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尤明地专利>正文

可拆式多用途乐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0226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可拆式多用途乐器架,主要有:一组底架杆以二概呈倒T型的脚杆平行放置,供倒V字形的肘节杆套接,并可供中枢杆插设组合,二直杆上分别设有数个对应的插合孔,中枢杆顶端可供上叉杆套设组合,上叉杆前端装设有一扣杆,扣杆利用开口朝下的弧形凹槽,套置一定位栓及一螺旋弹簧,可产生自行扣合的弹力;这种结构的乐器架,可形成站立稳固的架体且拆卸后大幅缩小架体包装体积,利于携带或运输,在使用上可产生更为平稳安全方便的效果。(*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一种可拆式多用途乐器架,尤指一种站立稳固可供各种小提琴或吉他、电吉他等乐器平稳安全地置放的架体。常用的乐器架构造(请参见附图说明图11所示),主要包括有一上架杆11、下架杆12及三脚架13,其中,上架杆11顶端系向前弯曲并分叉形成上U形叉111供一般吉他的握柄依靠,且该下架杆12的末端设有一较大的下U形叉121,供吉他底部搁置,以达到可供吉他置放与展示使用的目的。然而,上述乐器架有以下缺点第一、乐器架在包装运输时,虽可将其上架杆11、下架杆12及下叉杆121等组件予以拆卸分解,但拆卸后该上架杆顶端的上叉杆111仍然向外凸出,而且下叉杆121虽可拆卸,但其U字形结构仍占相当大空间,尤其下架杆12与三角架13系一体结构,不但无法拆卸,而且脚杆向下拆合后,更增加架杆纵向长度,且该放射状脚杆固定座更增加横向空间体积,因此架体拆卸后的整体体积仍然相当大,十分不易包装,因此不论于携带或运输上都十分不方便,且需付出较高运输成本。第二、乐器架是利用三脚架以使架体站立,而三脚架由三根脚杆构成,其张开夹角较大(其夹角约120度),架体受碰触较易倾倒,况且三根脚杆仅可形成三支撑点,有站立不稳固的缺点。第三、乐器架上叉杆前端的上U形叉111,系呈张开状态,因此当乐器握柄置于其中,若受外力轻微碰触,即向前倾倒而摔坏乐器,更有使用上不安全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式多用途乐器架,其各组件皆可拆卸分解,脚杆结构除具有站立稳固的功效外,且于拆卸分解后,更具有架杆短,可并排置放,而达到大幅缩小包装体积,以利于携带及外销运输。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利用中枢杆的纵杆顶端装设一小套管,供上叉杆插设组合,以利于上叉杆前后向的伸缩调整。同时,利用上叉杆U形杆体前端装设一根可自动扣合上叉杆U形开口的扣杆,使乐器于使用上具有置放更平稳、更安全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拆式多用途乐器架,主要由底架杆组、肘节杆、支撑杆组、中枢杆及上叉杆组成,其中底架杆组是由二概呈倒T型的脚杆平行置放,利用脚杆中段向上延伸的套接部供肘节杆的二直杆插设组接;肘节杆是一概呈三角形的管套体,顶面设有中心孔可供中枢杆插置,管套体内可活动枢接二直杆,其杆体末端则插置于脚杆的套接部上,直杆的正前方分别设有数个对应的钥匙状插合孔,供支撑杆选择插设组合;支撑杆为弯曲的弯弧杆体所构成,在支撑杆后段适当处设有一挡环及一挡块,并于其后端部下方设置一凸块,使支撑杆插置于直杆的插合孔中,可产生适度摆动而且又不脱落,另支撑杆上复设有下凹的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中枢杆是插置于肘节杆管套体的中心孔内,由一纵杆顶端固设一横置的小套管所构成,可利用小套管供上叉杆插套组合;上叉杆是插置于中枢杆的小套管中,其U形杆体前端设有凸块,可装设一扣杆,该扣杆是由横杆、定位栓及螺旋弹簧所构成,在横杆一端设有轴块,轴块内部凿设有开口朝下的弧形凹槽;可供套置一定位栓及一螺旋弹簧;插设组合于上叉杆前端后,借定位栓套合定位于上叉杆的结构,使扣杆可活动组合于上叉杆上,并利用套置于定位栓上的螺旋弹簧,借其一端插设于定位栓凸缘小孔内,另一端勾挂于扣杆轴块底部。