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1547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沉淀池、处理池、布水组件以及曝气组件。沉淀池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若干环形折流板。处理池设置于沉淀池的顶部,处理池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管。沉淀池与处理池之间通过布水组件连通。曝气组件与处理池连通。利用环形折流板的阻挡原理将沉淀池内的废水流通路径加长,提高沉淀效果。再送入处理池的兼性厌氧阶段,继续进行发酵,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质。通过曝气组件优化了通风条件,使好氧发酵高效更彻底。最后处理后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整个处理装置呈自流通状态。本装置具有颗粒污泥易沉降、占地面积小、处理能力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具体是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生产力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商品消费量的迅速增加,城镇垃圾的生产与排量也随之增长。之前垃圾处理方式采用就地填埋方式处理,遗留大量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场中的垃圾经常年进行厌氧发酵产出巨量的高浓度渗滤液废水,且渗滤液废水随时间推移,浓度逐步上升。

2、目前我国现有的大部分已建成的处理装置,渗滤液废水处理生化阶段都是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生化池,建成的装置普遍存在池容恒定、占地面积大、扩展能力差、技术升级困难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提供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包括:

3、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若干环形折流板,若干所述环形折流板之间形成迷宫通道,所述迷宫通道的底部设置有沉泥环斗;

4、处理池,所述处理池设置于沉淀池的顶部,所述处理池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顶部边沿高度低于处理池的顶部边沿高度;

5、布水组件,所述沉淀池与处理池之间通过布水组件连通;

6、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与处理池连通。

7、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环形折流板反向布置,所述沉泥环斗设置于沉淀池底部的两个相邻环形折流板之间。

8、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与处理池之间通过隔板隔绝,所述隔板呈半径尺寸由上到下依次增大的锥形结构,所述处理池靠近隔板一侧的侧壁设置有排泥口。

9、进一步地,所述布水组件包括沿周向布置的若干布水管,所述布水管将处理池与迷宫通道连通,且连通部位位于迷宫通道的顶部与最内侧的环形折流板之间。

10、进一步地,所述布水管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布水孔,若干所述布水孔的孔径从内到外依次增大。

11、进一步地,所述布水孔的孔向向下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曝气组件包括曝气主管、若干曝气支管以及若干环形曝气管,若干所述曝气支管与曝气主管连通,若干所述曝气支管与若干环形曝气管之间形成网状的环形连通结构,所述环形曝气管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曝气孔。

13、进一步地,所述曝气组件还包括曝气放空管,所述曝气放空管与曝气支管远离曝气主管的一端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曝气孔的孔径由内环向外环依次增大。

15、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上设置有泥浆回流口以及出水回流口。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7、利用环形折流板的阻挡原理将沉淀池内的废水流通路径加长,使混合液在厌氧系统中发酵时间增长,提高沉淀效果。再送入处理池的兼性厌氧阶段,继续进行发酵,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质。通过曝气组件优化了通风条件,使好氧发酵高效更彻底。最后处理后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整个处理装置呈自流通状态。本装置具有颗粒污泥易沉降、占地面积小、处理能力强的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所述沉淀池(1)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若干环形折流板(11),若干所述环形折流板(11)之间形成迷宫通道(12),所述迷宫通道(12)的底部设置有沉泥环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环形折流板(11)反向布置,所述沉泥环斗(13)设置于沉淀池(1)底部的两个相邻环形折流板(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与处理池(2)之间通过隔板(5)隔绝,所述隔板(5)呈半径尺寸由上到下依次增大的锥形结构,所述处理池(2)靠近隔板(5)一侧的侧壁设置有排泥口(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组件(3)包括沿周向布置的若干布水管(31),所述布水管(31)将处理池(2)与迷宫通道(12)连通,且连通部位位于迷宫通道(12)的顶部与最内侧的环形折流板(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31)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布水孔(32),若干所述布水孔(32)的孔径从内到外依次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孔(32)的孔向向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组件(4)包括曝气主管(41)、若干曝气支管(42)以及若干环形曝气管(43),若干所述曝气支管(42)与曝气主管(41)连通,若干所述曝气支管(42)与若干环形曝气管(43)之间形成网状的环形连通结构,所述环形曝气管(43)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曝气孔(4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组件(4)还包括曝气放空管(45),所述曝气放空管(45)与曝气支管(42)远离曝气主管(41)的一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孔(44)的孔径由内环向外环依次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侧壁上设置有泥浆回流口(6)以及出水回流口(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所述沉淀池(1)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若干环形折流板(11),若干所述环形折流板(11)之间形成迷宫通道(12),所述迷宫通道(12)的底部设置有沉泥环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环形折流板(11)反向布置,所述沉泥环斗(13)设置于沉淀池(1)底部的两个相邻环形折流板(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与处理池(2)之间通过隔板(5)隔绝,所述隔板(5)呈半径尺寸由上到下依次增大的锥形结构,所述处理池(2)靠近隔板(5)一侧的侧壁设置有排泥口(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组件(3)包括沿周向布置的若干布水管(31),所述布水管(31)将处理池(2)与迷宫通道(12)连通,且连通部位位于迷宫通道(12)的顶部与最内侧的环形折流板(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甜张泽武罗雅婧蔡昕彤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天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