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节能型建筑工程用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65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再生节能型建筑工程用模板,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再生节能型建筑模板在使用时不便于固定于固定架上,固定方式较为繁琐;且不能对模板进行调节,导致模板位置误差过大;且现有的建筑模板不能方便快捷的进行拼接;并且在脱模时需要对模板进行敲打,易导致模板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的问题,包括模板主体;所述模板主体设置为方形结构,且模板主体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模板主体内部滑动设置有辅助装置,且模板主体内部转动设置有脱模机构;所述模板主体两侧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所述辅助装置外侧固定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脱模机构内部滑动设置有控制装置。动设置有控制装置。动设置有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节能型建筑工程用模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模板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再生节能型建筑工程用模板。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达到了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0003]现有的再生节能型建筑模板在使用时不便于固定于固定架上,固定方式较为繁琐;且不能对模板进行调节,导致模板位置误差过大;且现有的建筑模板不能方便快捷的进行拼接;并且在脱模时需要对模板进行敲打,易导致模板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降低了建筑模板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再生节能型建筑工程用模板,以解决现有的再生节能型建筑模板在使用时不便于固定于固定架上,固定方式较为繁琐;且不能对模板进行调节,导致模板位置误差过大;且现有的建筑模板不能方便快捷的进行拼接;并且在脱模时需要对模板进行敲打,易导致模板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降低了建筑模板的实用性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一种再生节能型建筑工程用模板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再生节能型建筑工程用模板,包括模板主体;所述模板主体设置为方形结构,且模板主体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模板主体内部滑动设置有辅助装置,且模板主体内部转动设置有脱模机构;所述模板主体两侧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外侧固定设置有固定装置;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内部滑动设置有控制装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模板主体包括:滑槽,滑槽开设于模板主体后侧内部;脱模孔,脱模孔开设于模板主体前侧内部,且脱模孔主体设置为六边形结构;脱模孔数量设置为三组,且脱模孔内侧底部开设有螺纹孔;脱模孔底部螺纹孔完全贯穿模板主体;减重孔,减重孔开设于模板主体两侧内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槽,连接槽开设于模板主体顶部后侧,连接槽主体设置为T形结构;连接槽内
侧顶部向上延伸呈L形结构;连接块,连接块主体设置为T形结构,且连接块滑动设置于模板主体底侧内部;连接块顶部与模板主体内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件,连接块滑动设置于连接槽内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辅助板,辅助板滑动设置于滑槽内侧;自锁杆,自锁杆滑动设置于辅助板两侧内部,且自锁杆滑动设置于模板主体内部;自锁杆顶部与辅助板顶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杆,连接杆底部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外侧配合安装于辅助板后侧内部;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前侧通过螺纹连接滑动设置于连接杆外侧,且第一固定件后侧设置为半圆环结构;转动杆,转动杆两端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外侧配合于第一固定件前侧内部;螺纹杆,螺纹杆固定设置于转动杆外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转动设置于第一固定件后侧,且第二固定件前侧与第一固定件后侧相贴合;转筒,转筒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第二固定件前侧内部;转筒通过螺纹连接转动设置于螺纹杆外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脱模杆,脱模杆通过螺纹连接转动设置于脱模孔底部后侧螺纹孔内侧;脱模杆内部开设有五边形孔;脱模件,脱模件后侧内部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内侧配合安装于脱模杆前端外侧;脱模件滑动设置于脱模孔内侧,且脱模件前侧与模板主体前侧相持平。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件,控制件主体设置为T形圆柱结构,且控制件后侧设置为五边形结构;控制件后侧滑动设置于脱模杆内部五边形孔内侧;控制柱,控制柱固定设置于控制件后端外侧;控制板,控制板内部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内侧配合安装于控制柱外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架,连接架固定设置于模板主体内部,且连接架前部两侧固定设置有弹簧件安装块;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固定设置于模板主体内部,且第二连接件后侧设置为圆形结构。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转动设置于连接架前侧,且第一连接件主体设置为圆弧形结构;第一连接件数量设置为两组,且第一连接件两组之间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后侧固定设置有弹簧件安装块,且第一连接件后侧安装块与连接架前侧安装块之间设置有弹簧
