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效润滑散索鞍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13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支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效润滑散索鞍支座。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长效润滑散索鞍支座,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下支座、中间柱面板和上支座,中间柱面板的下表面为平面,中间柱面板的底部设置有平面滑块槽,下支座上放置有平面滑块,平面滑块套设于平面滑块槽内;所述中间柱面板的上表面为凸柱面,中间柱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曲面滑块,上支座的底面为凹柱面,上支座的底面设置有曲面滑块槽,曲面滑块套设于曲面滑块槽内;所述上支座与中间柱面板之间连接有内弹性密封系体,上支座与下底座之间连接有外弹性密封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长效润滑的散索鞍支座。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长效润滑的散索鞍支座。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长效润滑的散索鞍支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效润滑散索鞍支座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支座
,具体涉及一种长效润滑散索鞍支座。

技术介绍

[0002]散索鞍支座的作用主要是承受悬索桥主缆通过散索鞍传递的荷载以及适应上部鞍座结构的转动和偏移,在整个悬索桥桥梁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散索鞍支座采用摆轴式结构形式,如专利CN101899814B:一种用于桥梁的散索鞍座结构中
技术介绍
所述。但由于摆轴式结构,为线接触,导致下部混凝土应力大,同时受鞍体形状结构的限制,在对受力分布要求的前提下鞍体高度大,使得整个鞍座高度比较高,重心高稳定性较差,后逐渐被柱面式结构的散索鞍支座所取代。
[0003]现如今国内许多大型悬索桥如鹦鹉洲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雅康泸定大渡河大桥等均开始采用柱面式散索鞍支座。专利CN101899814B:一种用于桥梁的散索鞍座结构,以柱面接触形式取代线接触,使系统受力更为稳定,同时极大的减小了上部鞍座的外形尺寸,提高了经济性。但柱面式散索鞍支座采用的是金属加高分子材料的接触副加硅脂润滑的形式,而硅脂会随着服役时间增加会逐级减少或异化,长此以往从而导致支座滑动性能下降。同时由于上部结构特殊性,散索鞍支座更换和维养难度大,故此,需考虑一种能够实现长效润滑的结构来提高支座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长效润滑的散索鞍支座。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长效润滑散索鞍支座,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下支座、中间柱面板和上支座,中间柱面板的下表面为平面,中间柱面板的底部设置有平面滑块槽,下支座上放置有平面滑块,平面滑块套设于平面滑块槽内;所述中间柱面板的上表面为凸柱面,中间柱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曲面滑块,上支座的底面为凹柱面,上支座的底面设置有曲面滑块槽,曲面滑块套设于曲面滑块槽内;所述上支座与中间柱面板之间连接有内弹性密封系体,上支座与下底座之间连接有外弹性密封系体。
[0007]曲面滑块与中间柱面板上表面形成柱面滑动副,以适应上部结构的转动。平面滑块与下支座板上表面形成平面滑动副,适应上部结构的偏移。为防止润滑油泄漏,实现长效润滑,本技术采用双层密封结构,形成两个内腔,润滑油贮存在第一内腔内,保证柱面滑动副实现长效润滑。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支座、中间柱面板和内弹性密封系体围成第一内腔,上支座、下底座和外弹性密封系体围成第二内腔;还包括油缸,油缸通过下杆铰接于桥墩上,油缸的活塞杆的外端铰接于上支座上,油缸的无杆腔与第二内腔之间连接有出油管,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一内腔之间连接有进油管,油缸的无杆腔上设置有下单向阀,油缸
的活塞上设置有上单向阀。
[0009]当上支座发生来回转动时,油缸的活塞杆随之上下来回滑动。活塞杆向上滑动时,下单向阀打开且上单向阀关闭,第二内腔内的润滑油被抽至油缸的无杆腔内。活塞杆向下滑动时,上单向阀打开且下单向阀关闭,油缸的无杆腔内的润滑油被压至有杆腔,并从有杆腔被抽至第一内腔内,形成对润滑油的循环补充,从而实现支座的长效润滑。当第一内腔中的润滑油泄漏到第二内腔时,油缸能及时将第二内腔的润滑油抽到第一内腔,使第一内腔内润滑油量保持稳定,从而保证支座的转动耐磨性。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支座的底面固定有中间挡块,中间挡块与上支座的凹柱面的弧形边平行,中间柱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与中间柱面板的凸柱面的弧形边平行,中间挡块套设于弧形凹槽内。中间挡块能对上支座和中间柱面板进行纵向导向,避免发生偏移。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支座底面上的曲面滑块槽的数量为若干个,曲面滑块槽与曲面滑块均垂直于上支座的凹柱面的弧形边。上支座与中间柱面板之间的柱面转动副的凹面接触材料采用多个分片式曲面滑块,在接触上更为均匀。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支座上设置有用于对中间柱面板的直边方向进行阻挡的横向挡块。横向挡块能在中间柱面板的直边方向对中间柱面板进行阻挡,避免中间柱面板发生偏移。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支座上设置有用于对中间柱面板的弧形边方向进行限位的纵向挡块。纵向挡块能在中间柱面板的弧形边方向对中间柱面板进行限位,避免中间柱面板转动过大角度。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支座包括下支座板,平面滑块放置于下支座板上,外弹性密封系体连接于上支座与下支座板之间,下支座板的下侧连接有预埋板,预埋板的下侧固定有若干下锚固件。下锚固件能锚固到桥墩上,预埋件预埋于桥墩上,则下支座板能得到良好固定。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支座板与预埋板通过螺栓连接,提高下支座板与预埋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支座包括上支座板,曲面滑块槽设置于上支座板的底面,内弹性密封系体连接于上支座板与中间柱面板之间,上支座板的上侧固定有若干上锚固件。上支座板上固定若干上锚固件,方便将上支座板与桥梁主体进行可靠锚固。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1.本技术的曲面滑块与中间柱面板上表面形成柱面滑动副,以适应上部结构的转动。平面滑块与下支座板上表面形成平面滑动副,适应上部结构的偏移。为防止润滑油泄漏,实现长效润滑,本技术采用双层密封结构,形成两个内腔,润滑油贮存在第一内腔内,保证柱面滑动副实现长效润滑。
[0019]2.当第一内腔中的润滑油泄漏到第二内腔时,油缸能及时将第二内腔的润滑油抽到第一内腔,使第一内腔内润滑油量保持稳定,从而保证支座的转动耐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纵向剖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横向剖视图;
[0023]图4是上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中间柱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

