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房风保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拆卸的建筑工程施工模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843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的建筑工程施工模板装置,包括底桩和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三角转动板,三角转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和第二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将第一连接板与模板板块固定连接,将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分别与底桩固定连接,拉动第一拉坏,使得第一拉坏与第一卡块相卡接,使得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拉紧,从而使得底桩与模板板块固定,传统的工程施工模板需要工人依次打钉固定,拆装费时费力,且拆卸时易损坏模板,影响二次利用,该装置的应用能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并提高了易用性。用能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并提高了易用性。用能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并提高了易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拆卸的建筑工程施工模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模板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拆卸的建筑工程施工模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制作、组装、运用及拆除在混凝土施工中用以使混凝土成型的构造设施的工作。使混凝土成型的构造设施称为模板。其构造包括面板体系和支撑体系。面板体系包括面板和所联系的肋条;支撑体系包括纵横围囹、承托梁、承托桁架、悬臂梁、悬臂桁架、支柱、斜撑与拉条等。早期普遍用木材制作模板。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到采用钢材、胶合板、钢筋混凝土,或是钢、木、混凝土等材料混合使用。也有以薄板钢材制作具有一定比例模数的定型组合钢模板,用“U”形卡、“L”形插销、钩头螺栓、蝶形扣件等附件拼成各种形状及不同面积的模板。
[0003]传统的工程施工模板需要工人依次打钉固定,拆装费时费力,且拆卸时易损坏模板,影响二次利用,对此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方便拆卸的建筑工程施工模板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拆卸的建筑工程施工模板装置,包括底桩和固定装置,所述底桩的上表面设置有模板板块若干,所述模板板块围绕底桩依次连接,所述底桩与模板板块之间、模板板块和模板板块之间、模板板块与连接架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若干,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三角转动板,所述三角转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和第二固定板,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环,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环,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的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有两个固定螺母。
[0006]优选的,所述模板板块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模板板块,所述模板板块围绕连接架依次连接,一直循环。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与第二固定板分别位于固定螺母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拉环与第一卡板相抵,所述第二拉环与第二卡板相抵。
[0009]优选的,所述底桩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打沉桩,所述打沉桩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锥头。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底桩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为倾斜设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固定装置,以底桩与模板板块之间固定连接为例,将第一连接板与模板板块固定连接,将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分别与底桩固定连接,拉动第一拉坏,使得第一拉坏与第一卡块相卡接,向下转动第二拉环,从而使得三角转动板转动,将第二拉环与第二卡块相卡接,拧紧固定杆两侧的固定螺母,使得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拉紧,从而使得底桩与模板板块固定,再拧紧第二固定板两侧的固定螺母,防止第二拉环松动,传统的工程施工模板需要工人依次打钉固定,拆装费时费力,且拆卸时易损坏模板,影响二次利用,该装置的应用能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并提高了易用性。
[0014]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支撑装置,将底桩与支撑装置固定好后,使用木锤击锤打沉桩,使得锥头没入底面,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所形成的三角结构能有效的增加稳固性,锥头没入底面使得倒模有了强大的支撑,不易爆模传统的支撑装置采用三点式支撑,倒模时支撑柱意识底桩爆模,该装置的应用能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并提高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方便拆卸的建筑工程施工模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方便拆卸的建筑工程施工模板装置的模板板块与连接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方便拆卸的建筑工程施工模板装置的固定装置结构的部分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方便拆卸的建筑工程施工模板装置支撑装置结构的部分示意图。
[0019]图例说明:1、底桩;2、模板板块;3、连接架;4、支撑装置;5、固定装置;41、第一固定板;42、第一支撑板;43、锥头;44、打沉桩;45、第二支撑板;501、第一连接板;502、第一拉环;503、第二连接板;504、第一螺杆;505、固定螺母;506、第三连接板;507、第二拉环;508、第二卡板;509、第二螺杆;510、第一卡板;511、连接件;512、三角转动板;513、连接柱;514、第二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拆卸的建筑工程施工模板装置,包括底桩1和固定装置5,底桩1的上表面设置有模板板块2若干,模板板块2围绕底桩1依次连接,底桩1与模板板块2之间、模板板块2和模板板块2之间、模板板块2与连接架3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5若干,固定装置5包括第一连接板501、第二连接板503、第三连接板506。
[0023]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固定装置5和支撑装置4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0024]如图1和图2、图3所示,第一连接板5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510,第三连接板5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508,第二连接板5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511,连接件511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三角转动板512,三角转动板51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13和第二固定板514,连接柱513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第一螺杆504,第一螺杆50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环502,第二固定板514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第二螺杆509,第二螺杆50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环507,第一螺杆504与第二螺杆509的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有两个固定螺母505,连接柱513与第二固定板514分别位于固定螺母505之间,第一拉环502与第一卡板510相抵,第二拉环507与第二卡板508相抵。
[0025]其整个固定装置5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固定装置5,以底桩1与模板板块2之间固定连接为例,将第一连接板501与模板板块2固定连接,将第二连接板503与第三连接板506分别与底桩1固定连接,拉动第一拉坏,使得第一拉环502与第一卡块相卡接,向下转动第二拉环507,从而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拆卸的建筑工程施工模板装置,包括底桩(1)和固定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桩(1)的上表面设置有模板板块(2)若干,所述模板板块(2)围绕底桩(1)依次连接,所述底桩(1)与模板板块(2)之间、模板板块(2)和模板板块(2)之间、模板板块(2)与连接架(3)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5)若干,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第一连接板(501)、第二连接板(503)、第三连接板(506);所述第一连接板(5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510),所述第三连接板(5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508),所述第二连接板(5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511),所述连接件(511)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三角转动板(512),所述三角转动板(51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13)和第二固定板(514),所述连接柱(513)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第一螺杆(504),所述第一螺杆(50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环(502),所述第二固定板(514)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第二螺杆(509),所述第二螺杆(50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环(507),所述第一螺杆(504)与第二螺杆(509)的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有两个固定螺母(5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卸的建筑工程施工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风保
申请(专利权)人:房风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