底架杆的套接部与肘节杆的直杆末端,可与表面设有棘齿的与枢接元件套接。图示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底架杆与肘节杆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底架杆与肘节杆的分解放大示意圆。图4是本技术支撑杆插合于直杆插合孔的摆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枢杆与上叉杆的分解示意圆。图6是本技术上叉杆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上叉杆与扣杆组合的侧面剖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上叉杆与扣杆组合的仰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上叉杆与扣杆组合部份剖视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底架杆与与肘节杆组合的另一实施例剖视示意图。图11是常用乐器架外观示意图。图号说明(11)……上架杆(111)…………上U形叉(12)……下架杆(121)……下U形叉(13)……三脚架(2)………底架杆(21)……脚杆 (211)……套接部(22)……脚杆 (3)……肘节杆(31)……管套体(32)……中心孔(33)……直杆 (331)……插合孔(34)……直杆 (341)……插合孔(4)……支撑杆 (41)………挡环(42)……挡块 (43)……凸块(44)……第一支撑部(45)……第二支撑部(5)……中枢杆 (51)……纵杆(52)……小套管(53)……定位螺栓(6)……上叉杆 (7)……扣杆(71)……横杆 (711)……弧形缺口(712)……轴块 (713)……弧形凹槽(714)……轴孔 (715)……圆孔(72)……定位栓 (721)……凸缘(722)……小孔 (723)……冂形缺口(73)……螺纹旋弹簧(8)……枢接元件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主要由一组底架杆2、肘节杆3、支撑杆4、中枢杆5及上叉杆6等元件所组成,其中底架杆2,是由二个概呈倒T型的脚杆21、22平行放置构成,并在两脚杆的前、后端皆套有具有防滑作用的塑胶套,二脚杆中段分别向上延伸设有对应且略向后倾斜的套接部211,可供肘节杆3插设组合而形成一站立稳固的架体。肘节杆3,是具有一概呈三角形的管套体31,其顶面设有中心孔32,并于中心孔后侧设有螺孔座,螺设有大头螺栓,用以螺固插置于中心孔的中枢杆5。管套体31的两侧分别具有适当空间的容槽,可分别枢接组合二直杆33、34,以产生向外张开或向内折合的状态。下面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二直杆33、34是相同于上述底架杆2的套接部211为呈矩形、中空的杆体,与套接部插套接合时,不会产生径向转动的情形,二直杆33、34的后下方部位分别设有螺孔座,利用螺栓螺紧固定,以形成站立稳固的架体。该二直杆33、34适当处则设有数个如钥匙孔状的插合孔331、341,以供支撑杆4选择插设组合。在实际使用时,二支撑杆4的插设位置应视乐器音箱不同底部形状决定支撑杆的插设位置,亦即,乐器音箱底部若不对称,则二支撑杆应视实际情况呈一高一低状态插置组合(如图1所示),以利各种不同底部形状的乐器皆能平稳置放站立。支撑杆4,是由二根弯弧形杆体所构成,其表面包覆具有保护作用的海绵体,如图3所示,杆体后段适当处有一挡环41及一挡块42,且其后端部下方或侧面可设置一凸块43,该凸块43与挡块42不在支撑杆同一角度上,亦即,当挡块42设于杆体顶面,凸块43则设于杆体侧面或底面。