件;第一连接件两组之间滑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
[0015]优选的,还包括通气脱模结构;所述的通气脱模结构包括圆形脱模孔、活动板、活动板弹簧、支撑板和拽拉绳;所述的定位在所述的模板主体上,所述的活动板滑动定位在所述的圆形脱模孔内,所述的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的圆形脱模孔内;所述的活动板弹簧为压簧,定位在所述的活动板和支撑板之间,所述的活动板在使用时与混凝土直接接触;所述的拽拉绳为绳体,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活动板上,需要脱模时,通过拉拽所述的拽拉绳可将所述的活动板后移动。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活动板还包括活动块安置孔;所述的活动块安置孔用于安置通气块;所述的支撑板上设置有通行口;所述的拆除杠杆为杠杆结构,穿入所述的通行口,一端可转动固定连接在所述的通气块上,中间位置铰接在所述的支撑板上,用于便捷省力的使所述的通气块脱离混凝土;所述的通气块为块体,通气块内部定位有块体通气孔;所述的通气脱模结构还包括气体通入管,所述的气体通入管与所述的块体通气孔连通,用于向混凝土与模板主体之间通入空气进而便于脱模。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本装置中,通过设置了转筒和螺纹杆以及转动杆,实现了轻松便捷将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相对固定的效果,起到了轻松便捷将建筑模板固定于支架外侧的作用;利用连接杆与辅助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以及连接杆与第一固定件通过螺纹连接,达到了通过转动连接杆来调节建筑模板位置的目的,起到了便于建筑模板位置调节、减小误差的作用;相比现有的再生节能型建筑模板能够更有效的实现快速便捷将模板固定的效果,有利于减小模板的位置误差。
[0018]2、在本装置中,通过设置了连接块和弹簧件以及连接槽内部L形结构,实现了轻松便捷将两组模板进行上下拼接的效果;利用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一连接件和弹簧件,实现了在第二连接件滑入两组第一连接件之间时,将第二连接件固定的效果,起到了方便快捷将两组模板进行左右拼接的作用;相比现有的再生节能型建筑模板能够更简便的实现方便快捷对两组模板进行拼接的效果,有利于增强模板的稳定性。
[0019]3、在本装置中,通过设置了控制件后侧五边形结构以及脱模杆后侧五边形孔,实现了轻松便捷使控制件滑入脱模杆内部带动脱模杆转动的效果;利用控制板配合控制柱,实现了使三组控制件同时带动三组脱模杆进行转动的效果;利用脱模杆通过螺纹连接转动设置于脱模孔后侧,实现了使脱模杆带动脱模件向前滑动的效果,起到了轻松便捷将模板取下的作用;通过减重孔实现了减轻模板重量的效果,起到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节能型建筑工程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主体(1);所述模板主体(1)设置为方形结构,且模板主体(1)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2);所述模板主体(1)内部滑动设置有辅助装置(3),且模板主体(1)内部转动设置有脱模机构(5);所述模板主体(1)两侧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7);辅助装置(3),所述辅助装置(3)外侧固定设置有固定装置(4);脱模机构(5),所述脱模机构(5)内部滑动设置有控制装置(6);所述模板主体(1)包括:滑槽(101),滑槽(101)开设于模板主体(1)后侧内部;脱模孔(102),脱模孔(102)开设于模板主体(1)前侧内部,且脱模孔(102)主体设置为六边形结构;脱模孔(102)数量设置为三组,且脱模孔(102)内侧底部开设有螺纹孔;脱模孔(102)底部螺纹孔完全贯穿模板主体(1);减重孔(103),减重孔(103)开设于模板主体(1)两侧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再生节能型建筑工程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2)包括:连接槽(201),连接槽(201)开设于模板主体(1)顶部后侧,连接槽(201)主体设置为T形结构;连接槽(201)内侧顶部向上延伸呈L形结构;连接块(202),连接块(202)主体设置为T形结构,且连接块(202)滑动设置于模板主体(1)底侧内部;连接块(202)顶部与模板主体(1)内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件,连接块(202)滑动设置于连接槽(201)内侧;所述辅助装置(3)包括:辅助板(301),辅助板(301)滑动设置于滑槽(101)内侧;自锁杆(302),自锁杆(302)滑动设置于辅助板(301)两侧内部,且自锁杆(302)滑动设置于模板主体(1)内部;自锁杆(302)顶部与辅助板(301)顶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再生节能型建筑工程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连接杆(401),连接杆(401)底部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外侧配合安装于辅助板(301)后侧内部;第一固定件(402),第一固定件(402)前侧通过螺纹连接滑动设置于连接杆(401)外侧,且第一固定件(402)后侧设置为半圆环结构;转动杆(403),转动杆(403)两端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外侧配合于第一固定件(402)前侧内部;螺纹杆(404),螺纹杆(404)固定设置于转动杆(403)外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再生节能型建筑工程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还包括:第二固定件(405),第二固定件(405)转动设置于第一固定件(402)后侧,且第二固定件(405)前侧与第一固定件(402)后侧相贴合;转筒(406),转筒(406)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第二固定件(405)前侧内部;转筒(406)通过螺纹连接转动设置于螺纹杆(404)外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再生节能型建筑工程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5)包括:脱模杆(501),脱模杆(501)通过螺纹连接转动设置于脱模孔(102)底部后侧螺纹孔内
侧;脱模杆(501)内部开设有五边形孔;脱模件(502),脱模件(502)后侧内部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开春
申请(专利权)人:沭阳县益同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