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纱线张力自调节的横机纱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105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在原有纱嘴组件的基础上,添加了张力自调节装置,其包含滑动纱筒和滑槽,滑动穿纱筒可以在滑槽内上下运动。纱线从电脑横机一侧进入滑动穿纱筒,后进入固定穿纱筒,最后进入纱嘴口进入编织。其中滑动穿纱筒在滑槽内的位置由纱线自身张力调控,当机头回转,纱线张力变小时,滑动纱筒在滑槽内自动下降,从而使纱线张紧,利于编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纱线张力自调节的横机纱嘴装置安装在固定纱筒上方,占地小且造价低廉,当机头回转时能根据纱线张力变化进行自主调控,无需人工干预,可以改善织片边缘线圈大小结构不匀的问题。片边缘线圈大小结构不匀的问题。片边缘线圈大小结构不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张力自调节的横机纱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纱线张力自调节的横机纱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脑横机上的纱嘴用于引导纱线进入编织,纱线先经过纱嘴上的穿纱筒,再穿入纱嘴口进行编织。纱嘴在编织一行后,会先离开编织区域,再由机头控制回头编织下一行。现有横机穿纱一般从机器的一边进入,在回头编织的过程中,纱嘴处的余线不能及时回收,从而使纱线张力变大,造成织片边缘针目上下行大小不一。张力不同会使线圈大小不同,从而使织片边缘产生1

2英寸的结构不匀,即花目。现有电脑横机在机器侧面配备了张力装置来进行余线回收,但这些张力装置距离纱嘴较远,机头回转的速度过快,张力装置反应不够及时,纱线张力难以进行及时的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纱线张力自调节的横机纱嘴装置,解决机头回转时纱线张力难以进行及时调控的问题,当机头回转时能根据纱线张力变化进行自主调控,无需人工干预,可以改善织片边缘线圈大小结构不匀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所述纱线张力自调节的横机纱嘴装置,包括纱筒、添纱架、纱线储存装置、边线簧、张力自调节装置、固定穿纱筒和纱嘴,纱线从纱筒上退绕下来,经过添纱架后绕至纱线储存装置,经由边线簧传入纱嘴上的张力自调节装置,再经过固定穿纱筒进入纱嘴;
[0005]所述张力自调节装置上设有滑槽,滑槽中设置能够沿滑槽来回滑动的滑动穿纱筒,纱线穿过滑动穿纱筒后再经固定穿纱筒进入纱嘴。
[0006]进一步地,所述张力自调节装置安装在固定穿纱筒上方。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张力自调节装置固定在纱嘴杆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张力自调节装置向上倾斜一定角度。
[0009]进一步地,当所述滑动穿纱筒位于滑槽最上端时,穿过滑动穿纱筒和固定穿纱筒之间的纱线与张力自调节装置形成的夹角α不小于90
°

[0010]进一步地,当所述滑动穿纱筒位于滑槽最上端时,穿过滑动穿纱筒和固定穿纱筒之间的纱线与张力自调节装置形成的夹角α为90
°
~93
°

[001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具体如下: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纱线张力自调节的横机纱嘴装置安装在固定纱筒上方,占地小且造价低廉,当机头回转时能根据纱线张力变化进行自主调控,无需人工干预,可以改善织片边缘线圈大小结构不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纱线张力自调节的横机纱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所述张力自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所述张力自调节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

纱筒、2

添纱架、3

纱线储存装置、4

边线簧、5

张力自调节装置、6

固定穿纱筒、7

纱嘴、8

机头、9

纱嘴杆、10

滑动穿纱筒、11

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纱线张力自调节的横机纱嘴装置,以龙星E14双针床电脑横机的纱嘴结构为例,具体参数为:机号E14;最高速度1.4m/s;幅宽52英寸。所述横机纱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纱筒1、添纱架2、纱线储存装置3、边线簧4、张力自调节装置5、固定穿纱筒6和纱嘴7,纱线从纱筒1上退绕下来,经过添纱架2后进入纱线储存装置3,经由边线簧4传入纱嘴上的张力自调节装置5,再经过固定穿纱筒6进入纱嘴7,最后进入编织区域。
[0020]当机头8左右移动选中纱嘴进行编织时,会产生一定量的余线,边线簧4可通过回弹将余线吸收一部分,使纱线张力适当增大。但由于边线簧距离纱嘴较远,机头带动纱嘴回转的速度过快,仍有少量余线不能被边线簧吸收,使得边缘线圈结构不匀。
[0021]如图2所示,所述张力自调节装置5通过螺丝固定在纱嘴杆9上,张力自调节装置5上设有滑槽11,滑槽11中设置能够沿滑槽11来回滑动的滑动穿纱筒10,纱线穿过滑动穿纱筒10后再经固定穿纱筒6进入纱嘴7。在纱线张力作用下,滑动穿纱筒10在滑槽11内上下运动。在正常编织的情况下,纱线张力稳定,滑动穿纱筒10在纱线作用下处于滑槽11上方。当机头8带动纱嘴7回转,纱线张力变小,滑动穿纱筒10在滑槽11内下滑张紧纱线。滑动穿纱筒10在下滑的过程中,与固定穿纱筒6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余线量会被滑动穿纱筒吸收,能够保证织片纱线张力处于稳定状态。
[0022]所述张力自调节装置5的尺寸根据纱嘴可使用空间大小设定。所述张力自调节装置5安装在固定穿纱筒6上方,距离为H。所述滑槽11长为L,宽为M,高为N。所述滑动穿纱筒10在滑槽11内移动,正常编织状态下,滑动穿纱筒10在纱线张力作用下位于滑槽11上方,机头8带动纱嘴7回转时逐渐下滑,从而达到调节张力的目的。
[0023]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张力自调节装置应向上倾斜,倾斜角度为β;在滑动穿纱筒下滑的过程中,两个穿纱筒之间的距离K要逐渐变长,才能保证余线被滑动穿纱筒吸收,因此,当滑动穿纱筒10位于滑槽11最上端时,穿过滑动穿纱筒10和固定穿纱筒6之间的纱线与张力自调节装置5形成的夹角α不小于90
°
,一般选择为90
°
~93
°

[0024]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纱线张力自调节的横机纱嘴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张力自调节的横机纱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纱筒(1)、添纱架(2)、纱线储存装置(3)、边线簧(4)、张力自调节装置(5)、固定穿纱筒(6)和纱嘴(7),纱线从纱筒(1)上退绕下来,经过添纱架(2)后绕至纱线储存装置(3),经由边线簧(4)传入纱嘴上的张力自调节装置(5),再经过固定穿纱筒(6)进入纱嘴(7);所述张力自调节装置(5)上设有滑槽(11),滑槽(11)中设置能够沿滑槽(11)来回滑动的滑动穿纱筒(10),纱线穿过滑动穿纱筒(10)后再经固定穿纱筒(6)进入纱嘴(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张力调控的横机纱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自调节装置(5)安装在固定穿纱筒(6)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张力调控的横机纱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洪莲蒋高明李玉贤董智佳吴光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