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097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属于电镀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电镀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膜处理系统、纯化杀菌(EDI+UV)系统和蒸发浓缩干化系统,其中,预处理系统包括气浮分离系统和还原分离系统,膜分离系统包括1#膜分离系统和2#膜分离系统;将含镍和含铬的废水分开处理,1#膜分离系统和2#膜分离系统的反渗透浓水流向蒸发浓缩干化系统,蒸发浓缩干化系统的蒸馏液返回气浮分离系统循环处理,蒸发浓缩干化系统的危废委外处理,1#膜分离系统和2#膜分离系统的反渗透淡水流向淡水储水箱,再经过纯化杀菌后流向纯水存储箱。实现了废水的大幅回收回用,稳定了产水水质,减少了污泥产生量及危废处理费用。减少了污泥产生量及危废处理费用。减少了污泥产生量及危废处理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镀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镀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镀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含重金属、酸、碱及高COD有机物的废水,对环境危害性大,必须经过严格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而且电镀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0003]传统的化学法、电解法等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由于处理过程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化学品,即使重金属、COD(化学需要量)等项目达到排放标准,但处理后的废水中,TDS(溶解性总固体/总含盐量)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小于1600的排放标准(虽然很多地方并没有强制要求此项指标),如此长期排放将会导致水体及土壤盐碱化,后果同样严重。
[0004]目前公开的电镀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中,不同程度存在蒸发过程能耗大、运行费用高、水回用率偏低、产水水质偏低、水长期循环使用容易产生微生物而发臭变质,需要定期更换新水等问题。
[0005]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实现了废水的大幅回收回用,系统产水电导率小于20us/cm,产水水质高,处理费用低,而且可以大幅度减少污泥产生量及危废处理费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膜分离系统、纯化杀菌系统、蒸发浓缩干化系统和纯化杀菌系统,预处理系统包括气浮分离系统和还原分离系统,含镍废水预处理采用气浮分离系统,含铬废水处理采用还原分离系统,膜分离系统包括1#膜分离系统和2#膜分离系统;
[0009]气浮分离系统的产水流向1#膜分离系统,还原分离系统的产水流向2#膜分离系统,1#膜分离系统和2#膜分离系统的反渗透浓水流向蒸发浓缩干化系统,蒸发浓缩干化系统的蒸馏液返回气浮分离系统循环处理,蒸发浓缩干化系统的危废委外处理,1#膜分离系统和2#膜分离系统的反渗透淡水流向淡水储水箱,再经过纯化杀菌后流向纯水储水箱。
[0010]进一步地,气浮分离系统包括产水存储槽、多个PH调节槽、多个提升泵、一体化气浮机、浮渣存储槽、1#污泥泵、1#压滤机和1#污泥收集槽,产水存储槽通过第一提升泵连接至第一PH调节槽,再通过第二提升泵连接至一体化气浮机,一体化气浮机的系统产水通过第三提升泵连接第二PH调节槽,再通过第四提升泵连接1#膜分离系统;一体化气浮机的浮渣溢流至浮渣存储槽,通过1#污泥泵连接1#压滤机,1#压滤机的滤液出口连接至蒸发浓缩干化系统、滤渣出口连接至1#污泥收集槽。