下支座;2

中间柱面板;3

上支座;4

平面滑块;5

曲面滑块;6

内弹性密封系体;7

外弹性密封系体;8

油缸;11

横向挡块;12
‑ꢀ
纵向挡块;13

下支座板;14

预埋板;15

下锚固件;21

平面滑块槽;22
‑ꢀ
弧形凹槽;31

曲面滑块槽;32

中间挡块;33

上支座板;34

上锚固件; 81

下杆;82

活塞杆;82

出油管;84

进油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效润滑散索鞍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下支座(1)、中间柱面板(2)和上支座(3),中间柱面板(2)的下表面为平面,中间柱面板(2)的底部设置有平面滑块槽(21),下支座(1)上放置有平面滑块(4),平面滑块(4)套设于平面滑块槽(21)内;所述中间柱面板(2)的上表面为凸柱面,中间柱面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曲面滑块(5),上支座(3)的底面为凹柱面,上支座(3)的底面设置有曲面滑块槽(31),曲面滑块(5)套设于曲面滑块槽(31)内;所述上支座(3)与中间柱面板(2)之间连接有内弹性密封系体(6),上支座(3)与下底座之间连接有外弹性密封系体(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效润滑散索鞍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3)、中间柱面板(2)和内弹性密封系体(6)围成第一内腔,上支座(3)、下底座和外弹性密封系体(7)围成第二内腔;还包括油缸(8),油缸(8)通过下杆(81)铰接于桥墩上,油缸(8)的活塞杆(82)的外端铰接于上支座(3)上,油缸(8)的无杆腔与第二内腔之间连接有出油管(83),油缸(8)的有杆腔与第一内腔之间连接有进油管(84),油缸(8)的无杆腔上设置有下单向阀(85),油缸(8)的活塞上设置有上单向阀(8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效润滑散索鞍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3)的底面固定有中间挡块(32),中间挡块(32)与上支座(3)的凹柱面的弧形边平行,中间柱面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凹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亮邱廷琦刘成骆明成杨蕊矫张启帆陈宏王海桥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