使插合时凸块43朝上,以利插入直杆呈钥匙状的插合孔331,插入后凸块43会穿出杆体外,并利用重力原理使支撑杆4自然反转,而使凸块43朝下以产生止挡作用,使支撑杆4插置在直杆33、34上不致脱出。挡环41则于插入组合时提供止挡定位作用,挡块42是于组合后容置于直杆的钥匙状插合孔331中,使支撑杆4受力摆动时,挡块42可于插合孔331的缺口中产生左、右止挡作用(如图4所示),使支撑杆4确动幅度可受到限制而不致太大,以增进乐器置放时的稳定性。二支撑杆4上设置有下凹适当深度的第一支撑部44上与接着略为上提的第二支撑部45,以分别供不同厚度的乐器置放,如小提琴可置于第一支撑部44上,而大提琴与吉他等则可置于第二支撑部45上。二支撑杆4的插置,可视乐器底部形状选择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拆式多用途乐器架,主要由底架杆组、肘节杆、支撑杆组、中枢杆及上叉杆组成,其特征在于底架杆组是由二概呈倒T型的脚杆(21)、(22)平行置放,利用脚杆(21)中段向上延伸的套接部(211)供肘节杆(3)的二直杆插设组接;肘节杆,具有 一概呈三角形的管套体,顶面设有中心孔(32)供中枢杆插置,管套体内可活动枢接二直杆(33’)、(34),其杆体末端则插置于脚杆(21)、(22)的套接部上,直杆(33)、(34)的正前方分别设有数个对应的钥匙状插合孔(331),供支撑杆(4)选择插设组合;支撑杆(4),为弯曲的弯弧杆体所构成,在支撑杆(4)后段适当处设有一挡环(41)及一挡块(42),支撑杆(4)后端部下方设置一凸块(43),使支撑杆(4)插置于直杆(33)、(34)的插合孔中,支撑杆(4)上复设有下凹之 第一支撑部(44)及第二支撑部(45);中枢杆(5),是插置于肘节杆(3)管套体的中心孔(32)内,由一纵杆(51)顶端固设一横置的小套管(52)所构成,可利用小套管(52)供上叉杆(6)插套组合;上叉杆(6)是插置于中枢杆(5)的 小套管(52)中,其U形杆体前端设有凸块(61),可装设扣杆(7),扣杆(7)是由横杆(71)、定位栓(72)及螺旋弹簧(73)所构成;横杆(71)一端设有轴块(712),轴块(712)内部凿设有一开口朝下的弧形凹槽(713),可供套置一定位栓(72)及一螺旋弹簧(73);插设组合于上叉杆(6)前端后,借定位栓(72)套合定位于上叉杆(6)的结构,使扣杆(7)可活动组合于上叉杆(6)上,并利用套置于定位栓(72)上的螺旋弹簧(73),借其一端插设于定位栓凸缘(721)小孔内,另一端勾挂于扣杆(7)轴块(712)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可拆式多用途乐器架,主要由底架杆组、肘节杆、支撑杆组、中枢杆及上叉杆组成,其特征在于底架杆组是由二概呈倒T型的脚杆(21)、(22)平行置放,利用脚杆(21)中段向上延伸的套接部(211)供肘节杆(3)的二直杆插设组接;肘节杆,具有一概呈三角形的管套体,顶面设有中心孔(32)供中枢杆插置,管套体内可活动枢接二直杆(33)、(34),其杆体末端则插置于脚杆(21)、(22)的套接部上,直杆(33)、(34)的正前方分别设有数个对应的钥匙状插合孔(331),供支撑杆(4)选择插设组合;支撑杆(4),为弯曲的弯弧杆体所构成,在支撑杆(4)后段适当处设有一挡环(41)及一挡块(42),支撑杆(4)后端部下方设置一凸块(43),使支撑杆(4)插置于直杆(33)、(34)的插合孔中,支撑杆(4)上复设有下凹之第一支撑部(44)及第二支撑部(45);中枢杆(5),是插置于肘节杆(3)管套体的中心孔(32)内,由一纵杆(51)顶端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明地
申请(专利权)人:尤明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