[0011]进一步地,还原分离系统包括废水存储槽、多个提升泵、还原槽、多个PH调节槽和沉降分离器,废水存储槽通过第九提升泵连接至还原槽,再通过第十提升泵连接至第三PH
调节槽,再通过第十一提升泵连接至沉降分离器,沉降分离器的沉降混合物出口连接至蒸发浓缩干化系统、上清液出口通过第十二提升泵连接至第四五PH调节槽,第四PH调节槽连接至2#膜分离系统。
[0012]进一步地,1#膜分离系统包括第一循环槽、多个提升泵、第一超滤系统、一级缓冲槽、一级反渗透泵组、1#一级反渗透系统、二级缓冲槽、二级反渗透泵组、1#二级反渗透系统、三级缓冲槽、三级反渗透泵组、1#三级反渗透系统、1#活性炭过滤器、收集槽、1#废水槽和浓水收集槽,气浮分离系统来水连接至第一循环槽,第一循环槽通过第十三提升泵连接至第一超滤系统,第一超滤系统的反冲洗水出口连接至收集槽、滤液出口连接至一级缓冲槽、浓水出口连接至循环槽,收集槽通过第十四提升泵连接至1#废水槽,一级缓冲槽连接至一级反渗透泵组,再连接至1#一级反渗透系统,1#一级反渗透系统的淡水出口连接至二级缓冲槽、浓水出口连接至三级缓冲槽,二级缓冲槽连接至二级反渗透泵组,再连接至1#二级反渗透系统,三级缓冲槽连接至三级反渗透泵组,再连接至1#三级反渗透系统,1#二级反渗透系统的浓水出口连接至一级缓冲槽、淡水出口连接至1#活性炭过滤器,1#三级反渗透系统的淡水出口连接至一级缓冲槽、浓水出口连接至浓水收集槽,1#活性炭过滤器的固态废弃物出口连接至蒸发浓缩干化系统。
[0013]进一步地,2#膜分离系统包括第二循环槽、第二超滤系统、1#缓冲槽、2#一级反渗透系统、2#缓冲槽、2#二级反渗透系统、3#缓冲槽、2#三级反渗透系统、2#活性炭过滤器和2#废水槽,还原分离系统来水连接至第二循环槽,第二循环槽连接至第二超滤系统,第二超滤系统的浓水出口连接至第二循环槽、滤液出口连接至1#缓冲槽,再连接至2#一级反渗透系统,2#一级反渗透系统的淡水出口连接至2#缓冲槽、浓水出口连接至3#缓冲槽,2#缓冲槽连接至2#二级反渗透系统,2#二级反渗透系统浓水出口连接至1#缓冲槽、淡水出口连接至2#活性炭过滤器,3#缓冲槽连接至2#三级反渗透系统,2#三级反渗透系统的浓水出口连接至2#废水槽、淡水出口连接至1#缓冲槽,2#活性炭过滤器的不溶物出口及连接至蒸发浓缩干化系统、产水出口连接至纯化杀菌系统,第二循环槽的不溶物出口连接至蒸发浓缩干化系统。
[0014]进一步地,纯化杀菌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反渗透水储水箱、第十五提升泵、紫外线杀菌设备、电渗析和离子交换多元膜堆、纯水存储箱和第十六提升泵,1#膜分离系统和2#膜分离系统的来水连接至反渗透水储水箱,电渗析和离子交换多元膜堆的浓水出口连接至1#膜分离系统或2#膜分离系统的循环槽,第十六提升泵连接至电镀线回用生产线中。
[0015]进一步地,蒸发浓缩干化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槽、第五PH调节槽、多个提升泵、2#污泥泵、2#压滤机、滤液收集槽、浓缩蒸发设备、浓缩液收集槽、浓缩结晶设备、2#污泥收集槽和污泥干化设备,废水收集槽通过第十七提升泵连接至第五PH调节槽,再通过2#污泥泵连接至2#压滤机,2#压滤机的滤液出口连接至滤液收集槽、滤饼出口连接至2#污泥收集槽,滤液收集槽通过第十八提升泵连接至浓缩蒸发设备,浓缩蒸发设备的浓缩液出口连接至浓缩液收集槽,再通过第十九提升泵连接至浓缩结晶设备;浓缩结晶设备的固态物出口连接至2#污泥收集槽,通过第二十提升泵连接至污泥干化设备。
[0016]进一步地,浓缩蒸发设备的蒸馏液出口、浓缩结晶设备的蒸馏液出口及污泥干化设备的蒸馏液出口均连接至蒸馏液收集槽,蒸馏液收集槽连接至气浮分离系统。
[0017]进一步地,浓缩蒸发设备为机械蒸气压缩式的低温真空浓缩蒸发设备,浓缩结晶
设备为机械蒸气压缩式的低温真空浓缩结晶设备,污泥干化设备为低温污泥干化设备。
