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方位的装车溜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814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20
一种基于全方位的装车溜槽装置,包含有用于装车物料通过的溜槽本体(8)、设置在装车机架上的回转支撑(1)、设置在回转支撑(1)与溜槽本体(8)之间的连接架(5),通过溜槽本体(8),实现了物料装车,通过连接架(5),实现了把溜槽本体(8)安装在回转支撑(1)上,通过回转支撑(1),实现了物料的卸料端口的方位角度调节,实现了对装车物料的均铺,因此减小了对货箱的冲击作用力。用力。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全方位的装车溜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装车溜槽装,尤其是一种基于全方位的装车溜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装车溜槽用于金属矿石散装物料及大密度散装物料的快速定量装车中,因此装车溜槽装置和方法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装置,在现有的装车溜槽装置和方法中,仅可实现单向装车和垂直式装车溜槽虽可实现双向装车,由于装车溜槽的卸料角度不能可调和物料密度大、硬度大,对车厢冲击大及对溜槽磨损严重,
[0003]一种同时具备适用于可多车型、多方向装车、对车厢冲击小等功能集于一体的装车溜槽的需求相当迫切,
[0004]基于申请人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基于全方位的装车溜槽装置。
[0006]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全方位的装车溜槽装置,因此减小了对货箱的冲击作用力。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全方位的装车溜槽装置,包含有用于装车物料通过的溜槽本体、设置在装车机架上的回转支撑、设置在回转支撑与溜槽本体之间的连接架。
[0008]由于设计了溜槽本体、回转支撑和连接架,通过溜槽本体,实现了物料装车,通过连接架,实现了把溜槽本体安装在回转支撑上,通过回转支撑,实现了物料的卸料端口的方位角度调节,实现了对装车物料的均铺,因此减小了对货箱的冲击作用力。
[0009]本技术设计了,按照对装车物料的均铺的方式把溜槽本体、回转支撑和连接架相互联接。
[0010]本技术设计了,按照对装车物料的进行圆周运动下落的方式把回转支撑与溜槽本体和连接架联接。
[0011]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溜槽本体和连接架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内衬盒、连接轴和摆动外盒。
[0012]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溜槽本体和连接架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摆动伸缩缸。
[0013]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溜槽本体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排料阀门和阀门伸缩缸。
[0014]本技术设计了,在回转支撑上设置有连接架,在连接架上设置有内衬盒并且在内衬盒上设置有摆动外盒,在内衬盒和摆动外盒之间设置有连接轴并且在摆动外盒上设置有溜槽本体,在溜槽本体与连接架之间设置有摆动伸缩缸并且在溜槽本体上设置有排料
阀门,在排料阀门上设置有阀门伸缩缸。
[0015]本技术设计了,回转支撑设置为包含有外齿圈、动力齿轮和内圈并且在内圈的中间部设置有第一透漏孔体,外齿圈的内壁设置为与内圈的周边侧面部接触式联接并且动力齿轮设置为与外齿圈啮合式联接,动力齿轮设置为与动力机的端轴联接并且位于动力齿轮上的动力机设置为与内圈联接,外齿圈的下端端面部与连接架联接并且内圈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安装架联接,外齿圈设置为外齿轮圈并且动力齿轮设置为柱形齿轮,内圈设置为圆形盘状体并且第一透漏孔体设置为矩形孔状体,第一透漏孔体设置为与连接架相对应分布。
[0016]本技术设计了,连接架设置为包含有框架部、第一耳座部和第二耳座部并且框架部的下端端面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耳座部联接,框架部的下端端面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二耳座部联接并且框架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支撑联接,框架部的内壁设置为与内衬盒联接并且第一耳座部和第二耳座部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伸缩缸联接,框架部设置为矩形框状体并且第一耳座部和第二耳座部设置为具有安装孔体的P字形块状体,第一耳座部和第二耳座部设置为沿框架部的周边线呈180
°
分布。
[0017]本技术设计了,内衬盒设置为盒部和加厚板部并且在盒部的下端侧面部设置有第二透漏孔体,盒部的前后侧面上部设置为与加厚板部联接并且加厚板部设置为与连接轴容纳式联接,盒部的上端敞口部设置为与连接架联接并且盒部的侧面部设置为与摆动外盒接触式联接,盒部设置为侧面部具有弧形的扁盒体并且加厚板部设置为具有安装孔体的矩形片状体,加厚板部的安装孔体设置为与连接轴联接并且第二透漏孔体设置为条形孔状体。
[0018]本技术设计了,摆动外盒设置为包含有管头部、座部和筒部并且管头部的前后侧面上部设置为与座部联接,管头部的下敞口部设置为与筒部联接并且座部设置为与连接轴转动式联接,管头部的上敞口部设置为与内衬盒容纳式联接并且头部的侧面部内壁设置为与内衬盒接触式联接,筒部设置为与溜槽本体联接并且管头部侧面部具有弧形的管状体,座部设置为具有转动孔体的块状体并且座部的转动孔体设置为与连接轴联接,筒部设置为矩形管状体。
[0019]本技术设计了,溜槽本体设置为包含有槽部、第三耳座部、第四耳座部和第五耳座部并且在槽部上设置有窗口体,槽部的下敞口部内壁设置为与第三耳座部联接并且槽部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四耳座部联接,槽部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五耳座部联接并且槽部的上敞口部设置为与摆动外盒联接,窗口体设置为与排料阀门容纳式联接并且第三耳座部设置为与排料阀门联接,第四耳座部和第五耳座部分别设置为与摆动伸缩缸转动式联接并且槽部设置为矩形管状体,第三耳座部设置为具有安装孔体的P字形块状体并且第四耳座部和第五耳座部分别设置为工字形架状体,窗口体设置为矩形孔状体。
