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护服面料上胶用的辊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09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服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护服面料上胶用的辊组结构,包括:主体支架以及转动设置于主体支架上且沿防护服面料进料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节辊、上胶机构、第二调节辊、压辊组、第一延展辊、第二延展辊;所述第一调节辊设置于上胶机构的下方,并能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上胶机构进行位置调节;所述第二调节辊设置于上胶机构的上方,并能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上胶机构进行位置调节;所述压辊组设置于第二调节辊的后端;所述压辊组包括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压辊;所述第一延展辊、第二延展辊依次设置于压辊组的后端;所述上胶机构包括:胶池与上胶辊;所述胶池内部设置有黏合剂;所述上胶辊部分伸入胶池内部并与黏合剂接触。触。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护服面料上胶用的辊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服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护服面料上胶用的辊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防护服种类包括消防防护服、工业用防护服、医疗防护服、军用防护服和特殊人群使用防护服。防护服主要应用于消防、军工、船舶、石油、化工、喷漆、清洗消毒、实验室等行业与部门。
[0003]防护服的面料一般多层复合结构,每一层面料相互之间的黏合是使用上胶辊组进行刷胶、压实,传统的上胶辊组在前端一般是使用两个上下对立的辊进行上胶与压胶,上方为上压辊,下方为浸在胶池内的胶辊;面料沿水平方向经过两个辊轴之间进行上胶与压胶;可是这样的辊组结构会出现一个问题,在上胶时,难以调节上压辊与胶辊之间的距离,由于面料必须与胶辊接触,若上压辊与胶辊距离较远,则面料的上胶量较少,面料之间的黏合度降低;若是距离较近,则胶水可能会被压辊压至渗透面料,造成面料性质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护服面料上胶用的辊组结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改变了传统的防护服面料上胶的辊组结构,提升上胶的效率与质量。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用于防护服面料上胶用的辊组结构,包括:主体支架以及转动设置于主体支架上且沿防护服面料进料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节辊、上胶机构、第二调节辊、压辊组、第一延展辊、第二延展辊;所述第一调节辊设置于上胶机构的下方,并能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上胶机构进行位置调节;所述第二调节辊设置于上胶机构的上方,并能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上胶机构进行位置调节;所述压辊组设置于第二调节辊的后端;所述压辊组包括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压辊;所述第一延展辊、第二延展辊依次设置于压辊组的后端;所述上胶机构包括:胶池与上胶辊;所述胶池内部设置有黏合剂;所述上胶辊部分伸入胶池内部并与黏合剂接触。
[0006]优选的,所述主体支架下方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调节辊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内部;所述主体支架上部左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调节辊滑动设置于第二滑槽内部;所述主体支架上部中间位置处相对的设置有两组门型架,两组所述门型架上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压辊分别滑动设置于第三滑槽内;所述主体支架上部右端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一延展辊、第二延展辊依次滑动设置于第四滑槽内。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第四滑槽的外围阵列式的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调节辊、第二调节辊、压辊、第一延展辊、第二延展辊分别使用紧固件与滑槽连接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上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
孔与第一固定孔之间通过螺栓进行配合固定;所述紧固件上还开设有用于连接第一调节辊、第二调节辊、压辊、第一延展辊、第二延展辊的通孔。
[0009]优选的,所述胶池通过胶池支架连接于主体支架上;所述胶池支架呈L型结构,一端连接主体支架,另一端连接胶池。
[0010]优选的,所述主体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凹台;所述凹台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
[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替换了现有技术中的防护服面料上胶辊组的结构,上胶辊的位置固定,而上胶辊上下两端的第一调节辊、第二调节辊的水平位置可调,这样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辊、第二调节辊的水平位置,从而实现调节防护服面料与上胶辊表面的压紧力度,从而调节防护服面料表面的压胶量,方便灵活,避免了传统的结构中的上下设置的上压辊与胶辊将胶压渗透防护服面料的情况,还能节省用胶量;此外,主体支架上的第一调节辊、第二调节辊、压辊、第一延展辊、第二延展辊的水平位置均能调节,可以更灵活地适应工况需求,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
