤灰和木质素磺酸钠;质量比为1~5:1,优选3:1的粉煤灰和炉渣;所述复合材料的添加量为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质量的5%~30%,优选15%~18%。
[0008]所述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预处理后压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优选地,所述滤渣的质量分数为70~90%,优选80~85%,此处的滤渣的质量分数是指滤渣中干固体的质量占整个滤渣的质量百分比;本文中的滤渣指压滤后得到的滤饼;外观上虽然是固体形态,但并非绝对100%的固体物质,里面仍含有部分水分。将滤渣的质量分数控制在上述范围内的好处是:可直接将上述质量分数的滤渣与后续蒸发环节得到的蒸发母液在固化过程中混合,无需额外加水;如果质量分数太高,在固化环节还需额外再加水,如果质量分数太低则水分过多,既影响固化效果,又降低了浓缩液产水率。
[0009]将所述滤液浓缩;所述浓缩优选采用加热蒸发的方式进行浓缩;优选地,将滤液蒸发浓缩得到蒸发母液和冷凝液;蒸发母液指蒸发后剩下的液体,冷凝液指蒸发气化得到的气体冷凝后的液体,主要污染物集中在蒸发母液中,冷凝水含有少部分,故冷凝液后续还要进入前面的膜系统确保达标排放;所述膜系统指本专利技术所述“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最初产生的地方,即,所述“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是从膜系统中排放出来的膜浓缩液。
[0010]优选地,所述滤液的浓缩倍数在8~16倍,优选9~11倍;采用这一浓缩倍数的好处包括:(1)兼顾能耗和浓缩液产水率,(2)这个浓缩倍数下的母液与前面的优选的80~85%的滤渣直接混匀,能保证较好的拌和性,不要额外添加水,能使固化效果最好。
[0011]优选地,所述蒸发母液及滤渣与活化剂混合进行固化,得到固化体;所述活化剂选自由二甘醇胺、乳酸钠、聚羧酸钠、淀粉组成的组;活化剂的作用是:因上述预处理环节使用的复合材料存在潜在的胶凝性能,需要激发后才能产生明显的胶凝
效果,蒸发母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盐,硫酸盐本身也是一种胶凝材料激化剂,考虑到膜浓缩液的水质波动,添加活化剂主要是进一步强化胶凝效果,确保固化体的胶凝性能,使产生的固化体强度足够高,从而进一步稳定固化体的整体性质,填埋时因固化体的高强度带来高稳定性,即便长时间地埋于地下也不会发生崩解、泄露或渗漏等情况。
[0012]优选地,所述固化是指自然条件养护7天;优选地,所述固化体含水率为20%~50%,优选20%~30%;采用这一含水量的好处是:兼顾固化强度的前提下,使固化体配制过程具有一个较好的拌和性;优选地,所述活化剂的添加量为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0.1%~2%,优选0.1%~0.18%。
[0013]所述活化剂选自下述配方之一:聚羧酸钠∶淀粉为1~8:1,或,二甘醇胺∶乳酸钠0.1~1:1。
[0014]所述的一种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工艺在处理废水、污水、垃圾渗滤液方面的应用。
[00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经预处理盐、复合材料预处理;所述预处理盐选自由草酸铁钠、双乙酸钠、聚合氯化铝组成的组;所述复合材料选自由轻烧粉、木质素磺酸钠、粉煤灰、炉渣组成的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指所述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与预处理盐、复合材料依次混合;优选地,与预处理盐混合的时间为10~60min,优选50min;与复合材料混合的时间为5~60min,优选30min;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方式为搅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盐添加量为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质量的0.1%~1%,优选0.1%~0.5%,优选地,所述草酸铁钠和聚合氯化铝的质量比为1~10:1,优选3: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选自下述配方之一:质量比为0.5~3:1,优选1:1的轻烧粉和粉煤灰;质量比为0.5~5:1:0.1~0.5,优选1:1:0.2的轻烧粉、粉煤灰和木质素磺酸钠;质量比为1~5:1,优选3:1的粉煤灰和炉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的添加量为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质量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兴罗雅婧周甜蔡昕彤黄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天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