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冷却翅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685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耐腐蚀冷却翅片,它包括冷却翅片本体(1),还包括在冷却翅片本体(1)上分布有冷却管(2)和扰流凹坑(4);在冷却翅片本体(1)上开有百叶窗(3);所述的扰流凹坑(4)位于冷却翅片本体(1)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扰流凹坑(4)的宽度和深度分别为2.4毫米、5.1毫米。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普通冷却翅片,很容易被腐蚀的缺点,具有冷却翅片开百叶窗,分布扰流凹坑,保证散热效率,来保证散热效率的优点。来保证散热效率的优点。来保证散热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蚀冷却翅片


[0001]本技术涉及到机械制造
,更加具体地是一种耐腐蚀冷却翅片。

技术介绍

[0002]在船舶,港口等海风腐蚀性较高的环境中,普通冷却翅片,很容易被腐蚀。
[0003]因此需要开发一款既能耐海风腐蚀,又能保证散热效率的冷却翅片,非常必要。
[0004]同时经过检索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类似的专利对本领域进行研究和涉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耐腐蚀冷却翅片。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一种耐腐蚀冷却翅片,它包括冷却翅片本体,还包括在冷却翅片本体上分布有冷却管和扰流凹坑;在冷却翅片本体上开有百叶窗。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扰流凹坑位于冷却翅片本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扰流凹坑的宽度和深度分别为2.4毫米、5.1毫米。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分布在所述的冷却翅片本体内的百叶窗之间的间距为1.27毫米,且在每个百叶窗的上下表面设置有凸起,每个凸起凸出每个百叶窗的上下表面各0.8毫米。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冷却翅片本体的冷却翅壁厚为0.05毫米,且均布在所述的冷却翅片本体内的冷却管之间的排距为16毫米,管距为15.875毫米。
[0010]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对普通冷却翅片增加壁厚,合理分布冷却翅片,来提高冷却翅片耐海风腐蚀的能力,从而提高使用寿命。2、本技术在冷却翅片开百叶窗,分布扰流凹坑,保证散热效率,来保证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沿A向和沿B向剖面显示的百叶窗和扰流凹坑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中单个冷却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冷却翅片本体1、冷却管2、百叶窗3、扰流凹坑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参照图1

3所示:一种耐腐蚀冷却翅片,它包括冷却翅片本体1,还包括在冷却翅片
本体1上分布有冷却管2和扰流凹坑4;在冷却翅片本体1上开有百叶窗3。
[0017]所述的扰流凹坑4位于冷却翅片本体1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扰流凹坑4的宽度和深度分别为2.4毫米、5.1毫米。
[0018]分布在所述的冷却翅片本体1内的百叶窗3之间的间距为1.27毫米,且在每个百叶窗3的上下表面设置有凸起,每个凸起凸出每个百叶窗3的上下表面各0.8毫米。
[0019]所述的冷却翅片本体1的冷却翅壁厚为0.05毫米,且均布在所述的冷却翅片本体1内的冷却管2之间的排距为16毫米,管距为15.875毫米。
[0020]本技术还包括如下具体工作过程:当具有腐蚀或热度较高的液体冲刷本技术时,具有腐蚀或热度较高的液体并不停留在冷却翅片本体1上,而是,一部分从冷却管2罐体内流出,其余的另一部分从百叶窗3之间流出,避免对本技术整体造成腐蚀效果,也可以使热量尽快的散去。
[0021]即使腐蚀液体一不小心停留在百叶窗3本体上,也因为在百叶窗3的上下表面设置有凸起,不至于液体过多停留在百叶窗3上,造成对冷却翅片本体1的腐蚀和侵蚀,热度也可以尽快的散去。最终达到本技术的技术目的。
[0022]上述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冷却翅片,它包括冷却翅片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冷却翅片本体(1)上分布有冷却管(2)和扰流凹坑(4);在冷却翅片本体(1)上开有百叶窗(3),所述的冷却翅片本体(1)的冷却翅壁厚为0.05毫米,且均布在所述的冷却翅片本体(1)内的冷却管(2)之间的排距为16毫米,管距为15.875毫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冷却翅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群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倍沃得热力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