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前轴转向系统及设有该双前轴转向系统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110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42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前轴转向系统及设有该双前轴转向系统的车辆,包括转向机、过渡拉杆和转向助力缸、第一转向拉杆和第一轴车轮以及第二转向拉杆和第二轴车轮。其中,过渡拉杆与第二转向拉杆直接与转向助力缸连接,缩短了过渡拉杆的自身长度,提升了过渡拉杆的刚度及寿命;同时去除了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过渡摇臂和过渡支架,简化了整个双轴转向系统的杆系数量,提升了传动效率。提升了传动效率。提升了传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前轴转向系统及设有该双前轴转向系统的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重型载货汽车转向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前轴转向系统及设有该双前轴转向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重型载货汽车转向系统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双前轴转向系统技术。现有技术中的双前轴转向系统采用过渡摇臂和过渡摇臂支架作为转向助力缸与转向过渡杆之间的过渡组件。但如此导致整个双前轴转向系统杆系较多,且具有过渡杆较长、传动效率低、过渡杆易弯曲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双前轴转向系统且具有过渡杆较长、传动效率低、过渡杆易弯曲等问题。提供一种双前轴转向系统及设有该双前轴转向系统的车辆。
[0004]一种双前轴转向系统,所述双前轴转向系统包括:
[0005]转向机,所述转向机连接有能够绕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转向摇臂;
[0006]过渡拉杆和转向助力缸,所述转向助力缸包括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转向助力缸的缸体内的活塞,所述过渡拉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向摇臂,所述过渡拉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塞的第一端,所述转向摇臂作旋转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过渡拉杆动作从而带动所述转向助力缸内的所述活塞作往复运动;
[0007]第一转向拉杆和第一轴车轮,所述第一转向拉杆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向摇臂,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轴车轮;
[0008]第二转向拉杆和第二轴车轮,所述第二转向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向助力缸的所述活塞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轴车轮;
[0009]其中,所述转向摇臂作旋转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转向拉杆动作,所述转向助力缸的所述活塞作往复运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转向拉杆动作,所述第一转向拉杆与所述第二转向拉杆能够驱使所述第一轴车轮和所述第二轴车轮同步转向。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助力缸的缸体内的活塞具有彼此相对且与所述转向助力缸的轴线垂直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0011]所述第一端的端面面积和所述第二端的端面面积相等。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助力缸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活塞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
[0013]所述第一活塞杆连接于所述活塞的所述第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过渡拉杆;
[0014]所述第二活塞杆连接于所述活塞的所述第二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向拉杆;
[0015]其中,所述第一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活塞杆的横截面积相等。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杆伸出所述转向助力缸且远离所述活塞的一
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过渡拉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活塞杆连接。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塞杆伸出所述转向助力缸且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转向拉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活塞杆连接。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前轴转向系统还包括多个球头;
[0019]所述转向摇臂通过所述球头与所述第一转向拉杆连接;
[0020]所述过渡拉杆通过所述球头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0021]所述第二活塞杆通过所述球头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实现当所述转向摇臂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轴车轮与所述第二轴车轮同步转向。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助力缸上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转向助力缸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双前轴转向系统。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前轴转向系统还包括助力缸固定架,所述转向助力缸通过所述助力缸固定架固定于车辆底盘上。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助力缸固定架包括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车辆底盘连接,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转向助力缸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
[002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9任意一所述的双前轴转向系统,所述车辆包括车架,所述双前轴转向系统安装于所述车架上。
[0026]上述双前轴转向系统及设有该双前轴转向系统的车辆,包括转向机、固定于转向机上的转向摇臂,过渡拉杆、第一转向拉杆和第二转向拉杆以及第一轴车轮和第二轴车轮。其中,过渡拉杆与第二转向拉杆直接与转向助力缸连接,缩短了过渡拉杆的自身长度,提升了过渡拉杆寿命;同时去除了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过渡摇臂和过渡支架,简化了整个双轴转向系统的杆系数量,提升了传动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双前轴转向系统的正视图;
[0028]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双前轴转向系统的俯视图;
[0029]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双前轴转向系统的转动助力缸的示意图一;
[0030]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双前轴转向系统的转动助力缸的示意图二;
[0031]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双前轴转向系统的助力缸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
[0032]转向机1、转向摇臂11、过渡拉杆2、转向助力缸3、活塞31、第一活塞杆32、第一连接部321、第二活塞杆33、第二连接部331、第一固定部34、第一转向拉杆41、第二转向拉杆42、第一轴车轮51、第二轴车轮52、球头6、助力缸固定架7、第二固定部71、第三固定部72、车架8、转向油罐91、转向泵92、油管93。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4]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

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6]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前轴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前轴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机,所述转向机连接有能够绕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转向摇臂;过渡拉杆和转向助力缸,所述转向助力缸包括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转向助力缸的缸体内的活塞,所述过渡拉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向摇臂,所述过渡拉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塞的第一端,所述转向摇臂作旋转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过渡拉杆动作从而带动所述转向助力缸内的所述活塞作往复运动;第一转向拉杆和第一轴车轮,所述第一转向拉杆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向摇臂,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轴车轮;第二转向拉杆和第二轴车轮,所述第二转向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向助力缸的所述活塞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轴车轮;其中,所述转向摇臂作旋转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转向拉杆动作,所述转向助力缸的所述活塞作往复运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转向拉杆动作,所述第一转向拉杆与所述第二转向拉杆能够驱使所述第一轴车轮和所述第二轴车轮同步转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前轴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缸的缸体内的活塞具有彼此相对且与所述转向助力缸的轴线垂直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端面面积和所述第二端的端面面积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前轴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缸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活塞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连接于所述活塞的所述第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过渡拉杆;所述第二活塞杆连接于所述活塞的所述第二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向拉杆;其中,所述第一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活塞杆的横截面积相等。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祥珍陈广宇王明明魏韬张建振袁晶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