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的制备方法及恶性血液病诊断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4051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油酸层直接包覆微囊后,并与双亲高分子化合物进行混合,柱层析纯化,得到微囊;S2、将微囊与氧气荧光基团混合后,再次分离纯化,得到载氧气荧光基团的微囊;S3、将载氧气荧光基团的微囊与DAMTS13酶基团混合后,并进行氧化偶联,得到化合物A;S4、化合物A与间硝基苯酚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再与无水氯化亚锡发生还原反应,在脱保护后即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该探针包覆有ADAMTS13酶,并在探针的制备上将油酸层以及双亲高分子化合物聚合,保证了激活型探针的结构稳定,该稳定结构能够结合纳米粒、氧气荧光基团和ADAMTS13酶,使得制备的激活型探针性能稳定。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的制备方法及恶性血液病诊断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探针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的制备方法及恶性血液病诊断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目前血液病患者达400余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仅白血病每年新增4万 多人,其中儿童占到50%。尽管近年来在血液病诊疗领域新的诊疗方法为患者 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但发现晚,治疗周期长和费用昂贵是导致血液病治愈 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恶性血液疾病的早诊早治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0003]常见的性血液病包括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凝血白疾病以及骨髓增殖性肿瘤。传统检测技术主要为基于仪器的物理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等。但这些基于仪器的检测方法常需要复杂的前处理过程和昂贵的手性耗材,导致检测结果误差大、成本高、耗时长。为克服以上不足,研究者们着力于开发更为特异性的检测方法,以期减少前处理过程,降低成本,提高检测准确度。
[0004]本专利技术以ADAMDTS13酶介导VWF水解治疗的线路,制备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对特定血液疾病进行靶向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的制备方法及恶性血液病诊断应用。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的制备方法,以所述探针为核壳结构,所述探针的内部核体包括微囊,所述微囊内包括油酸层以及双亲高分子化合物,所述双亲高分子化合物与所述油酸层相结合;所述油酸层与所述双亲高分子化合物形成有拒水层,所述拒水层的表面还亲附有ADAMTS13酶基团;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油酸层直接包覆微囊后,并与双亲高分子化合物进行混合,柱层析纯化,得到微囊;S2、将微囊与氧气荧光基团混合后,再次分离纯化,得到载氧气荧光基团的微囊;S3、将载氧气荧光基团的微囊与DAMTS13酶基团混合后,并进行氧化偶联,得到化合物A;S4、化合物A与间硝基苯酚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再与无水氯化亚锡发生还原反应,在脱保护后即得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
[0007]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S1中,所述微囊与所述双亲高分子化合物是按照体积比为 1:4 混合。
[0008]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S2中,所述氧气荧光基团中至少包括X
‑ꢀ
罗丹
明、多甲藻黄素叶绿素蛋白、羧基荧光素、花青素系列荧光染料、四甲基罗丹明、四氯羧基荧光素、硝基苯并氧杂恶二唑、六氯荧光素、二苯基蒽系列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S2中,所述氧气荧光基团和所述微囊混合体积比为1:2~1:3。
[0010]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探针的所述核体脑阔双链DNA,所述双链DNA淬灭基团,所述所述淬灭基团位于该链的3

末端或5

末端或另一条链的5

末端或3

末端。
[0011]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S1中,使用柱层析的纯化方法,还使用溶剂甲醇与二氯甲烷,所述二氯甲烷和所述甲醇的体积比为25:1。
[0012]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S4中,使用三氟乙酸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进行脱保护处理得到所述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
[0013]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三氟乙酸和二氯甲烷的溶液浓度为 6.986mg/ml。
[0014]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核体的粒径为20~35nm。
[0015]基于上述所述的一种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在制备用于恶性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
[0016]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计合成了一种激活型探针,该探针包覆有ADAMTS13酶,并在探针的制备上将油酸层以及双亲高分子化合物聚合,保证了激活型探针的结构稳定,该稳定结构能够结合纳米粒、氧气荧光基团和ADAMTS13酶,使得制备的激活型探针性能稳定。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将氧气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氧化耦合在同一双链DNA分子中,在未被核酸酶分解激活的情况下,由于淬灭基团的存在,双链DNA探针分子不发光,但当携带该双链 DNA 探针分子的药物载体进入相应的组织细胞,在胞内核酸酶的酶解作用下,双链DNA探针分子解离,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分离而发出荧光,因此可以准确的记录和检测药物载体在体内的传递和代谢情况,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背景荧光对药物载体分析的干扰。
[0018](3)本专利技术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制备方法简单,原料相对便宜,不需要使用过多有毒的有机试剂,减少了反应步骤,提供了制备效率,便于推广应用。
[0019](4)本专利技术基于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探针实现用于恶性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 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
ꢀ“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
ꢀ“
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 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 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 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 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 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 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4]一种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的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的制备方法,以所述探针为核壳结构,所述探针的内部核体包括微囊,所述微囊内包括油酸层以及双亲高分子化合物,所述双亲高分子化合物与所述油酸层相结合;所述油酸层与所述双亲高分子化合物形成有拒水层,所述拒水层的表面还亲附有ADAMTS13酶基团;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油酸层直接包覆微囊后,并与双亲高分子化合物进行混合,柱层析纯化,得到微囊;S2、将微囊与氧气荧光基团混合后,再次分离纯化,得到载氧气荧光基团的微囊;S3、将载氧气荧光基团的微囊与DAMTS13酶基团混合后,并进行氧化偶联,得到化合物A;S4、化合物A与间硝基苯酚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再与无水氯化亚锡发生还原反应,在脱保护后即得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所述微囊与所述双亲高分子化合物是按照体积比为 1:4 混合。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型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所述氧气荧光基团中至少包括X
‑ꢀ
罗丹明、多甲藻黄素叶绿素蛋白、羧基荧光素、花青素系列荧光染料、四甲基罗丹明、四氯羧基荧光素、硝基苯并氧杂恶二唑、六氯荧光素、二苯基蒽系列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DAMTS13酶特异性激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智影特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