[0018]进一步地,第五PH调节槽能够调整溶液的PH值大于8。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镀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含镍、铬重金属废水预处理系统、膜分离系统、纯化杀菌系统和蒸发浓缩干化系统,将三级RO(反渗透)系统与MVR(机械蒸气压缩)真空浓缩蒸发设备、MVR真空结晶设备和污泥干化设备多重循环组合、不仅使废水最大程度回收回用,且因引入高效低能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系统、膜分离系统、纯化杀菌系统和蒸发浓缩干化系统,预处理系统包括气浮分离系统和还原分离系统,含镍废水、前处理废水采用气浮分离系统,含铬废水处理采用还原分离系统,膜分离系统包括1#膜分离系统和2#膜分离系统;气浮分离系统的产水流向1#膜分离系统,还原分离系统的产水流向2#膜分离系统,1#膜分离系统和2#膜分离系统的反渗透浓水流向蒸发浓缩干化系统,蒸发浓缩干化系统的蒸馏液返回气浮分离系统循环处理,蒸发浓缩干化系统的固态危废委外处理,1#膜分离系统和2#膜分离系统产出的淡水流向淡水储水箱,再经过纯化杀菌后流向纯水储水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气浮分离系统包括产水存储槽(1)、多个PH调节槽、多个提升泵、一体化气浮机(5)、浮渣存储槽(9)、1#污泥泵(10)、1#压滤机(11)和1#污泥收集槽(13),产水存储槽(1)通过第一提升泵(2)连接至第一PH调节槽(3),再通过第二提升泵(4)连接至一体化气浮机(5),一体化气浮机(5)的系统产水通过第三提升泵(6)连接第二PH调节槽(7),再通过第四提升泵(8)连接1#膜分离系统;一体化气浮机(5)的浮渣溢流至浮渣存储槽(9),通过1#污泥泵(10)连接1#压滤机(11),1#压滤机(11)的滤液出口连接至蒸发浓缩干化系统、滤渣出口连接至1#污泥收集槽(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原分离系统包括废水存储槽(14)、多个提升泵、还原槽(16)、多个PH调节槽和沉降分离器(20),废水存储槽(14)通过第九提升泵(15)连接至还原槽(16),再通过第十提升泵(17)连接至第三PH调节槽(18),再通过第十一提升泵(19)连接至沉降分离器(20),沉降分离器(20)的沉降混合物出口连接至蒸发浓缩干化系统、上清液出口通过第十二提升泵(21)连接至第四五PH调节槽,第四PH调节槽(22)连接至2#膜分离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1#膜分离系统包括第一循环槽(23)、多个提升泵、第一超滤系统(25)、一级缓冲槽(29)、一级反渗透泵组(30)、1#一级反渗透系统(31)、二级缓冲槽(32)、二级反渗透泵组(33)、1#二级反渗透系统(34)、三级缓冲槽(36)、三级反渗透泵组(37)、1#三级反渗透系统(38)、1#活性炭过滤器(35)、收集槽(26)、1#废水槽(28)和浓水收集槽(39),气浮分离系统来水连接至第一循环槽(23),第一循环槽(23)通过第十三提升泵(24)连接至第一超滤系统(25),第一超滤系统(25)的反冲洗水出口连接至收集槽(26)、滤液出口连接至一级缓冲槽(29)、浓水出口连接至循环槽,收集槽(26)通过第十四提升泵(27)连接至1#废水槽(28),一级缓冲槽(29)连接至一级反渗透泵组(30),再连接至1#一级反渗透系统(31),1#一级反渗透系统(31)的淡水出口连接至二级缓冲槽(32)、浓水出口连接至三级缓冲槽(36),二级缓冲槽(32)连接至二级反渗透泵组(33),再连接至1#二级反渗透系统(34),三级缓冲槽(36)连接至三级反渗透泵组(37),再连接至1#三级反渗透系统(38),1#二级反渗透系统(34)的浓水出口连接至一级缓冲槽(29)、淡水出口连接至1#活性炭过滤器(35),1#三级反渗透系统(38)的淡水出口连接至一级缓冲槽(29)、浓水出口连接至浓水收集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硕文张俊惠刘国清谭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