[0016]上述附图中:1、主体支架;2、凹台;21、凹槽;3、第一调节辊;301、第一滑槽;4、上胶机构;41、胶池;411、胶池支架;42、上胶辊;5、第二调节辊;501、第二滑槽;6、压辊组;61、压辊;601、第三滑槽;602、门型架;7、第一延展辊;701、第四滑槽;8、第二延展辊;201、第一固定孔;10、紧固件;101、通孔;102、第二固定孔;10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

3所示:一种用于防护服面料上胶用的辊组结构,包括:主体支架1,所述主体支架1为两组相对设置的龙门架;以及转动设置于主体支架1内部并且沿防护服面料进料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节辊3、上胶机构4、第二调节辊5、压辊组6、第一延展辊7、第二延展辊8;所述上胶机构4包括:胶池41与上胶辊42;所述胶池41内部设置有黏合剂;所述上胶辊42部分伸入胶池41内部并与黏合剂接触;所述第一调节辊3设置于上胶机构4的下方,并能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上胶机构4进行位置调节;所述第二调节辊5设置于上胶机构4的上方,并能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上胶机构4进行位置调节;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辊3、第二调节辊5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来调节防护服面料与上胶辊42的压紧力度,从而调节防护服面料与上胶辊42之间的压紧力,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传统的结构中的上下设置的上压辊与胶辊将胶压渗透防护服面料的情况,而是通过调节防护服面料自身与上胶辊42表面的压紧力来实现压胶这,灵活实用;所述压辊组6设置于第二调节辊5的后端;所述压辊组6包括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压辊61,压辊61的作用是将防护服面料上的胶碾平;所述第一延展辊7、第二延展辊8依次设置于压辊组6的后端,第一延展辊7、第二延展辊8的作用是拉平防护面料,使其平整地进入后续加工段。
[0019]如图1所示:所述主体支架1下方设置有一个矩形板;在矩形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301;所述第一调节辊3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301内部;所述主体支架1上端的左侧开设有第二滑槽501;所述第二调节辊5滑动设置于第二滑槽501内部;所述主体支架1中部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的设置有两组门型架602,两组所述门型架602的横部上开设有第三滑槽601;所述两个压辊61分别滑动设置于两组门型架602第三滑槽601内;所述主体支架1上部右端开设有第四滑槽701;所述第一延展辊7、第二延展辊8依次滑动设置于第四滑槽701内。
[0020]如图1

2所示:所述第一滑槽301、第二滑槽501、第三滑槽601、第四滑槽701的上下侧分别阵列式的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201;所述第一调节辊3、第二调节辊5、压辊61、第一延展辊7、第二延展辊8分别使用紧固件10与滑槽连接固定,紧固件10的作用是与第一滑槽301、第二滑槽501、第三滑槽601、第四滑槽701配合,当调节好第一调节辊3、第二调节辊5、压辊61、第一延展辊7、第二延展辊8的相对工作位置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护服面料上胶用的辊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架以及转动设置于主体支架上且沿防护服面料进料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节辊、上胶机构、第二调节辊、压辊组、第一延展辊、第二延展辊;所述第一调节辊设置于上胶机构的下方,并能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上胶机构进行位置调节;所述第二调节辊设置于上胶机构的上方,并能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上胶机构进行位置调节;所述压辊组设置于第二调节辊的后端;所述压辊组包括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压辊;所述第一延展辊、第二延展辊依次设置于压辊组的后端;所述上胶机构包括:胶池与上胶辊;所述胶池内部设置有黏合剂;所述上胶辊部分伸入胶池内部并与黏合剂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护服面料上胶用的辊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下方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调节辊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内部;所述主体支架上部左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调节辊滑动设置于第二滑槽内部;所述主体支架上部中间位置处相对的设置有两组门型架,两组所述门型架上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压辊分别滑动设置于第三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艺岳宇蹇刚岳净夫李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和泰润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