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尾座防变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卸车车架后尾座的加工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后尾座防变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卸车车架后尾座用来铰接车厢与车架,以实现车厢可以绕车架旋转及其卸料的功能。
[0003]中国公开号CN202243119U公开了一种自卸车车架后尾座,左后尾座、筒体、右后尾座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上的后尾座结构,左后尾座和右后尾座的前端是矩形截面,同车架的纵梁焊接在一起,成为车架的一部分。左后尾座及右后尾座外侧分别设有车厢铰接孔、安全销插孔、后悬缸铰接孔。
[0004]自卸车车架后尾座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放入专用的热处理设备中进行热处理,以增强自卸车车架后尾座的性能。由于自卸车车架后尾座的体积较大,在热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变形,影响了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尾座防变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有效防止车架后尾座在热处理时发生形状改变,保证后续有足够机加工余量,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0006]为达到上述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尾座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定位轴、活动定位轴、挡板、螺钉;活动定位轴通过螺纹连接在固定定位轴的一个端部,挡板开有挡板通孔,螺钉穿过挡板通孔分别将两个挡板连接在固定定位轴和活动定位轴的外侧端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尾座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定位轴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一连接管、吊耳和螺纹套;第一定位板连接在第一连接管的一个端部,第一定位板在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台阶面,第一台阶面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吊耳的端部连接在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上,吊耳设置有吊耳通孔;第一连接管的另一个端部设置有螺纹套,螺纹套设置有内螺纹;螺钉穿过挡板通孔连接在第一螺纹孔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尾座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定位轴包括:螺纹杆、第二连接管、第二定位板,螺纹杆、第二定位板分别连接在第二连接管两端,螺纹杆设置有外螺纹;第二定位板在外侧端部设置有第二台阶面,第二台阶面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螺纹孔,螺纹杆连接在螺纹套上;螺钉穿过挡板通孔连接在第二螺纹孔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尾座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板、第一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一筋板。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尾座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螺纹套的一端伸入第一连接管的内孔,并通过焊接固定。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尾座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管、第二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春梅,刘文忠,李显武,段景飞,闫海军,巴雅尔图,叶博文,狄志红,宋晗,赵磊,康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