[0020]本技术设计了,摆动伸缩缸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摆动伸缩缸和第二摆动伸缩缸并且第一摆动伸缩缸的其中一个端头和第二摆动伸缩缸的其中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连接架联接,第一摆动伸缩缸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和第二摆动伸缩缸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溜槽本体转动式联接,第一摆动伸缩缸和第二摆动伸缩缸分别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第一摆动伸缩缸的液压端口部和第二摆动伸缩缸的液压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液压控制装置联接。
[0021]本技术设计了,排料阀门设置为包含有支撑架部和开启板部并且支撑架部的竖部设置为与溜槽本体联接,支撑架部的横部设置为与开启板部的横部滑动式联接并且开启板部的竖部设置为与溜槽本体转动式联接,支撑架部的竖部和开启板部的竖部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阀门伸缩缸联接并且支撑架部的横部和开启板部的横部设置为沿溜槽本体的横向截面分布,支撑架部设置为L字形架状体并且开启板部设置为L字形片状体。
[0022]本技术设计了,阀门伸缩缸的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排料阀门联接并且阀门伸缩缸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阀门伸缩缸的液压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液压控制装置联接。
[0023]本技术设计了,溜槽本体与回转支撑设置为按照全方位排料的方式分布并且溜槽本体和回转支撑与内衬盒、连接轴、摆动伸缩缸、连接架和摆动外盒设置为按照调节排料端口高度的方式分布,溜槽本体和回转支撑与排料阀门和阀门伸缩缸设置为按照调节排料端口大小的方式分布,回转支撑的中心线、内衬盒的中心线和连接架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全方位的装车溜槽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装车物料通过的溜槽本体(8)、设置在装车机架上的回转支撑(1)、设置在回转支撑(1)与溜槽本体(8)之间的连接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方位的装车溜槽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装车物料的均铺的方式把溜槽本体(8)、回转支撑(1)和连接架(5)相互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全方位的装车溜槽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装车物料的进行圆周运动下落的方式把回转支撑(1)与溜槽本体(8)和连接架(5)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方位的装车溜槽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溜槽本体(8)和连接架(5)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内衬盒(2)、连接轴(3)和摆动外盒(9),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溜槽本体(8)和连接架(5)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摆动伸缩缸(4),或,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溜槽本体(8)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排料阀门(6)和阀门伸缩缸(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全方位的装车溜槽装置,其特征是:在回转支撑(1)上设置有连接架(5),在连接架(5)上设置有内衬盒(2)并且在内衬盒(2)上设置有摆动外盒(9),在内衬盒(2)和摆动外盒(9)之间设置有连接轴(3)并且在摆动外盒(9)上设置有溜槽本体(8),在溜槽本体(8)与连接架(5)之间设置有摆动伸缩缸(4)并且在溜槽本体(8)上设置有排料阀门(6),在排料阀门(6)上设置有阀门伸缩缸(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全方位的装车溜槽装置,其特征是:回转支撑(1)设置为包含有外齿圈(11)、动力齿轮(12)和内圈(13)并且在内圈(13)的中间部设置有第一透漏孔体(14),外齿圈(11)的内壁设置为与内圈(13)的周边侧面部接触式联接并且动力齿轮(12)设置为与外齿圈(11)啮合式联接,动力齿轮(12)设置为与动力机的端轴联接并且位于动力齿轮(12)上的动力机设置为与内圈(13)联接,外齿圈(11)的下端端面部与连接架(5)联接并且内圈(13)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安装架联接,外齿圈(11)设置为外齿轮圈并且动力齿轮(12)设置为柱形齿轮,内圈(13)设置为圆形盘状体并且第一透漏孔体(14)设置为矩形孔状体,第一透漏孔体(14)设置为与连接架(5)相对应分布,或,连接架(5)设置为包含有框架部(51)、第一耳座部(52)和第二耳座部(53)并且框架部(51)的下端端面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耳座部(52)联接,框架部(51)的下端端面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二耳座部(53)联接并且框架部(5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支撑(1)联接,框架部(51)的内壁设置为与内衬盒(2)联接并且第一耳座部(52)和第二耳座部(53)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伸缩缸(4)联接,框架部(51)设置为矩形框状体并且第一耳座部(52)和第二耳座部(53)设置为具有安装孔体的P字形块状体,第一耳座部(52)和第二耳座部(53)设置为沿框架部(51)的周边线呈180
°
分布,或,溜槽本体(8)设置为包含有槽部(81)、第三耳座部(82)、第四耳座部(83)和第五耳座部(85)并且在槽部(81)上设置有窗口体(84),槽部(81)的下敞口部内壁设置为与第三耳座部(82)联接并且槽部(81)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四耳座部(83)联接,槽部(81)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五耳座部(85)联接并且槽部(81)的上敞口部设置为与摆动外盒(9)联接,窗口体(84)设置为与排料阀门(6)容纳式联接并且第三耳座部(82)设置为与
排料阀门(6)联接,第四耳座部(83)和第五耳座部(85)分别设置为与摆动伸缩缸(4)转动式联接并且槽部(81)设置为矩形管状体,第三耳座部(82)设置为具有安装孔体的P字形块状体并且第四耳座部(83)和第五耳座部(85)分别设置为工字形架状体,窗口体(84)设置为矩形孔状体。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生王来奇崔冰张佰海范方洪仝康游玲玲王斌寇明妍吕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